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朗读促听说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2014-04-17何玲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5期
关键词:听力语言材料

何玲

英语语言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的提高。实践表明,对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听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是一个难点。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模式仅仅体现“听”的活动,课堂教学设计单调而乏味,许多大学生“害怕”上听说课。笔者在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11级工商管理和国际贸易专业的班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的80位同学中有84.3%的同学认为:听力材料尽管听了两三遍,但听完后心里糊里糊涂,不能够完全理解,十分困惑。接受访谈的9名学生反映:在高中阶段听力就很弱,听完材料后往往是凭借猜测做题的;还有一些同学认为由于自己发音不准造成了听力迟钝,于是一到听力练习就过度紧张。总之,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对听力和口语的焦虑很严重,同时也希望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笔者总结了多年教授大学英语听说课的经验,运用交际语言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出一套教学效果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快速提升学生听、说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设计,即以朗读促进听说能力的培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一、以朗读促听说课堂教学设计的意义

(一)以朗读促听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师在备课中,应充分分析学情,结合听力材料给学生设计朗读的材料。通过朗读,学生对听力材料有所了解;进入听力环节时,学生的焦虑感就会降低,轻松的心情有利于较佳的听力效果。由于听得清楚,在有效信息输入的基础上,学生说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因此,听说课堂“以朗读促听说”的教学设计遵循了英语听力学习的规律,符合语言心理学的认知。听说课堂中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增添了听力理解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听力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朗读促听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是语言学习者成功的关键。英语语言的学习就靠多读、多听、多说、多练。在读、听、说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集中精力,调动脑、眼、口、耳的功能。只有课堂上老师强调读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养成天天朗读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才能显著地提升。

(三)以朗读促听说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技能

英语语言综合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其中的读排在首位,是其他技能的基础。所以,英语语言综合技能的提高要以朗读为支点,以朗读做语言信息的积累,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听;有了足量的语言信息输入,才可能有足量的产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大量地读,认真地听,积极地说,勤勉地写,快速地译,想方设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以朗读促听说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一)对话、短文材料作为以朗读促听说的基础

调查表明,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多数选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这部教材广泛借鉴了国内外优秀英语教材编写经验,编排了真实的场景、地道的语言和多样的练习。每个单元的Listening Skill部分编排的是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对话训练;Listening In部分编排的是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四篇小短文。笔者认为这两部分可以作为学生朗读的材料。课堂上老师首先教读新单词,为朗读清障碍,同时介绍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二)情景训练材料作为以朗读促听说的手段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第四部分是情景训练模块。这部分内容提供了真实生动的视频录像,而且主题鲜明,可以复听、跟读、模仿、角色扮演等。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感兴趣,可是一到让学生口语表达的时候,课题气氛立刻沉闷下来,很少有学生愿意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展示口语能力。大多数学生反映,由于语言储备较少,害怕发音不准等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开口。鉴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分组朗读对话,开展对话朗读比赛。在这样的朗读活动之后,然后看录像、模仿,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自信,让学生敢于开口表达。

(三)篇章材料作为以朗读促听说的关键

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理解篇章需要一定的词汇量、阅读技巧、逻辑分析等能力。有学生反映,虽然听力篇章材料播放多遍,但还是无法理解,只好凭借猜测做题。对于这种情况,课堂上老师把听力材料的文本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大声朗读,然后再次听材料,效果大不一样。由于帮助学生解决了听力中出现的困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通过朗读增加了词汇量,把握了篇章结构,提升了逻辑分析和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等能力。因此,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大学生来说,老师以篇章作为朗读材料,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学习代替了被动学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代替了煎熬的课堂感受。

三、以朗读促听说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一)强调“有声朗读”

英语是有声语言,只有读得准,才能听得清。课堂上英语老师给学生讲清楚朗读的技巧,如连读、爆破、弱读、语调、声调等发音规则。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注意这些发音规则,以提高朗读的效果。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在听语音材料时才能习惯标准的朗读,增强对语篇的深刻理解。课堂上要求学生大声朗读、熟读甚至是背诵所学的对话和语篇,然后再听材料内容,学生就容易发现自己读音存在的问题,课下努力提高自己的发音,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

(二)强调“读与写结合”

《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明确提出“课堂上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机会,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设计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动起来”。比如,每个单元的词汇、短语、常用的句型都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朗读的同时还要拿起笔写,加深印象。听录音材料时也要养成边听边写的习惯,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三)强调“信号词的鉴别”

听说课堂上英语老师处理听力材料时,一般是给学生听材料三遍。安排三遍处理方法的目的一是获取听力材料信息,二是获取材料知识,三是对材料进行欣赏。学生在理解听力材料时要努力获取信息,获取信息的关键是鉴别信号词。对信号词的正确辨析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整个听力材料。因此,听力课堂中,获取、鉴别信号词的能力训练非常关键。

(四)强调“背景文化知识的引介”

文化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熟悉的话题和材料会让学习者更加感兴趣,理解的效果更佳。因此,在听力练习之前,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与听力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在听力训练之前给学生引介。同时课下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为提高英语听力能力做好铺垫。

猜你喜欢

听力语言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语言是刀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最美材料人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