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辅导员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的手段与机制研究

2014-04-17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中国梦辅导员职业

杨 俐

(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西安 710121)

激发辅导员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的手段与机制研究

杨 俐

(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西安 710121)

“中国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梦美,教育任重,高校作为教育施展的重要阵地,承担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使命。辅导员作为高校重要群体,在建设和谐高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高校辅导员亦具有重要使命,这需要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和高校政策环境的共同推动。

辅导员;中国梦;建功立业;手段与机制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命题,他从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发展进步的高度全面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引领中华民族对自身荣誉、责任、使命的热切关注,也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去坚定追求我们的共同理想。高等教育肩负着强国富民、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是由13亿人的一个个小小的梦的实现开始的,全体中华儿女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实践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力量的高校辅导员,担负着立德树人的艰巨任务,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引领者,更是他们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任务,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中国梦”的理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追求,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全面发展,更关系着“中国梦、教育梦”的有力推动与有效实现。为此,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引导激励全体辅导员最大限度地把“中国梦”融入他们生活之中、学习之中与工作之中,积极主动地加强自身的各方面修养,丰富自己的人生内涵,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生品位,不断创造出新的自我、更大的成绩,从而实现更高自我价值。

一、高校辅导员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在辅导员激励方面高校存在着薪酬水平相对较低、晋升发展空间较窄、考核评价不科学、表彰奖励力度不够、培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深入分析高校辅导员激励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能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1.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较低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是指辅导员对于所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是影响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挥辅导员队伍作用的重要因素。在高校的工作定位中,往往是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龙头,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处于附属和辅助的地位。因此,辅导员工作往往成为了短期过渡性的工作,一般两、三年,多则七、八年。有的高校就有明文规定,辅导员带满一届学生,愿意转岗从事教学及行政工作的,学校给予合理安排。辅导员这种短期任职行为,使辅导员的工作得不到重视。由于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工作中成就感不高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辅导员对工作没有较强的认同感,不愿将辅导员工作作为终身的职业。

2.高校在深化改革中政策短缺的影响

在很多高校,进行内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核心、首要位置,而轻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工队伍的建设。尽管16号文件出台后,关于辅导员的选聘配备、培养发展、管理考核问题,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辅导员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高校也一直在强调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并且提出了重视辅导员选拔和培养的理念,相关职能部门也一直在努力,但是具体的政策还不够完善,存在短缺现象,措施的力度也还不够。例如,有些高校,为了稳定辅导员队伍,在政策制定上,将侧重点放在辅导员的稳定上面,而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关注不够。这种稳定政策,容易导致辅导员业务理论上得不到深造,职称难以晋升,工资待遇上不去等问题,从而导致辅导员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偏低,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强,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3.辅导员管理部门科学管理水平不高

在高校中,辅导员存在着被学生处、人事处、组织部、团委及学院等部门多头管理的情况,这些部门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科学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具体表现为:

(1)管理制度不健全

辅导员的管理制度包括辅导员岗位选聘制度、考核激励制度和培训制度等。长期以来,由于教育部门忽视了辅导员专业素质的要求,缺乏一套完善的岗位选聘制度、考核激励制度和培训制度,从而形成了辅导员工作人人能做的状况,致使高校辅导员的从业人员比较复杂,专业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能力不强,工作的满意度和成就感不高,工作难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势。

(2)管理方式待改进

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采用具有强制性、命令性的文件、通知等方式进行管理。高校对辅导员的管理普遍没有脱离这一窠臼。文山会海之下,辅导员把大量精力放在及时落实贯彻上级的文件精神等,往往疲于应对,也因此在开展自主性、创造性工作方面精力投入较少甚至“零投入”,工作处于敷衍状态,成就感降低,极易造成职业倦怠。这种传统的强制性色彩浓厚的管理方式对于知识型员工的高校辅导员并不奏效。因而,改进这一管理方式,将强制性管理变革为指导性管理,更有利于高校辅导员的成长和工作开展。

二、构建内外兼修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高校辅导员的激励,可以分为外在激励性因素和内在激励性因素两大块。其中,外在激励性因素是指选聘、薪酬、绩效考核等激励手段,内在激励性因素是指荣誉、成就、发展空间、培养机制等非物化的激励手段。通过提高外在激励性因素和内在激励性因素的水平,多措并举,最大程度地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和挖掘辅导员的潜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1.提高外在激励性因素水平,加大激励力度

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的外在激励性因素主要包括选聘制度、薪酬制度和考核机制等。

(1)规范准入机制,促进公平激励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任务既不同于专任教师,也不同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而有着自身的特点。因而,高校在选聘辅导员的过程中,应规范辅导员的选聘标准,严格把握准入标准,多角度、多方位考察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首先是要执行严格的政治标准、学历标准和专业标准。其次是要引导正确的职业动机。高校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部(处)等辅导员选聘、管理部门应在选聘时认真考察其入职动机,并在辅导员的培养上引导其走职业化发展道路,为那些乐于终身奉献在学生工作岗位上的辅导员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2)完善薪酬制度,强化有效激励

