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我国9岁组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与诊断

2014-04-25袁卫华朱宝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体操差距身体素质

袁卫华,朱宝峰

(1.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1;2.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我我国9岁组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与诊断

袁卫华1,朱宝峰2

(1.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1;2.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运用特尔菲法、测试、雷达、帕雷托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9岁组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揭示每位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为因材施训、提高后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指导;在宏观上揭示该年龄组运动员身体素质整体训练水平、发展方向和目标,为统筹规划和制订其身体素质训练策略提供参考。

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诊断;9岁组

9岁阶段是男子体操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少儿)与中级训练阶段(少年)的分水岭,亦是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敏感期,更是关键的选材阶段[1]。该阶段身体素质训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后续高难动作的发展[2]。本文以2012年全国少年体操总决赛9岁组全能前16名和6个单项前8名共19名优秀男子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对其身体素质进行评价与诊断,揭示每位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现状,宏观层面厘清其身体素质整体训练水平与发展目标,为教练员合理规划身体素质训练策略提供引导。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专家咨询与实地考察,收集广东、湖北等基层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主要训练内容与手段,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框架;选取教练员、从事少年男子体操训练科研的理论专家、男子体操奥运冠军共23人,进行三轮专家咨询。

各指标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重要性、可操作性和敏感性[3]。专家对每个指标三个属性按“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很差”进行五等级评价,各等级所赋分值依次为9、7、5、3和1分。通过计算平均值Mi(专家意见集中程度),指标变异系数Vi=Si/Mi(专家意见协调度,Si表示标准差),进行筛选和修正,构建了整个指标体系(表1)。

1.2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明显的优点就是能将定性与定量评价得以很好结合。

在第三轮特尔菲法过程中,专家按100分对指标三个属性进行配比评分,重要性平均得分为48.25分、可操作性为32.65分、敏感性为19.10分,进而确定指标三个属性的隶属度分别为0.4825、0.3265和0.1910。每一个评价所对应的分值依次为9、7、5、3、1分,统计各个指标各等级的频率,形成评价等级矩阵Rij。模糊评价法模型:Yi=K×Ai×Rij×Ti,在此文中Yi=K×(0.4825、0.3265、0.1910)×

Pi:i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当中的权重值;Yi:i指标的综合评分;K:为逻辑数,依赖于单项评判属性的可行度,所有指标的K值均取1;Ai:模糊评判的隶属度;Rij:20位专家对该项指标的评价矩阵;Ti:评分等级向量的转置[2]。

表1 9岁组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体系

表2 9岁组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1.3 评价标准的建立

1.3.1 评分评价标准的建立

数据测试对象来自16个省市队参加2012年全国李宁杯少年体操比赛的75名9岁组男子体操运动员。鉴于指标的成绩在不同区间提高的幅度和难度是相对应的,按照测量与评价理论,采用累进计分法建立20分制的单项身体素质评分评价标准(见表3)。

表3 单项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1.3.2 等级评价标准的建立

为了准确判断各单项素质的层次与水平,本文采用五等评价法建立等级评价标准。由于测试对象普遍为比较优秀运动员,按常规等级被确定为中等较好的指标值,在实际已属于优秀水平。因此,综合专家意见,对等级百分位数的上限和下限进行相应调整,建立了单项等级评价标准(表4)。

表4 单项身体素质等级标准

2 9岁组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

2.1 单项身体素质评分评价结果及分析

通过个体评分,旨在从宏观层面把握9岁组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整体发展情况,故对一、二级指标指标的平均得分情况进行了统计与比较。一级指标平均得分依次为柔韧>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力量素质整体发展较一般,其中A2得分相对偏低,A3得分较突出,其他四项指标整体得分比较均匀。可见,上肢屈臂推撑力量整体发展较好,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有待提高。速度素质整体发展较均匀,其中空翻的动作速度发展最好。耐力素质,C2整体得分偏低,腰腹与股四头肌的收缩耐力较差。柔韧素质平均得分最高,突出表现在肩部柔韧性上。灵敏素质总体得分最低,突出表现在平衡能力较差。

2.2 单项身体素质等级评价结果

通过单项等级评价结果,重在从宏观层面把握该年龄段身体素质的整体发展状况,为进一步修订和制订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统计显示,上、中上等级运动员所占百分比较低的指标依次是B3(26%)、A4(37%)、E2(42%)。可见,空翻的动作速度、腹部肌群和髋部肌群的快速收缩力量、平衡能力等素质整体水平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提高空间。而上、中上等级运动员所占百分比最高的前3个指标是D1(95%)、A1(85%)、A3(79%)。可见,肩部柔韧素质、上肢快速拉引力量和力量耐力、快速屈伸和推撑力量整体发展较好。

3 9岁组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诊断

3.1 总体态势诊断

总体态势诊断旨在从宏观上揭示影响该年龄段身体素质水平的最关键性指标。帕雷托分析法是将各指标的量值累加,计算累加后的量值占总量值的百分比,依据各指标量值百分比的高低进行排序,一般以指标量值累加达到80%作为标准,构成此80%的各指标被界定为关键的多数。由于各指标量值单位不同,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因指标评分的高低与指标值的优劣存在着一致对应关系,故用指标评分替代指标量值[4,5]。

