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4-17李锋尹洁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5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工作站产学研

李锋 尹洁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2009年国家开始招收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定义专业学位为“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成为应用型学位研究生的重要考核指标,培养过程中实现科研、工程实践与研究生培养的有机结合至关重要,而这正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优势所在。研究生培养与产学研合作的衔接,牵涉众多,系统性强,随着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深层次发展,政府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009年江苏省以政府行为的方式组织建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以企业为主体申请设立、出资建设,引入高等院校研究生导师及学生团队开展技术研发,工作站主要任务是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培训。其功能定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创新实践基地、规模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重要平台。目前建设规模已达到1000余家,完成3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在站培养,利用地方产业资源,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应用型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研究生。

通过对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运行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与近几年进站研究生进行深度访谈,结合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特点及定位,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动力机制、合作水平及运行效果等方面,探索分析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在培养应用型研究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以便充分发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作用,优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环境,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政府主导特征及合作模式

江苏省政府2009年在张家港市开始试点推行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专门出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对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资格申请、运行模式及知识产权等环节作了明确规定,每年5月份组织江苏省内企业与高校联合申报,经省教育厅、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组织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验收与考核。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实现了高校、相关行业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和优势互补。在管理体系上,高校和企业联合成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校企合作计划及实施方案,保障工作站运行所必需的科研、经费、生活条件,明确技术成果产权归属,从体制上保证校企双方在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导师互聘、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协同与配合。在合作模式上,以项目来带动合作进展,企业将技术需求凝练为相应的研究课题,高校导师、企业自身研发队伍、研究生三方合作研发,解决企业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方面的技术难题;研究生将企业研发任务与自身知识相结合,通过理论提升,开展理论性、前沿性、创新性课题研究,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二、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作为政府主导推动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能够为企业带来科技创新源泉和动力,为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实践基地和创新环境,但由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规模比较大,企业参与层次参差不齐,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在运行过程中,合作动力、合作水平、合作效果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1.企业合作动力不足。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主要包括高素质科技研发人员加盟、能够接触较前沿的研究成果或技术知识、解决企业实践问题的知识来源、有机会使用学校的特殊设备等。但由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由政府推动主导建立的,参与联合培养的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方面获得江苏省省级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的称号,提高企业的声誉;另一方面却对于引入学生及导师团队进驻企业不太热情,即便引入研究生进驻企业,也只是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使用,不会让学生参与到企业技术研发方面。

2.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合作水平有待提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设立目的之一便是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践创新基地。设站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生产规模较大,产品研发方向明确,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比较迫切,具备承担县级以上科技研究项目的能力,具有县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技术研发工程实验条件。但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企业研发基础条件并没有真正达到要求,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也有限,导致设站企业无法提供有指导能力的导师,企业研发课题与学生理论基础严重脱节,企业实践无法提升为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参与双方无法真正实现产学耦合。

3.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运行效果未达到预期。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设立的目的在于依托企业,以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通过利用高校人才资源优势与企业互补,推动产学研合作往更深层次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地方科技经济建设。但通过几年运行,从论文质量、技术产出、运行满意度调查等几个方面的运行效果评价来看,都没有到达预期的目的。

三、提高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能力的对策

借助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平台培养应用型研究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导师、研究生等各方面的协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作为政府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优化和加强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才能切实促进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融合成为密切协作、协同发展的整体,提升合作水平,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能力。

1.构建共同利益机制,增强校企合作动力。在影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运行的诸多因素中,合作目标不明确、合作动力不强是最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从企业、政府、高校三方面,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提高企业、政府、高校等合作积极性。作为政府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政府应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资助制度,给予企业一定的经济激励,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运行打下经济基础;企业应当结合自主创新需要,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凝练技术发展难题,引入高校导师及研究生团队,合作科技开发与科学研究,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实力。高校应当制定激励政策,优化绩效评价制度,对于参与产学研合作及进驻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导师及研究生,给予政策优待,在教师绩效考核过程中,研究生指导教师进站指导可作为个人工作量的一部分,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期间完成的工程实践、解决的企业难题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研究生科研考核时,可将研究生在工作站期间完成的科研实践和取得的科研业绩作为考核内容,相应的认定为科研工作量和科研成果。

2.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内沟通与协调机制。虽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中明确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委员会的组成、职责等有关事项,但仍需要建立建站企业、相关政府部门、高校及有关学科等三方共同参加的定期协调与沟通机制,保证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这个平台上,高校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任务职责明确,确保信息在工作站平台中的有效共享与顺畅流动,及时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

3.建立健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考核机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以项目合作为基础的产学研合作基地,要求高校与企业必须加强沟通与交流,在研发方向上达成共识,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五年内拟研发的主要课题。以项目管理的形式,逐步建立健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考核机制,包括科技创新考核、研究生培养能力考核,以科研课题为纽带,以项目考核为手段,提高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和进站研究生三方联动效率,真正实现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目的。同时,通过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考核机制,逐步淘汰运行效果比较差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促进学校选择生产、科研方向与学校科学研究领域相同或相近的大型骨干企业等作为合作对象,筛选具有创新理念且具备相应的科研环境和条件的设站企业,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一个较高的科研和实践平台。

4.优化进站研究生考核标准。针对进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高校应积极与企业沟通与合作,共同设置符合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的课程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和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等。研究生实践环节的考核主要参考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作站期间完成的科研实践和取得的科研业绩。根据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研究课题的不同,采取不同形式的论文评判标准,研究生在设站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及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过程中,取得的发明专利、产品设计方案、高水平课题研究报告等,均可作为其毕业学位论文,以衡量其是否达到授予学位水平。

四、总结与展望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作为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平台刚刚开始试行,在合作意识、合作动机、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处于边摸索边学习的阶段,要想实现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两翼齐飞,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导师、研究生等各方面的协同努力。本文提出的构建共同利益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工作站考核机制及进站研究生考核标准等,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实证,以充分发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重要产学研平台作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实践环节培养体系,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工作站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