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芭蕾舞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2014-04-17孙亚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芭蕾舞因材施教教师应

孙亚男

(沈阳音乐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9)

浅谈芭蕾舞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孙亚男

(沈阳音乐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9)

芭蕾舞教学属舞蹈教学的一部分,它既因为符合大众审美认知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也因为是众多舞蹈学科中最艰辛的很难具有持续性的兴趣。芭蕾舞训练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泪水与汗水,并具有优异的身体条件(即三长一小)。基于芭蕾舞教学的特点,教师应该以保证学生具有长久的热情为基本点,平衡教学中的各项矛盾。这便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丰富的表现力、全面发展的授课能力、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亲和力等。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各方面差异,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以确保他们成长为健康、稳定、快乐的舞者与未来授业者。

芭蕾舞;教学

一、因材施教的概念

因材施教中的“因”表示根据之意;“材”指主体资质,又可代指不同资质下的差异;“施”表示行动执行,即施加之意;“教”即教育。因此,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应根据主体差异(个性、资质、能力、志趣),结合成长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对主体进行差别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与提高。

因材施教最早体现于孔子身上,《论语·为政》篇众徒弟问孝,其师回答各不相同、因人而异。体现出了孔子尊重弟子个体差异,充分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处事方式和性格特点的施教方式,以引发他们朝着积极阳光的方向发展,帮助他们扬长补短。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了解和掌握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年龄差距、学习能力水平、自身素质条件、认知水平与兴趣的持久性等,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取长补短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在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专长,培养个性,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材施教的实施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化对待,不能存在歧视和偏见,或过分的溺爱。其次,教师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以组织适当的语言进行因材施教的初期教育。第三,教师应平衡好培养兴趣鼓励学习与强制干预介入之间的矛盾,以确保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第四,教师应调整好课堂教学与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以保证教学计划的正常实施。

二、学院派芭蕾舞教学的特点

芭蕾舞教学具有训练过程残酷、持久;动作难度较高,不易完成,容易回功;专业学习者入学年龄较小,差距较大等特点。

在《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一书前言中提到芭蕾舞“是高度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完美的艺术性三方面充分结合的卓越范本”,它既是符合现当代审美的艺术享受,又具有极其残酷的训练体制,毕竟“芭蕾气质”不是一天能练成的,美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芭蕾舞训练虽遵循循序渐进、纵横交叉的教学方式,但其内容仍具有很强的技艺性,高难度的跳、转与舞姿都是不易掌握的,并需要持久反复的训练才能达到要求。同时训练的间断还容易导致技能生疏,甚至完全生疏的现象。因此芭蕾舞需要持续、不间断的训练,以保证身体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进步。

芭蕾舞还具有学习者入学年龄较小,差距较大的特点。中专学生入学时通常小学还未毕业,年龄较小,并且同一班级的学生相差2-4岁也是很常见的。年龄的差异导致了学生理解能力与生活能力的差异。平衡不好易造成两极分化,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

三、芭蕾舞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1.针对主体年龄与性格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的问题。第一阶段的学生入校时年龄较小,不能完全适应住校生活,没有主见。并且大部分孩子性格内向,不太能听懂老师的话,反映较慢。但听话、乖巧,并带着对于芭蕾舞的热情,学习情绪积极向上。第二阶段的学生(2-3年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了芭蕾舞学习过程中的艰辛。开始出现厌学的情绪,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走神溜号,如果处理不好师生关系还容易出现惧怕教师与厌学的情绪。但通过交谈开导,可使学生更加信任老师,并且主动投身于芭蕾舞训练中。第三阶段的学生为中专4-5年级的学生,学舞蹈的学生普遍具有早熟的特点,因此4-5年级(12-15岁左右)的学生容易出现早恋等问题,同时进入高强度训练,跳、转的介入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压力,无法向低年级一样轻松的完成动作要求也很可能造成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使他们对舞蹈丧失兴趣。教师应心理与技术两手抓,保证技术是增强学生兴趣与信心的重要因素。

不同环境、家庭背景成长下的孩子具有不同的性格。学生的性格也是各具特色,内向的、开朗的、自尊心强的、好胜心强的、积极的、消极的等众多类型,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不同性格,通过鼓励表扬、交谈沟通增强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心里爱芭蕾舞,喜欢芭蕾舞。同时了解学生的性格也是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避免学生与教师之间矛盾的关键要素。

