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橡胶企业日显“国际范”

2014-04-21刘雅文

化工管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硫化橡胶轮胎

文/刘雅文

中国橡胶企业日显“国际范”

文/刘雅文

在2013年11月13~15日上海召开的第13届中国国际橡胶技术展览会及第7届亚洲埃森轮胎展上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00家轮胎生产、贸易和科研企业参展,这对于橡胶行业人士来说,可说是一场琳琅满目的视觉饕餮盛宴。

展会主办方告诉笔者,该展会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具专业性、规模最大的专业展会,汇聚了有关橡胶机械、橡胶助剂、橡胶原材料、汽车及工程用橡胶制品、轮胎、橡胶及轮胎循环利用、轮毂、轮胎配件、轮胎翻新设备工具、汽保汽修设备工具等整个橡胶上下游产业链的各种产品、技术、信息。

笔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展出的高新技术产品不仅吸引了我国业内的目光,更是得到了国外客户的青睐。而这,正是中国由橡胶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迈进的直接写照。

国内企业的崭新形象

在石油化工领域里提起延长石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在橡胶行业,延长石油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2013年,这个中国唯一的百年老字号石油企业出现在了中国国际橡胶技术展览会上。白色的展台,熟悉的“山丹丹”标志格外引人注目。宽阔的展位上,各种规格的轮胎一字排开,吸引来了众多观众驻足交流。

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在轮胎行业中,确实还算新生力量。但是这支生力军却出手不凡。据笔者了解,公司依托延长石油雄厚的资金实力,投资了48.5亿元引进世界先进装备技术,分两期建成年产2000万条子午线轮胎的生产装置。其中全钢子午胎400万条(含特胎)、半钢子午胎1600万条。

这位负责人告诉笔者,公司的全钢子午胎已经投产,销路不错,2012年首批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已经出口到美国,实现了陕西轮胎产品出口零的突破,半钢子午胎不久也将下线投产。产品已取得美国DOT、SMITHERS认证,尼日利亚SONCAP,中东海湾GCC,欧洲E-mark4和Noise认证等。公司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产品已经出口至北美、非洲、东南亚等地。提起延长石油为何要进军轮胎行业时,他说,当初主要考虑到在我国西部没有大型的轮胎企业,而且可以为陕汽等重工业配套等因素,当前公司的产品包括了矿山产品、短途重载产品、越野产品、中短途产品、中长途产品等。

离开了延长石油的展台,笔者看到,展馆中有一个展台被分成了上下两层展位,这是展会上唯一双层展位,展位正面以一颗绿色大树作为了企业用图,显得整个展台绿色盎然,格外引人注目。笔者走近时发现,这是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

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橡胶化学品供应商,业务范围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海内外员工1500多名,在中国多地拥有生产、研发基地,并在欧洲、美国等地设立了全资销售子公司。但它这次亮相的身份则是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员企业。“这是我们第一次以这个身份亮相中国国际橡胶技术展览会,因此格外重视,展出的产品包括防老剂PPD以及中间体RT培司、不溶性硫黄、高纯度TMQ等。”该负责人告诉笔者。

公司公关部负责人说,作为化学品生产企业,江苏圣奥始终把节能减排放在重要位置,坚持走“中国创造”的发展道路,长期致力于研发绿色和生态产品,做到零污染排放。而这次参展也带来不少环保型产品,比如圣奥生产的橡胶防老剂不仅能延缓橡胶老化,还无毒副作用,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知名轮胎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材料之一。而这也是江苏圣奥以绿色为展台主色调的用意。

国外企业的中国道路

既然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国际橡胶专业展会,会展上自然少不了国际面孔。展会主办方介绍说,展会以前沿的科技、空前的展览规模吸引了橡胶领域很多国外知名企业,而国外相关厂商也看好中国的市场,携带新产品、新技术亮相展会,以期拓展中国市场。

日本株式社会上岛制作所就是首次带着产品来到展会。他们这次带来的明星产品是气泡点分析仪。企业负责人佐藤亲弘告诉笔者,这种产品是他们在6年前研发出来的,在日本已经应用到了一些大型的轮胎企业中,但在中国还没有类似的仪器。他们正是看中了中国轮胎企业向高端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所以这次选择弘埔技术(香港)有限公司为代理商,希望能把这种仪器推广到中国。

在轮胎企业中,找出最佳硫化时间往往是一个难点。企业经常需要在硫化过程中,将轮胎拿出来进行检测,从而找出硫化时间,但这种方法会使得每次都浪费不少试验轮胎,而且难以确定最优的硫化时间。不仅影响轮胎质量,每次将硫化时间延长一分钟,就会浪费大量能源。