首先是内部公平合理。也即辅导员的薪酬总体水平与本校同工龄同级别(或相当级别)专任教师相比应相当或者略高,同时由于辅导员的入职资格要求、工作量和复杂程度略高于高校大部分行政机关人员,因而其整体薪酬也应略高于本校同级别的行政人员薪酬水平。

其次是外部公平。所谓外部应从本校以外的同省市其他兄弟院校、以及国内其他兄弟院校同等条件下来考量。高校应主动并准确了解周边兄弟院校及国内其他院校专任辅导员的薪酬状况,确保本校辅导员与周边及国内其他兄弟院校辅导员待遇相当。

(3)健全考评体系,增强深度激励

绩效考核方面,应改变传统的吃大锅饭的观念,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制,明确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量化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强度、难度等,并严格贯彻执行绩效考核标准,不打情面牌,不搞特殊化,不瞻前顾后缩手缩尾,不拖泥带水,从而用时效和标准说话,使工作努力并获得一定成效的辅导员能在考核中获得较高等次的评级,而工作懈怠或出现重大失误的辅导员在考核中获得低等次的评级。表彰奖励方面,其一,将表彰奖励与绩效考核严格挂钩,从而使工作努力、成绩优异的辅导员获得应有的认可和尊重,并能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同时也适当对工作成绩下滑或不认真负责的辅导员进行通报批评或其他形式的惩戒,鞭策其必须及时端正工作态度,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弥补不足,争取进步。其二,应适当增加表彰奖励的力度和频度,改变现有的辅导员表彰奖励只局限于年终评先评优等单一的方式,可以设立某项重要工作任务完成质量的单项奖励,也可针对工作中的各类情况设立各种性质的奖励,如质量先锋、师德标兵、维稳红旗手等,还可针对辅导员中的科研情况设立科研基金,鼓励和支持辅导员结合工作开展科研。

2.完善内在激励性因素,保证长期激励

(1)提高职业认同感

高校辅导员提高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第一要准确定位职业角色,充分认识到辅导员职业并非可有可无,人人皆可为之的职业,要从大学生的人生导师与知心朋友这双重角色中获得辅导员对职业的神圣感,同时要从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定位中认识到该项职业的信心,并利用这一角色定位发挥自身优长,获取丰富资源。第二要深刻领会辅导员的职业价值,摆脱人们对辅导员是“保姆”、“勤杂工”、“消防队员”等的认识,领会到自身的工作和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影响。学生工作无小事,教育事业无琐细。辅导员要从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事业、国家社会的文明进步这一高度树立起对自身职业的价值感,培养爱岗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职业情感。第三要调适好职业心理,能够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杂工作中适当调节自己的心态,以平淡心对待工作中遇到的喜怒哀苦;同时,也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增强工作责任感。第四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建立广博而有一定精深的知识体系,提高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将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在职业化道路上实现快速成长,以实力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2)拓展发展空间

高校应帮助辅导员落实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确立职业发展目标,鼓励其深造,并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为其提供继续留任、转岗为机关行政人员或教学科研人员、提拔重用等多条发展途径,拓展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空间,实现辅导员真正为自己确立事业发展规划和终生奋斗目标的人性化管理理念。这样既能解决其后顾之忧,稳定人心,又能使其体验到辅导员工作的价值与意义,鼓舞士气。

(3)完善培养机制

作为身处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校辅导员需要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以更高的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学生工作。加强辅导员的培养,完善培训机制也就势在必行。高校应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现有的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加强对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心理健康辅导、就业指导、党团班级建设、组织行为、领导艺术、人际沟通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及时邀请校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为辅导员工作把脉,为其解难答疑;同时,也可以选派一批优秀辅导员进行深造,进一步提高在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水平和学历水平。培训应常态化、定期化,使其不走过场,注重实效。通过培训,加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拓宽其职业化道路,促进队伍的稳定性。

[1]冯刚.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山版社,2011.

[3]罗潘,姚木远.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对策[J].中国靑年研究,2007(6).

The method and mechanism to inspire the counselors to realize "China dream"

Yang Li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Shaanxi, 710121, China)

"Chinese dream" is to achieve the great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e Chinese dream is beautiful, education long, as the important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sition, undertakes the important mission to realize China's dream. Counselors as important group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colleg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reat Chinese dream, also has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this requires the counselor's own efforts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policy environment in universities.

counselor; Chinese dream; achieve or accomplish goals; means and mechanism

G645

A

1000-9795(2014)09-000080-02

[责任编辑:周 天]

杨 俐(1979-),女,青海西宁人,讲师,西安邮电大学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14年西安邮电大学工运理论资助项目(项目编号GY2014-15)。

猜你喜欢

中国梦辅导员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职业写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