所以教师应充分熟知心理学常识,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并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组成、关系与学生本体的优点与缺陷,与学生做朋友,当学生的知心姐姐,通过关爱让学生信赖教师,以确保学生愿意听取教师的意见,并尊重教师。并将学生对于教师的喜爱转嫁到对于芭蕾舞的喜爱,带着兴趣坚持学习芭蕾舞,克服困难。

2.针对主体学习能力与自身素质进行因材施教,避免拔苗助长

每个学生的自身素质、学习能力、芭蕾舞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接受的快但是身体素质无法满足技术要求,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反复训练;还有的学生接受的慢但身体素质优秀,经过短暂的练习就能取得优异的效果;还有的学生既接受较慢,身体素质又较差,这样很容易照成学生自身的压力,差距与同学越拉越大更容易形成厌学与弃学的思想;还有些学生芭蕾舞感知能力较好、自身素质优异但却狂妄自大,不愿意认真学习、反复练习,如果不及时引导很容易耽误学生的发展。于拾解读《师说》中提到“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取广泛的经验”。舞蹈教学虽与知识技能的学习有所差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

同时芭蕾舞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如果不打好坚实的基础无法进行高难度舞姿、技巧训练。如蹲plie既能有效的训练韧带的柔韧性,又在跳跃训练中起到了助力(起跳)与缓冲(落地)的作用,同时经过长期训练缓慢但不间断的增长腿部肌肉能力,训练膝部的灵活性。

因此,教师应认知每个学生的芭蕾舞能力,在保证完成学期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如Fouette转的训练,有些素质较好、芭蕾舞感知能力较强的学生很快就能学会,并从1圈变为2、3……8圈,而各方面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训练很久也还是转1圈2圈,无法突破,教师这是就不能硬性规定全班同学必须完成8圈Fouette转,而是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将每个人的数值具体化。现在能转2圈的让他们以4圈为目标,能转4圈的以8圈为目标,能转8圈的以16圈为目标。有效任务既能让学生看到完成的希望,促进学生积极的完成任务,避免拔苗助长,又能使已经很好完成此动作的学生有新的目标,继续积极的练习,增强学习动力。

3.结合主体兴趣与优势进行因材施教,避免学生偏科

每个学生对于事物的关注点都是不同的,同时兴趣根据时间的流逝、新鲜事物的介入、长期无法完成目标等都有可能使其产生变化。如爆发力不好的学生就不愿意做跳跃动作,导致恶性循环,其他同学其动作越来越好,而不愿意做的就越来越差。可以将兴趣分为学科兴趣与内容兴趣,学科兴趣是学生对于芭蕾舞总体的热爱,内容兴趣是指学生对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动作的兴趣。通常内容兴趣与学生自身的优势相关,优秀的动作展现容易获得老师的表扬,增强信心便更爱展示。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优势为引导点,通过学生的大幅度进步使其对芭蕾舞产生自信和兴趣,并将其情感转化为对芭蕾舞整体的持续不断的兴趣爱好。反之,学生长时期无法完成某一动作,也有可能消磨学生的芭蕾舞兴趣,使其对芭蕾舞学习感到力不从心,不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也影响学生的兴趣培养。但并不是说学生不擅长的动作就放置不管了,而是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后,在将学生较弱的动作拿出来,并鼓励学生“如果你把这个动作(不擅长的某个动作)也做的如同那个动作(有优势的某个动作)一样,你的芭蕾舞表演会更加引人入胜”,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全方面均衡的发展与提高。

[1]孟广城,著.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8.

[2]于拾,编著.《师说》教育智慧品读.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3.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in the teaching of ballet

Sun Ya-nan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Shenyang Liaoning, 110169, China)

The ballet teaching is a part of the dance teaching, it has been more popular because the public aesthetic cognition, also because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have a sustained interest in many disciplines in the most difficult dance. Ballet training to require students to pay more tears and sweat, and has excellent physical conditions (i.e., three long and one small).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llet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ensure that students have lasting enthusiasm as the basic point, the balance of conflict in teaching. This requires teachers with high professional skills, rich expressive forc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affinity. But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that teachers should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students, to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to grow into healthy, stable, happy dancer and future educators.

Ballet; teaching

J722.5

A

1000-9795(2014)06-0221-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3-03

孙亚男(1982-),女,辽宁鞍山人,讲师,从事舞蹈教育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芭蕾舞因材施教教师应
芭蕾舞女孩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芭蕾舞女
跳芭蕾舞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