佐藤亲弘表示,他们生产的这种仪器使用有倾斜度的楔形模型,在硫化过程中实时测量温度,求出热扩散常数以后,根据预先求出的活化能和硫化后试样内部气泡临界点求出等效硫化时间和临界硫化度。这样就可以将胶料的硫化时间控制在需要的最小的限度内,可以有效管理轮胎、皮带、防振橡胶等制品的硫化工序,从而提高生产性、消减能耗、提高磨耗性能和耐久性。

“在日本已经有企业由于选择了这样的仪器大幅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销量。虽然让中国消费者接受这种新产品,以新的方式去确定硫化时间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但我还是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佐藤亲弘告诉笔者。

和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株式社会上岛制作所不同,德国汉圣公司进入中国已有数十年,并且他们在中国建设的生产中心、研发中心目前已具有橡胶加工油、白油、乳化蜡等各种油品的生产、调和、储运、分装和质量控制能力。展台上,公司展出了品种繁多的芳烃油、环烷油、石蜡油,令人眼花缭乱。

宁波汉圣化工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军告诉笔者,因为欧盟规定直接投入市场的橡胶油或者用于制造轮胎的橡胶油必须符合一定的参数,所以公司一直致力于环保系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使其产品同时满足性能与低毒性的双重要求,尽管相对于市场上那些不环保的产品,成本稍高,但是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产品面临出口以及国内的环保压力、消费者消费意识习惯的改变,相信将有更多的企业选择他们的产品。张军同时透露,正因为看好国内市场,2014年汉圣将提高在中国的产品供应量。

中外融合的“国际范儿”

在国际展会中,国外企业的展台上出现外国人的面孔并不稀奇,但笔者发现中国企业的展台上也汇聚了不少金发碧眼的国际面孔。

在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上,副总裁万卡、美国销售大区总经理大卫琼斯、印度区总经理比尔琼斯、美国WYKO公司总经理格林等外籍高管都在忙碌着,与来软控展台参观的同行们亲切地进行交流。

软控常务副总裁郑江家告诉笔者,最近几年,软控股份通过收购美国WYKO和TMSI公司,在欧美建立研发中心,设立覆盖全球的销售大区和服务网络等措施,初步完成了全球化的布局。全球化最主要的是人才的国际化,所以软控这个队伍中,出现了很多外国人,他们都是在相关领域有着专业背景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

郑江家表示,软控的国际化包括了研发国际化、市场国际化、生产国际化。研发方面,2009年,软控在欧洲设立了研发中心,2013年11月又在美国阿克隆成立了软控北美研发中心,形成了欧、美、中三个研发根据地。软控将研发作为公司发展的发动机,大量投入放在了欧美进行基础性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这些研发将推动软控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生产方面,郑江家毫不掩饰地说,尽管中国已经是软控生产、制造的大本营,但由于原材料、加工工艺等因素的限制,有些产品很难达到欧美顶尖的水平,因此软控需要欧美的资源,通过全球协同生产使加工水平也能快速达到全球领先。

而在市场方面,为了服务全球客户,软控设立了覆盖全球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这极大的提高了全球中高端客户对采用软控产品的信心,欧美、东亚一些高端客户已经开始陆续给软控下订单。

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软控已取得了积极成果。“在美洲有少部分人对‘made in China’的印象不可能一夜之间改变,但通过与软控这两年的结缘,我看到软控和青科大合作的科研优势,看到软控对质量的把控。我认为,软控的产品在美洲已经能排到前列,欧美的国际友商已经非常重视软控,把软控作为了强劲的竞争对手,所以我对软控未来在美洲的市场非常有信心。”软控美国销售大区总经理大卫琼斯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

双钱集团也是橡胶展的常客。在本次展会上,双钱高达3米多的巨型胎矗立在展会一角,格外引人注目。此外,双钱还带了和米其林公司共同开发生产的轮胎产品。

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市场开发经理顾岩松指着花纹型号为R29、R30和R699的轮胎告诉笔者,这些轮胎都是由上海华谊集团、双钱集团、米其林公司共同合资组建的双钱集团(安徽)回力轮胎有限公司生产的回力品牌乘用车子午线轮胎。产品的研发、检查都是米其林参与的,所以质量非常有保证。这些轮胎在国内的销售也融入了米其林的销售网络,弥补了米其林在国内中端产品的空白,而在国外的销售,则是由中方负责,也为打开国外市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这也是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合作的一个很好的典范。

“双钱的巨型胎正在美国进行检测,相信下线投产的时间不会太久。”顾岩松告诉笔者。

猜你喜欢

硫化橡胶轮胎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橡胶
胖瘦自如的轮胎
悬臂式硫化罐的开发设计
固特异与橡胶
大轮胎,玩起来
简述输送胶带硫化粘接方法
硫化砷渣的无害化处理研究
轮胎业未来数年将现并购潮
一种闭孔发泡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