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2014-04-21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0期
关键词:胸锁乳突腮腺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山东 济南 250132)

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孙广平赵仪云董思辰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山东 济南 250132)

目的 探讨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6 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75 例,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切除腺体和肿瘤后,遗留凹陷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 121 例,应用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腺体和肿瘤切除后遗留的凹陷缺损。病例随访 6~48 个月。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面部凹陷畸形、Frey 综合征及涎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1)。结论 胸锁乳突肌瓣能够显著改善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明显降低 Frey 综合征及涎瘘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胸锁乳突肌瓣;腮腺良性肿瘤;面部凹陷畸形;Frey 综合征;涎瘘

我科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应用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局部凹陷缺损,降低Frey综合征及涎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经6~48个月的随访观察,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共196例(男106例,女90例),年龄24~75岁,平均54.5岁。术后病理确诊为:乳头状囊腺瘤3例、基底细胞腺瘤3例、肌上皮瘤5例、沃辛瘤78例、多形性腺瘤107例。手术方式:腮腺全叶切除33例、腮腺区域性切除38例、腮腺浅叶切除125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切除腺体和肿瘤后,遗留凹陷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121例,应用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腺体和肿瘤切除后遗留的凹陷缺损。所有手术都是在经口腔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患者取垫肩头偏健侧仰平卧位,作常规s形切口,先切取部分肿瘤组织送冰冻病理检查,均提示为良性肿瘤,根据肿瘤位置、大小等具体情况分别行腮腺浅叶、全叶或浅叶部分切除。胸锁乳突肌瓣制作:首先要暴露胸锁乳突肌上半部分,在切口下炎颈阔肌深面向颈后分离,距离乳突6~8 cm处切断胸锁乳突肌浅层一半,沿着胸锁乳突肌的肌纤维切至乳突下1.5~2 cm处,形成一个带蒂皮瓣,将皮瓣翻转覆盖于术后凹陷区,与周围组织缝合。两组所有患者术毕均常规放置负压引流,分层缝合切口,弹力绷带加压包扎7~10 d。术后应用抗菌药物3~5 d,嘱患者餐前30 min口服阿托品片0.3 g,连用7~10 d。

1.3 评价标准:术后面部凹陷畸形程度的判断:患者与健侧进行比较,自乳突至下颌角做一连线,耳垂凹陷处与该连线做一垂直线,测量两条线交叉点与耳垂凹陷处的距离,此距离记为凹陷程度,>1.5 cm者为不满意,1~1.5 cm者为比较满意,<1 cm者为满意。诞漏诊断标准:观察瘘口和术区缝合伤口有无清亮液体流出。Frey判定标准:本组患者Frey判定采用碘-淀粉实验法,男性修面,女性除去化妆,室温≤24 ℃,排除外界干扰。准备蓖麻20 g,碘3 g,均加入到200 mL无水乙醇中,患侧腮腺咬肌涂抹碘溶液,干燥后撒上淀粉,患者进食酸性食物,2 min后观察涂抹在咬肌的淀粉颜色变化,不变色为阴性,变蓝色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 Statisticsl7.0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在腮腺良性肿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和涎瘘的发生有无显著差异性。

2 结 果

术后两组患者均随访6~48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间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 论

在本组121例实验组患者中仅有19例出现术后面部凹陷畸形,而75例对照组患者中则有64例出现术后面部凹陷畸形,二者有显著差异性。本组患者均采用胸锁乳突肌皮瓣,是因为其解剖特点,胸锁乳突肌位于腮腺下方,术中可以暴露其前缘,不需要额外增加切口,转移方便[2]。

Frey综合征是腮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表现为在进食酸性食物后出现耳前部、颊部、颞部皮肤潮红、发热、出汗等不适现象,一般发生于术后3~6个月。有学者统计其发生率在1.7%~97.6%[3]。121例实验组患者中发生Frey综合征的有18例,而对照组75例患者中则有38例发生Frey综合征,二者有显著差异性。我们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将胸锁乳突肌瓣转移至腺体和肿瘤切除后遗留的凹陷缺损处,不仅明显改善了术后面部凹陷畸形,而且阻断了副交感神经纤维和交感神经纤维末梢的错位愈合,从而有效地降低了Frey综合征的发生[4]。

诞瘘主要表现为在局部缝合口处出现瘘口,有清亮液体流出,做多发生于腮腺浅叶切除或者局限性切除之后,引起诞瘘的最常见原因是在手术过程中切断腮腺组织、术中腺泡残留过多,或术中切断或残端未严密缝合,涎液集聚在术中凹陷区域,压力过大从切口薄弱部位溢出形成瘘[5]。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将胸锁乳突肌瓣转移至腺体和肿瘤切除后遗留的凹陷缺损处,有效减少了涎液的积聚,降低了压力,从而减少了涎瘘的发生。

Kiemer[6]等通过尸体解剖对胸锁乳突肌的动脉血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胸锁乳突肌的血液供应主要分为3个部分,上1/3血液供应主要依靠枕动脉,中1/3段血液供应依靠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和二者的分支,下1/3血液供应依靠肩胛上动脉。当然,应用胸锁乳突肌瓣改善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引起的面部凹陷畸形时也有不足之处:肌瓣萎缩致凹陷处组织量填充不足,肌瓣缺血坏死等影响修复效果;副神经损伤出现不能抬肩症状;胸锁乳突肌损伤过重出转头功能障碍等。

综上所述,胸锁乳突肌瓣能够显著改善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明显降低Frey综合征及涎瘘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李冠斌,唐有盛.腮腺手术应用胸锁乳突肌瓣转移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2,24(1):21-23.

[2] 王宁,杨湛,吴勇,等.胸锁乳突肌瓣整复术在腮腺术后畸形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12(2):159.

[3] 余海,刘德裕,李传真,等.耳后肌筋膜骨膜瓣及改良除皱切口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23(10): 1167-1169.

[4] 陈林林,刘晓霞,谭伟兵,等.蒂在后的颈阔肌肌皮瓣修复腮腺咬肌区皮肤组织缺损[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15(11):612-614.

[5] 王军,马世红,宋一丁,等.垂直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5):554-557.

[6] Kiemer AC,Aigner M,Zelenka I,et al.The blood supply of the stemocleidomastoid muscle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J].Arch Surg,2010,134(2):144-147.

R739.87

:B

:1671-8194(2014)30-0210-02

猜你喜欢

胸锁乳突腮腺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胸锁钩钢板治疗创伤性胸锁关节前脱位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家庭疗法
常规CT上瘤内囊变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两步缓解颈肩痛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胸锁关节不稳和退行性胸锁关节炎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