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的第三种力量

2014-04-17姜正川

教育观察 2014年24期
关键词:群学力量教学质量

姜正川

(江苏省教科院教师书院,江苏南京,210013)

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的角度看,教学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在近20年来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教研实践中,由量变到质变,我们对学习小组的功能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发现,只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一种教学方法,其作用是有局限的。教无定法,作为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可用也可不用。事实上,在搞好小组建设以后,学习小组与教师和学生一样,成为了教学的第三种力量。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小组怎么运作,是构成教学质量的三个方面。教学质量会因为学习小组第三方力量重要作用的发挥而获得明显提高。

现将关于第三种教学力量的研究探索,做以下简要介绍。

一、学习小组是教学的第三种力量

以往的教学观,教学主要由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组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获得教学质量的两个要素。现在我们提出重新认识小组的作用,教学由原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组成,变为由教师、学生和学习小组三个方面组成,把学习小组作为教学的第三种力量,把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小组怎么运作作为教学质量的三个生长点。

学习小组的建立和科学运作,除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外,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有利于使课堂作为学习知识的场所,同时成为具有徳育成分活动的场所,使教师教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具有德育成分的过程,使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锻练自己具备合群、开朗、活泼、友善的性格等多方面获得发展的过程。

二、小组建设是关键

把学习小组作为教学的第三种力量,小组建设是关键。小组建设有几个主要方面,一是小组建设的内容。小组建设的内容有组名、组规、组训、组歌、小组目标等。二是小组建设的分工。小组建设的分工有组长、学科组长、学生助教、组员等。三是教师对小组建设的指导和培养。在小组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协调和培养作用。教师对小组力量要保护性使用,充分考虑让学习小组学习力所能及的知识。四是小组状态最重要。小组状态首先体现在学生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和小组运行机制顺畅这几个方面。例如,小组中学生人人肯学、个个认真,学风积极向上、勤奋努力。又如,独学、对学、群学、助学、发言、提问、质疑、评点、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研究探索高效进行。再如,面对一个学习任务,小组积极讨论怎样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小组建设和学校生源一样重要,生源好,教学质量才会高,同样,小组力量强,教学质量也才会高。因此,学校和教师通过创建先进学习小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

三、班级授课制与小组合作制结合

从授课的角度来说,我们普遍实施的是班级授课制,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看,我们提出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制结合。例如,教师布置一个学习任务,学生先自学,再对学或群学,教师的引导穿插其中,由教师引导、学生独学、小组群学完成教学任务。再如,一次作业或测验以后,通过小组运作,做错的题及时得到订正并使学生真正理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三种力量如何各有侧重,三种力量如何协调配合,将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学习小组是教学的第三种力量,我们以如下举例来说明:

1.作业或测验中的错题,通过小组运作,实现高质量订正。

2.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对学或群学在交流讨论中得到及时理解。

3.教学中的部分作业批改,通过小组的运作高效完成。

4.课堂上经常有数分钟的微型检测,由小组批改并及时订正。

5.充分发挥助教作用,实现高效“一帮一”或“一帮二”,由此可有效解决教学中的后进生问题。

6.知识作为一种信息,经过碰撞,会增加能量。一个知识点,经过小组合作学习的交流讨论、提问质疑、反复叙述表达,不仅能加深理解,而且会增加见识,有助于形成“德识才学”中的“识”, 而“识”的形成,特别有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7.在知识链的某些节点,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在教师引导下由学习小组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完成。

8.教师科学、适时地组织小组竞赛活动,卓有成效地调动学生多方面的积极性,卓有成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变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了,学生想学了,什么方法都能学好。

9.小组中有一个十分得力的组长,每天都想着怎样提高小组的学习成绩。

10.小组中有几个十分得力的学生助教,每天都想着怎样教好学习有问题的学生。

以上10个方面的举例,可充分说明学习小组是教学的第三种力量,学习小组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得力助手。

四、小组学习可促进学生心理、认知、行为的积极变化

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有质量的小组建设完成后,学生的心理、认知、行为等会有许多积极的变化。这些积极变化,无论从学生学习知识的角度看,还是从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看,都有特别的意义。

在同伴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生动互动中,人的自尊心功能会更加显现。“我”怎么能比别人差呢?于是学习更加专注、认真。“我”的发言别人怎么看呢?于是发言前准备更加充分,发言更加重视正确、流利、得体,有时甚至注意到幽默风趣,等等。在同伴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生动互动中,人的表现欲功能会得到更好利用。人都有一种表现的欲望,这是正常的人的心理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一个地方懂了,他一定会主动积极地发言和加入讨论,人的角色心理也会得到有效利用,学生在小组分工中都有自已的角色,如果他是外语组长,他一定会加倍地学好外语。又如,作为学生助教,首先有一种“角色心理”,因为“我”是助教,所以首先思考,“我”怎样教?“我”怎样教好被教学生?作为被教的学生,有一种“自尊”心理,“我”要事先做准备,在对学中,“我”怎样才能有好的表现?学生的这种心理变化,显然有利于学习的高效。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活动由静态居多变为动态和碰撞居多,经过交流、讨论、辩析、相互点评的过程,学生思维、理解、记忆的效果更好。在同伴小组合作状态下,在脑的活动方面,生生互动会明显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效果。与人常交流,知识心里留。自已理解的知识,当众说一说,会加深理解且久久不忘;自己疑难的问题,听人讲一讲,常常稍点即通而豁然开朗。

小组合作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结合,有明显的育人功能。给每个小组成员打分,包括积极发言、善于思考、善于沟通、遵守组规、作业认真、踏实细心、规范守时、助人为乐、热情大方、谦虚随和等方面,学生正面的行为会得到强化,而一些负面的行为会得到抑制和纠正。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生活,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有丰富的生活内容。小组如同一个微型社会,学生在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等社会化方面的许多教育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教育评价结合的作用下可得到更好地实现。

猜你喜欢

群学力量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基于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思考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课外“群学”模式的构建
怀疑一切的力量
论“群学”之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