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双语教学的误区与应对策略分析

2014-04-17李小红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5期
关键词:双语外语汉语

李小红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双语教学面面观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我们所说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是指利用本国的教育资源积极向国外开放本国的教育市场,加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国际教育市场的优势,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其实纵观当下世界各国的教育现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是本国教育往更高层次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全球化的一个基本需要与趋势,是世界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以及信息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长,语言作为基本的国际交流工具,在全球化以及国际交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历史的趋势,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发挥双语教学的作用,发挥语言交流的优势作用,以此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双语教学

在高等教育中进行双语教学是当下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那么什么是双语教学呢?笔者认为所谓的双语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全部课程或者部分课程当中使用外语进行课程教学,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科技人才。双语教学对于目标语的学习不同于纯语言学习,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对双语教学概念的解析,可以看出双语教学是通过外语实现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如果在高等院校的课堂上可以彻底实现双语教学的话,那么无论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学生学习另外一种语言能力的培养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而且在课堂上实行双语教学还能进一步帮助学生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以及满足出国留学的需要。

二、我国高等教育双语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在理解双语教学的真实内涵上有偏误

我国高等教育对于双语教学的误区之一首先就体现在对双语教学真实内涵的理解上。到底什么是双语教学呢。从我国高校成功开展双语教学的经验来看,双语教学的内涵是比较丰富多彩的。首先在授课的过程中,比如专业课程使用的是汉语教材,那么教师应该选择运用外语进行教学,如果选择的是外语教材,那么教师应该选择利用汉语进行教学,这也是双语教学的内涵之一。其次如果选择的是外文教材,那么教师也可以选择利用外文与汉语同时交叉授课,这也是双语教学的一部分,即将一门课程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运用外语进行教学,另一个阶段运用汉语进行教学,或者反过来前面阶段运用外语进行教学,后面阶段运用汉语进行教学。甚至还包括在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前面两年运用外语进行教学,后面两年运用汉语进行教学,或者反之前面两年运用汉语进行教学,后面两年运用外语进行教学,这同样也属于双语教学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说不能简单地将高等教学的双语教学理解为在课程上利用外语进行教学的简易内涵。而由于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没有正确理解双语教学的真实内涵以及认识上存在误区,导致教学形式死板单一,没有达到高等教育双语教学良好效果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不能深刻认识“为什么开展双语教学”这个问题

当下很多高等院校教师都不能深刻地认识“为什么要开展双语教学”这个问题,这也会导致我国的双语教学进入误区。从当下的表现形式来看,双语教学的开展好像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熟练掌握外语的利用能力,掌握利用外语表达专业性的话题。因此,很多高校的学生甚至教师都认为外语应该是进行双语教学的根本所在。也是在这样的观念误导下,大部分的双语教学课堂充斥着单词解析、语法理解和造句等教学重点,使得双语教学课俨然成为专业英语课,这就大大违背了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本意。

如此说来应该怎样进行双语教学呢?首先双语教学的开展要满足学生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内专业知识的外语表达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的能力,切记这一目标并不是最主要的。二是,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高端前沿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与国家接轨,与国际的学术热点接轨。三是,在第一目标与第二目标的熏陶与浸染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民族、国家的思维方式,深刻认识到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从而开阔自身的视野,学贯东西。这是双语教学的三个目标,这三个目标是逐步提升的,是一个从初级到中级到高级的过程。随着双语教学目标难度的提升,对高等院校教师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教师双语教学的水平以及自身的专业素养对双语教学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对国外原版教材的适用性认识不足

一般情况下,国外的原版外语教材会比国内学者编写的双语教材具有独特的优势。国外原版教材的思维方式与叙述逻辑基本上都是国外学者所特有的、独具一格的,与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相差较大。这些国外的教材往往是某一位学者,甚至是一个学术团队汇聚多年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所撰写的材料,而且会定期改版,其内容与国际学术前沿的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国内的很多高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基本上运用的都是国外的原版教材。这里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国外原版教材几乎源于编者一个人对该学术的理解与独到看法,而且不同作者编写出来的体系也不相同,这些独具思想的教材往往都缺乏完整的体系。而且,这些教材的逻辑思维也不符合中国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学生学习此类课程的时候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术思维框架,知识结构的凌乱与松散显而易见,从而熟练掌握这些外语教材的难度就更大了。

三、我国高等教育推行双语教学的方针策略

(一)根据课程特性因“材”施教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推行双语教育要根据课程的特性因“材”施教。这里的“材”并非指学生,而是指教材、课程。要知道不同的课程与教材传达给学生的信息与观念是不同的。对于有些公共普及型的课程与教材来说,它是一成不变、极其稳定的。诸如自然科学中所说的原理与规律,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成不变、极其稳定的,对于任何民族与国家的语言诉说方式来说都是一样的,没有太多的差异。这样的课程,最好的双语教学模式是采用外语进行教学,一旦学生学会了此类方式下的知识,就可以在任何场合里使用它。但是对于那些人文类的学科来说,如果完全采用外语教学模式的话,效果未必很好。要知道历史属性以及文化特征这些民族性质的东西具有自身的特点,外语未必可以完全解释得清楚。如果在此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汉语或者方言的话,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汉语与方言的使用与授课的性质与内容之间相互匹配、相辅相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凸显文化生命力,从而达到外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国内还是国外教材

笔者在此前也说到,高等院校实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教材,不管是国内教材还是国外的原版教材都应该遵循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要求。双语教材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关系到教学大纲以及课程的基本设置等问题。国外很多优秀的原版教材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这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律采用国外的原版教材,毕竟国外原版教材与我国高校的实际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因此,高等院校在教材的选择上一定要狠下功夫,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或者适当对国外优秀教材进行改编,从原版教材中精选适合教学要求的内容,同时可适当加入中文导读和注释,使其本土化,从而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

(三)阶段性地推进双语教学

前文笔者谈到双语教学的三个教学目标,即所谓的初级、中级以及高级目标,要想顺利地完成这些目标就应该有计划地阶段性地推行双语教学。以本科阶段为例,我国的本科院校学业四年,在推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好好利用这四年,针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年不同的学业任务与目标,制定不同的方针与对策。具体来说就是:大一新生,我们可以让其适应双语教学。因为大一新生的英语基础都比较薄弱,全面适应的可能性不大,必须要逐步推进双语教学,通过部分的双语教学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与英语感知能力。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可以帮助学生进入语言的强化阶段了,因为经过大一一年的词汇积累,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与锻炼。三年级的学生要帮助其实现思维的转变。实现思维的转变必须要拥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功底。经过前面学年各个阶段的锻炼,学生的外语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思维转变阶段能够逐渐适应用外语习惯来表达专业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围绕某一话题让学生陈述,然后再进行点评,转变学生的思维。四年级应该是一个全面提高的阶段,这时候教师可以放弃自身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走上课堂,走向讲台,模拟现实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达到双语教学的高级效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等教育双语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究双语教学的对策与方法,走出误区,教好每一节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让我国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猜你喜欢

双语外语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