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瘸腿“中产”抛弃国货

2014-04-24石述思

北方人 2014年5期
关键词:国货消费

石述思

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社会引发地震。

从中央领导到普罗大众,无不为之获得的巨大成功称奇。

抛开文化软实力匮乏的深层忧思,片中明星全智贤使用的韩国本土化妆品和服装引发了中国年轻人的抢购热潮。甚至不乏有韩流追随者打着飞的,去首尔扫货。

对于正在经历经济转型之痛的中国企业来说,这宛如一个尖锐的提醒:紧邻韩国只有9万多平方公里,在制造业也不掌握核心技术和专利,但却靠工业设计和文化产业塑造了强大的本土品牌,目前在中日关系持续恶化的背景下,取而代之,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

那么,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中国制造,去哪了?

这也揭示了一个真相:中国人不是不花钱,至少相当一部分人正在形成全球商家青睐的新型消费人群,只是很遗憾,他们在集体厌弃国货,成为别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依托。

这就是正在蓬勃成长的有中国特色的“中产”。

2012年3月,美国CNN饱含激情地宣布:在过去的15年—20年中国中产阶级人数从微乎其微增长到如今的3亿人,今后20年还将增长到7亿或8亿人。两年前,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发布了一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的报告,据其提出的标准来估算,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为8.17亿。

早在2005年,全国1 % 人口抽样调查、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2006年中国社科院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目前中国中产阶层的规模比例为23 % 左右。其背后的依据是官方在2004年发布的一个标准:人均收入2万元,即户均收入6万元以上。当时约有20%的群体达到这个标准。

在全社会一片吐槽声中,这些发布者很快沦为笑柄,被网友戏谑地称为官方机构和海外地下党为了展示中国发展成就的合谋。

事实上,在一个制度深刻转型的国家,随着权利意识、公民社会的博兴,中产往往被描绘为夹心层,其人权缺位、言论逼仄以及职场压力是关键词,而残缺的国家福利制度更加剧这个庞大群众的焦虑和无奈色彩,并在一个贫富分化、阶层固化的年代沦为仇富替罪羊。

在真正的体制改革没有完成、法治市场没有健全、民主自由亟待完善的今天,中国中产从一开始就是瘸腿一族,经济收入达标,公民权利滞后。

但不妨碍他们在日渐自由开放的全球消费市场变成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

最近,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在年轻人眼里,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在崛起,那就是新中产阶级。这是以30岁—40岁左右的人为基础的一个强大族群。新中产阶级还是有一套潜在的物质标准——他们必须要在所在的城市拥有一套80平方米以上的不动产,以及10万元以上的家用车。这是最起码的安全感。至于年收入,15万元是一个可以参考的分界线。

这个人群普遍受过良好教育,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消费能力旺盛,但正在与国货渐行渐远。跨国媒体屡屡向他们投出关注目光令人三思。

抛开限量版劳力士带上手腕,轩尼诗如开水般消耗,LV手袋总是吊在手上等超前消费带来的中国跻身世界增速最快奢侈品王国的另类荣耀,从服装等大众耐用消费品来看,中国新兴中产是国外outlet的常客,甚至助推zara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大众服装品牌,而耐克、阿迪达斯的兴旺也与李宁等国产品牌的危机形成鲜明对比。对于都市女性来说,到机场免税店甚至巴黎、香港抢购国际品牌的化妆品已成风尚。更不论他们几乎人手一个苹果、三星手机,家里往往摆着进口的液晶彩电和白电。当然,在食品安全焦虑下,他们出国抢购洋奶粉已经不是什么新闻。

中国目前跃居世界第一大境外旅游国,在国内旅游业仍深陷门票经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的背景下,他们扮演着出境游的核心力量,2013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超过了1000亿美元。

即使这些年中国汽车市场政策调整,也阻挡不住新兴消费群体加入新的购车大军,并扮演着都市置换车辆的主力。2013年,中国汽车消费逆风飞扬,但位列前十的有九个国外及合资品牌,在置换市场,更是洋品牌的天下,连日系车都获得了不凡业绩。

必须承认,有相当多的消费市场是中国制造的传统领地,但在西方在工业化浪潮下,伴随着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不仅领土渐失,甚至随着比较优势转移到周边国家,深陷进退维谷窘境。

显然,在一个全球一体化的年代,民族品牌仅仅靠爱国是无法赢得最终胜利的。

背后的一个深层原因是:中国经济中国的崛起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消费升级浪潮,而中国的国货却没有准备到位,以至于在向着利润链上游攀升痛失绝佳机遇。

当然,这些年由于体制改革滞后,尤其是政府投资主导了经济运行,干预微观经济加剧,导致国进民退、垄断肆虐,使得本身面临转型之痛的民企雪上加霜,导致急功近利的发展和行业恶性竞争加剧,无力完成针对消费升级的战略储备,大量实体资本在货币超发的狂潮下一部分转为投机罪魁,一部分则外逃求生。

中国民企的自身不足由此演化成全面的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失去新的消费主体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赢得中国经济中产是未来民企振兴、扩大内需的根本,毕竟他们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源泉。

而这又依赖于三中全会确定的简政放权、回归市场认真落实到位,法治市场真正建立健全。

毕竟,没有选票的中产已经被迫在拿人民币投票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货消费
国货新生
消费者心目中的“国货”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国货之光
消费降级了吗?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怀旧时尚国货经典推荐!
你是国货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