APP下载

中医临床不合格处方分析与应对措施

2014-04-26鲁利平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不合理药师药学

鲁利平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荆州 434020)



中医临床不合格处方分析与应对措施

鲁利平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荆州 434020)

目的:对某院门诊处方用药状况进行分析,分析不合理处方存在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以期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某院门诊处方共1 200张,依据统计学方法归纳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42张,约占抽取处方总数3.50%,该院门诊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为配伍不合理、重复使用同类药物、用法用量不准确等方面。结论:针对某院处方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制定必要措施,加强临床医师培训、加强药师与医师相互交流、提高药师审核处方力度,杜绝不合格处方的出现,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处方分析;不合理用药;应对措施

处方是临床医疗的重要步骤之一,为疾病治疗的用药依据。处方的合理性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反映医疗机构的用药水平和医疗质量。因此,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1 200张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合理处方存在的原因,解决处方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每月随机抽查我院门诊处方100张,共检查处方1 200张,依据统计学方法归纳并进行综合分析。

1.2 方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等标准方法,对抽查的处方进行检查。凡不符合上述标准者均为不合格处方。

2 结果

2.1 整体情况

在全部1 200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共42张,占处方总数的3.50%。结果见表1。

表1 不合格处方分类比较

2.2 不合理处方类型

2.2.1 配伍不合理 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和含维生素C的制剂合用:磺胺类药物的体内代谢通过乙酰化方式进行,降低了磺胺类药物的溶解度,尤其在酸性尿中更易析出结晶,而维生素C的烯醇式结构具有较强酸性,因此两者同时服用易形成结晶尿,甚至血尿。

微生物制剂与抗生素合用:微生物制剂口服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等主治患儿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急慢性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疾病,药物可覆盖肠道黏膜,发挥生物屏障作用,有利于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当上述药物与口服抗生素合用时,抗生素会抑制具有生理作用的微生物,从而降低药效。

蒙脱石散与诺氟沙星合用:天然双八面体蒙脱石微粒具有覆盖胃肠道黏膜、增强黏膜屏障、清除致病菌和毒素等功能,同时还具有扶植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肠道敏感性等作用。蒙脱石微粒具有较大表面积,与抗生素同服,产生吸附抗生素作用,抗生素随粪便排除体外,蒙脱石微粒在肠道形成保护膜,减弱了抗生素的作用。建议蒙脱石散与其它药物合用时,服药时间应间隔2h为宜。

2.2.2 重复使用同类药物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联用口服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等同类药物,这类药物作用机理相似,联合应用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增高,同时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2.3 用法用量不当 茶碱控释片、红霉素肠溶胶囊用法为每天2次,每次半片。肠溶胶囊是一种特殊的剂型,可防止药物受到胃酸破坏或药物对胃肠道产生刺激,控释片药物能在单位时间内以理论设定的恒定速度释放,从而控制血药浓度在较长时间内发挥药理学活性。随意分割控释片、肠溶胶囊,则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疗效降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复方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儿童剂量应每日20~40mg/kg,分三次服用。处方要求7岁儿童(体重26kg)服用复方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计量应为0.125mg,每天分两次服用,但剂量偏小,不仅不能杀灭细菌,还可能产生细菌耐药性。

3 应对措施

通过对我院不合格处方分析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原因包括临床医师对药品说明书相关信息了解不够深入、复方制剂成分不够熟悉、对药物合理应用掌握不够全面。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婴幼儿时期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机体内药物的转运、转化及耐受性均较差,因此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建议采取下列措施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3.1 定期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

针对业务方面可归纳我院常用药品用法用量专题、给药途径与溶媒专题等业务学习,逐步提高医师与药师的专业水平[2]。

3.2 定期调查分析医院用药情况

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并纠正,组织医护人员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深入探讨,拟定正确的给药方案,针对临床典型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予以通报。

3.3 加强药师与医师交流沟通[3]

药师要将临床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信息及时向医师传达,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处方有异议时,药师应及时与医师沟通,以确保处方使用准确性。

4 结语

针对我院处方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制定必要的措施,加强临床医师培训、加强药师与医师的交流、提高药师审核处方力度,杜绝不合格处方的出现,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加强自身能力学习,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是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现阶段,我国药学人员的在校教育及其知识体系远远不能满足药学服务的需求。因此,药学人员要加强继续教育,定期做好相关的知识培训,掌握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在日常工作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及时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纠正,从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1] 金瑾.965张门诊不合理处方点评与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2,30(5):384-386.

[2] 李云送,陈瑶.诊不合理处方的帕累托图分析[J].医药导报,2012,31(12):1642-1645.

[3] 梁少丽,龙丽辉.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常见问题分析及药学服务[J].西北药学杂志,2014,29(2):209-211.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7-14

鲁利平(1978-),女,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药学。E-mail:Luliping_999@163.com。

R969.3

A

1673-2197(2014)20-0133-01

猜你喜欢

不合理药师药学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中韩药师交流签约活动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