图1 一级指标总体态势的帕雷托图

从图1可见,力量、速度、柔韧、灵敏是相对关键性的指标。因此,训练实践中着重加强这四项素质的训练是提高该年龄段身体素质水平的关键环节。其中柔韧素质得分接近速度素质,可见实际训练中教练员们普遍抓住了柔韧素质的敏感发展期[6],并取得了良好训练效果。而根据心肺机能发育特点,耐力素质(特别是专项耐力素质)发展相对较谨慎[7]。

3.2 个体态势诊断

本文采用雷达图法进行其个体态势诊断,从微观层面剖析每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和所存在问题。

钟添发、田麦久[8]认为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各项指标的正常状态数据范围为M+Std~M-Std。本文所选取的样本量是优秀运动员,各指标的差距悬垂并不会特别大,故采用整体“平均值±1倍标准差”确定各项身体素质的优势指标与劣势指标的临界值。例如图2是全能第六李某的单项身体素质态势雷达分析图,从图中可见李某的优势指标是A2、A4、A5、E1,劣势指标是D1,D2也接近其劣势指标临界值,其柔韧素质整体水平发展一般,其肩部柔韧性明显发展滞后,是下一阶段应重点改善和提高的素质。

图2 全能第六名李某单项身体素质态势诊断雷达分析图

3.3 差距诊断

本文运用目标挑战模型理论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差距诊断,判定运动员身体素质现实状态与发展目标的离差,服务于运动员后续身体素质训练的合理规划。

所谓“身体素质目标挑战模型”是指构成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诸有效指标的整体最优值的集合体。诊断运动员每项身体素质指标与目标模型的差距大小称之为差距系数[5],即

差距系数=权重×差距百分数×100=权重× (模型值—实际值)÷模型值×100

表5 9岁组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一级指标平均差距系数

根据竞技能力结构特征模式理论[8]与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训练目标等,本文采用样本量中90%百分位数所对应的成绩为目标模型值,确定各项身体素质的差距系数。通过个体差距诊断,从宏观上了解我国目前9岁组优秀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的整体实际情况。结果显示差距系数大小为:灵敏(3.83)>力量(3.40)>速度(2.35)>耐力(2.20)>柔韧(2.09),见表5。柔韧素质平均差距系数较小,整体训练效果较好。而灵敏素质发展差距最大,存在很大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空间,根据调查获知,选材时的不注重与训练条件的缺乏是其重要原因[9]。力量素质是身体素质的基石,差距系数也都较大,训练结果并不理想。为揭示其具体原因,对力量素质的二级指标进行了差距诊断,结果显示差距系数大小为:A6(3.56)>A5 (3.18)>A4(2.31)>A2(2.23)>A3(2.10)>A1 (1.64),可见下肢爆发力虽很重要,却没有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应进一步注重加强发展下肢爆发力(A6)和专项腰腹力量(A5)。

4 结论

(1)评价结果表明,我国9岁组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柔韧素质发展突出,速度素质发展较均匀,力量素质整体发展较一般,耐力素质综合平均得分偏低,灵敏素质发展相对较差。其中肩部柔韧素质,上肢快速拉引、快速屈伸和推撑力量整体发展较好;空翻的动作速度、平衡能力,腹部快速收缩力量和力量耐力、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和支撑耐力等素质整体水平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提高空间。

(2)个体态势诊断在微观上确定了每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优势与薄弱环节,便于教练员因材施训。总体态势诊断表明,力量、柔韧、速度、灵敏四项指标是决定其身体素质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

(3)差距诊断表明,灵敏和力量素质的总体训练效果不理想;加强发展灵敏、下肢爆发力和专项腰腹力量,并使各素质得以协调、合理的发展,是实际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

[1]俞继英.竞技体操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聂应军,吕万刚.我国11-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评价与诊断[J].体育学刊,2014,21(3):121-126.

[3]张志成,陈钢,孙建华,等.我国优秀大学生女子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特征及评价模型的建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9):33-37.

[4]金宗强.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与诊断方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5]曹景伟.中国优秀女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体能诊断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9):2-9.

[6]《体操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体操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全国青少年奥运项目教学训练大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9,73-77.

[8]钟添发,田麦久.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及选材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9]邬燕红.浙江省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分析和评价[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2):92-94.

Evaluation and Diagnosis on Physical Fitness of the 9-year-old Elite M ale Gymnasts in China

YUANWeihua1,ZHU Baofeng2
(1.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71;2.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Heilongjiang,150001)

Using themethods of Delphi,test,radar and Pareto,a system of evaluation index is put forward to evaluate and diagnose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the 9-year-old elitemale gymnasts in China.The aim is to reveal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very athlete's physical fitness,in order to provide targeted guidance to every athlete and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elitemale gymnasts;physical fitness;evaluate;diagnose;9-year-old

G832

:A

:1001-9154(2014)12-0068-05

G832

:A

:1001-9154(2014)12-0068-05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B2014101)。

袁卫华(1977-),女,湖北襄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2014-06-21

猜你喜欢

体操差距身体素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锻炼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头脑体操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