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流》让我认识老区、关注老区

2014-04-21张学远

源流 2014年4期
关键词:源流通讯员老区

张学远

我不是老促会成员单位的工作人员,对于老区建设工作原本是个门外汉,但我却与老促会联系密切、对老区建设工作关注有加。这不仅因为我是县老促会聘任的通讯员、是《源流》杂志的特约记者,更因为12年前与《源流》杂志有幸结缘相识,而《源流》杂志又帮我牵线搭桥,让我从此认识老区、关注老区,从而乐于宣传老区、推介老区。

2001年,我还在基层乡镇工作,曾在县委办政研室工作的镇党委书记极力向我这个业余通讯员推荐《源流》,说它是一份文风扎实、内容鲜活、扎根基层的好杂志,建议我多学习、多借鉴、多投稿。于是我从镇党政办借来了当年1至6期的《源流》杂志。阅读后发现果然是一份风格独特的杂志,令人越读越有味。从此我每期必读,并尝试向《源流》杂志投稿。2001年第12期“脱贫奔康”栏发表了我采写的小通讯《选准项目走富路》。平远老促会历来十分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该文在《源流》杂志刊发后,引起了县老促会的注意。2002年3月,县老促会邀请我参加《源流》杂志通讯及发行工作会议,并聘请我为县老促会的通讯员。从此,我与老区工作结缘,与《源流》缘上加缘。

老区承载着厚重而辉煌的革命历史,蕴含着崇高而伟大的精神力量,加快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任重而道远。而能成为老促会的通讯员,宣传推介老区,为老区加快崛起呐喊助威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荣耀。于是《源流》成了我的好老师、好朋友,帮我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增强观察力及结朋交友等。在让我求知、让我思索、让我笔耕、让我满足的同时,也让我收获希望、收获坚持、收获喜悦和收获信心。

多年来,阅读每一期的《源流》是我的习惯,坚持向《源流》投稿是我的业余爱好,就这样读写着并快乐着,被《源流》引领前行。特别是在调研和写作中,《源流》帮我树立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想想看,通过自己宣传报道老区人、老区事,了解和反映老区情况和群众呼声,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老区,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区、支持老区建设的氛围,是件何等舒心的事。前些年,我在乡下调研时看到不少农村家庭因子女上大学造成经济压力重,生活困难,引起了我的沉思。后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谨防因教育返贫”的评论文章,发表在2006年第9期《源流》杂志上,不少读者看后都称该文有意义、有针对性。这些年来,面对老促会的器重和厚爱,我积极采写反映老区建设工作的稿件,投寄给《源流》杂志。如反映老区群众呼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亟待加大》(2008年第4期)、《把握发展机遇,加快老区脱贫》(2012年第5期)、《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英灵》(2013年第8期);反映老区发展变化的《平远生态经济助村集体经济上台阶》(2009年第4期)、《平远强势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2009年第9期);反映老区风土人情的《平远乡村地名拾趣》(2011年第3期)、《平远小桂林,别致大河背》(2012年第10期)等。这些文章经编辑修改后发表,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有效地宣传了原中央苏区县平远,鼓舞和鞭策了老区人民。本人也先后被《源流》杂志授予“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优秀特约记者”等荣誉,并连续多年被县老促会评为优秀通讯员。

屈指数来,《源流》陪伴我已经走过了12个春秋。如今我不但是她的老读者、忠实读者,也是老通讯员。回望走过的路,真的要感谢《源流》!因为有她为伴,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愉悦充实。所以,一直以来,对于这份杂志,我是心怀感激的。在为《源流》创刊20周年欢呼、呐喊的同时,真心期待《源流》的明天更美好、未来更辉煌!endprint

猜你喜欢

源流通讯员老区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通讯员专栏
老区在努力奔跑
“啸”的源流
本帮菜之源流考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干” 字源流浅析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