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钳工理实一体化教学

2014-04-17王赴京

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钳工理实理论

■王赴京

高职院校钳工理实一体化教学

■王赴京

理实一体化是理论实践的一体化,融合教、学、做于一体,符合当前的教育目标。传统的教学是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相分离的,理论和实践也是相分离的,这相悖于当前教育培养的目标,因此要根据工作的顺序对课程进行设计开发,才可以凸显出职业教育特色。本文对钳工教学下理实一体化的具体实施环节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梳理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为高职院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基础。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在中国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新背景下,高职教育重点开始从数量的扩大向质量的提高转移。理实一体化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破了理论和实践的界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钳工教学是一项实践要求很高的基础课程,教学项目复杂繁多,在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下,教学效果不好,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因此,要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理论和实践实现一体化,突破了原来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束缚,教学环节变得集中起来,教学效果显著。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依据教学任务以及目标,使双方教、学、做同时进行,构建出高素质与高技能的培养体系框架,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之不再枯燥乏味,也在教学实践环节提高了教学质量。

传统的钳工教学主要在多媒体教室与实训车间完成,理论与实践分割,难以消化理论知识,也因缺乏理论支持而完成不了加工维修任务。学生会因听不懂厌学,在车间里也会无所适从,而老师往往重复理论,带领学生边学边做,往往产生课时浪费与实际操作训练课少的矛盾。

理论与实践是直观与抽象的交错进行,没有固定模式束缚,可以先实践后理论,也可以先理论后实践,从而做到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这样,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任务驱动教学法把传授知识为主变成把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多维互动的教学,注重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根据自身的理解,用知识与经验解决问题,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有意义的任务,然后讲解有关的知识与操作技能,锻炼学生思考,用学与做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下的教学法和理实一体化在结合的情况下,会对钳工教学有积极效果。把钳工的理论与实践规划到几个加工的工件中,都要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理论的学习与实际的操作。

高职院校钳工教学策略

资源整合,优化设备应用 现在职业教育主张“车间就是课堂,课堂也就是车间”,高职院校可在车间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把多媒体、课堂和机械融合,把它变成真正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构建出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模式,理论和实践在这个教室里进行完成,理论与实践没有固定的先后关系。同时,开辟无纸化的专业训练以及测试的机房,摒弃以前的批改作业、考试出卷的环节。建立多功能的专业实训室,进行展示、演示还有拆装等多元化的设置,现场教学,进行开放式的管理,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充分训练。创造有效的教学情景,必须把岗位能力分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从职业的工作与典型的工作项目转换到学习领域中,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改革教学,突出内容学习 依据钳工教学大纲以及职业技能的要求,可以把课程设置成3个至4个工件,最好是覆盖全部知识。知识的内容可以在不同项目里添加,不要全放在一个项目中,因为这样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以锉削加工凸凹体为例,这个项目覆盖了识图、锯切、千分尺等知识,工件图的钢板厚度要以实际为准,凹形面用钻排孔来去除多余的部分。教学计划可以这样设置,先是识图和划线的理论与实践,然后是钻削和锯切的理论与实践,再是锉削和千分尺的使用保养的理论与实践,最后是任务总结和一些知识拓展。

丰富师资,夯实教育前提 以前的教学模式是理论老师与实训老师分开的;而现在,对有实践能力的理论教师要有完整的教学任务,无实践能力的也要和实训教师一起教学,必须采取授课示范紧密结合的形式。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知识积累要在必需和足够的基础上,还要深入系统地具有前瞻性。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实践技术以及理实结合的过程组合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师要在理论实践能力上有导师的潜质,建设老中青结合的“双师型”队伍。引进在行业中有影响和具有高级职务技术证的教师和专家,定期召开专家研讨会。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在职教师,可以是去企业实践,也可以让教师参与到实训室的规划中,从而逐渐提高实践能力。可以从企业或相关学校聘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要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教学与轮岗制,制定出培养计划,参加出国培训以及各种专业培训。

创新方法,高效落实学习 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任务驱动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任务是几个工作项目组成,每个项目都有划线、弯曲、套丝等教学内容的几个部分,教学时采取理论与实践的交叉进行,即对理论知识按照实际加工时的程序讲解。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个工件的加工工序排出,每个工序都要先讲知识点,再进行实际操作。在完成一个工序之后,再进行下一个工序的讲解和操作,直至加工完成。工件加工好之后,涉及的知识点也就全部讲授完成了。这样,就是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更新教材,辅助课堂学习 原来的教材难以适应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根据学习情境,开发出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教材。因为多数高职学生偏向于形象思维,所以要围绕着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整合,要和实际工作的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得到全面有效的教育培训。同时,也要把专业的工作任务中的典型以及经验知识写到教材中去,要以从业中的经验与策略为重点,可以适度地添加概念以及原理。也就是把过程性的知识重点讲述,对陈述性的知识一概而过,重要的是保证学习中的整体特性,使学生在综合完整的教材学习中进行思考和收获。

明确课程定位,设计相关内容 钳工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任务载体的配合件制作过程,把钳工的基础与操作技能结合,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独立完成任务。教学目标要以工作过程为主,重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体现职业的成长规律和设计的导向性;教学方法、手段要多样化,从传统向行为导向性转移;教学内容是要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做中教、教中学、学中做;教学评价必须形成知识积累,注意实践技能的评价标准。同时,学习领域的教学设计要有一定的程序:先是分析学生职业的工作过程,了解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与工作特点,了解当前的职教条件,了解该职业的要求,掌握学生的程度与就业前景,做好职业发展的规划;然后确定、描述、评价、转换和扩展学习领域,熟知钳工的典型任务,根据行动领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对可行的领域优化教学目标;接着,使描述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相对应,设计和构建具体的领域;最后,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设计,为学生未来的工作铺路。可以说,理实一体化的目的是使学生对钳工学习产生兴趣、掌握技能,而且教学内容符合职业技能的要求,满足学生以后就业的需求。

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理实一体化是大势所趋,这种模式的成败与否取决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否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钳工理实一体化要求不断探索和创新这种方式,把能力培养作为本位,教学做相互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突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目标,达到应有的效果。当然,在具体实行时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这需要不断地探索、总结和完善这种模式,把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充分融合,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1]陈淑春.一体化教学在钳工专业的研究与实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2,5(1):83-84.

[2]赖承彬.技工院校钳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新校园(学习),2011,7(2):107-108.

[3]徐云龙.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实习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2):12-13.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钳工理实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探析钳工锉削面凹凸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对提高钳工教学质量的思考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