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60例

2014-04-23樊小平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西修水3324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心气汤加减心肌梗死

樊小平(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西 修水 3324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急症,其具有病情凶险、发病骤急的特点,并且常常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而对病人生命产生严重威胁。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较为容易,依据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典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即可确诊,但是对于部分发病特征不典型的患者,则临床诊断难度较大,相应地,治疗也更为困难[1]。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我院对心肌梗死患者3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AMI国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86例,女性34例,年龄在41~80岁,平均(56.3±2.8)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及前间壁58例,下壁38例,后壁及下壁12例,前壁及下壁12例。发病时间均<6h。其中合并高血压56例,合并2型糖尿病16例。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将尿激酶150万IU加入到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并在0.5h内完成;滴注完尿激酶12h后,皮下注射肝素7500IU,2次/d,将ACT控制在给药前的2倍左右,持续给药3~5d。溶栓治疗前,口服阿司匹林300mg,此后300mg/d,持续服用5d,后改为75mg/d。视患者病情予止痛、吸氧、镇静、监护、硝酸酯类药物、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瘀阻型: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由水蛭、红花、桃仁、赤芍、川芎、当归等组成),同时静滴100ml静滴丹参注射液;痰浊痹阻型:选用栝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加减(方由郁金、陈皮、半夏、薤白、全栝蒌等组成);痰热瘀结型: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方由赤芍、丹参、川芎、天竺黄、竹茹、陈皮、枳实、半夏、黄连等组成);心气亏虚型:选用生脉散合保元汤加减(方由益母草、赤芍、川芎、炙甘草、肉桂、黄芪、五味子、寸冬、西洋参等组成),同时静滴40ml生脉注射液或100ml参麦注射液;心阳欲脱型:选用四逆汤、生脉散、参附汤加减(方由肉桂、炙甘草、制附子、生晒参等组成),并静滴40~60ml参附针。中药均每日1剂,以水煎服,早晚温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1.3 疗效评价

治愈:血清酶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ST抬高段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血清酶正常,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基本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甚至有加重者。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相关数据比较应用χ2检验或者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见表1。从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见表2。从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3 讨论

在中医学中,急性心肌梗死属 “真心痛”、“胸痹”范畴,临床特征主要为当胸闷痛,严重者可胸痛彻背、喘息、短气,不得安卧[2]。本病病机为 “标实本虚”,“标实”,是指血瘀、气滞、阴寒、痰浊交互为患;“本虚”即阴阳气血亏虚,肾气亏虚、脾失健运、心气不足所致。其中 “标实”为急,应以治标为先。本病多因情志失调、寒邪内扰、年老体虚、日常饮食不当所引起。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可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心血瘀阻、痰浊痹阻、痰热瘀结、心气亏虚、心阳欲脱5型[3]。治疗心血瘀阻型,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痰浊痹阻型,以豁痰化浊为主;治疗痰热瘀结型,宜以清热化痰通络为主;治疗心气亏虚型,宜以补益心气为主;治疗心阳欲脱型,宜以回阳救逆、温补心阳为主[4-5]。

在本次研究中,根据研究组患者的辩证分型,分别运用了血府逐瘀汤加减,栝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加减,黄连温胆汤加减,生脉散合保元汤加减,四逆汤、生脉散、参附汤加减,药用。其中,参麦注射液所含人参、麦冬,具有滋阴生津、甘平补肺、养阴复脉、益气固脱之功效,可有效增强机体的耐受力、应激力,同时促进心肌营养代谢,调节胆固醇,增强心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V、LVESV、CO、L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更好,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1]高怡.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6例疗效观察 [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275-276.

[2]刘昌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J].中医学报,2013,28(10):1556-1557.

[3]许强,熊青.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3):20-22.

[4]冯连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71-72.

[5]王磊.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的构建和评价研究 [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编辑] 刘阳

猜你喜欢

心气汤加减心肌梗死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水管通了 心气顺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心气不够要慢养生
必 要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心气”不够要懂慢养生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