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课堂设计与反思

2014-04-17朱晓菊

教育观察 2014年11期
关键词:笔者文本情感

朱晓菊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西柳州,545000)

职业教育的有效学习是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对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进行的整体化感悟与反思,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而顺利实现这一过程的有效载体就是“学习任务”。中职语文课程新课标在任务上明确,“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和思维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在课程教学中,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借助一定的专业技能辅助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篇课文选自外研社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的现代诗文单元,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最生动的范例。这个课例的授课对象是电子商务一年级的学生。“商务”是中心,“电子”是手段,也就是说,他们应该具有独立制作网页、上传、更新、维护的实践能力。根据以上情况,这个课例的授课围绕《学生任务手册》展开。《学生任务手册》中的任务1是基于文本的理解;任务2是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作;任务3是在专题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情感升华。这个课例用两个课时完成,分为五个环节:创设情境、感悟文本、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和反思评价。在任务的引领下,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和善学。作品中一张张“脸”触动着我们情感中最敏感的地方,但是教材中仅用文字表现稍显单薄。所以,在课堂上,笔者用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来充实课堂,提升学生的感官刺激,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PPT,不仅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悟和反思,也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有效结合。这是这堂课最大的亮点。

一、教学目标

根据中职语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专业特色,笔者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认知目标:把握情感,仿写诗句。

情感目标:领会“大爱”的含义,树立民族自豪感。

能力目标:用语言再现感人画面,并能借助信息化手段理解文本,用PPT的形式展现课堂实效。

诗歌之美,是所有文体中最感性、最动人的。《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最具代表性地反映了汶川地震中所展现的大爱精神,所以领会其中的情感内涵是这堂课的重点。但是,中职学生由于本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在分析诗文上往往言之无物。因此,结合学生电子商务的专业特点,让学生借助信息化手段理解文本,在此基础上实现工学结合,用PPT的形式展现课堂实效是本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

根据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贯彻开放式教学理念。本教学单元采用“以学生为主”“工学结合”的设计思路,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探究教学和情感教学四种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协作能力是学生真正完成意义建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的学习过程始终在小组共同任务的驱动下贯穿着协作学习。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交流、表达能力的提高,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专业技能的展现。

(二)案例教学法

为了让学生对“大爱”有更准确的理解,笔者在感悟文本时引入案例进行对比分析。

(三)探究教学法

教学班级的8个小组在探究学习中完成课堂任务。

(四)情感教学法

情感教学法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作为授课老师,笔者善于用朗读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营造课堂氛围,加上图片、视频、音乐的有力补充,学生的积极参与,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一种四因素体系,即提问、讲解新知、巩固和布置作业。这种固定的结构模式不仅导致课堂教学的公式化和形式主义,也过多强调了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笔者这堂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技术的运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专业技能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支持。

(一)创设情境(5分钟)

首先,创设情境。汶川地震是烙在我们心中永远的伤痛,所以,一开课,笔者播放了一段视频,当视频切入抗震救灾场景时,笔者开始范读全诗。这样的处理能最快最有效地将学生带入到作品情境中。

(二)感悟文本(35分钟)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感悟文本”。这是这个教学单元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学重点。通过对课堂的信息收集、讨论,尤其是在制作PPT任务的驱动,学生对“大灾”有了真切的认识。“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情感,但是“爱”也有狭隘、自私的一面。为了使学生对“大爱”有更准确的理解,笔者利用灾难面前折射出的众生万象进行案例对比,从人性弱点、职业操守、灾难洗礼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让他们在思考中体会,在讨论中领悟。

(三)合作探究(20分钟)

第三个环节是“合作探究”。这是教学设计亮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最能体现文化课与专业特色相融合的设计。这一环节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仿写练习不仅体现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另一方面,完成专题探究,制作PPT。即是对作品理解的延伸,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激情,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协作学习的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四)交流展示(15分钟)

交流展示环节很好地提供给学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通过这个交流平台,学生对文本再认知。特别是各小组作品中对祖国所取得的成就的展示,让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溢于言表,情感目标得以实现。

(五)反思评价(5分钟)

既然是“学习任务”驱动下的课堂教学,对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反思和评价必不可少。为此,笔者设计了评价量规表,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他评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局限,从而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继续学习奠定基础。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各小组的作品展示比较仓促,因此,笔者布置的作业是:请大家在班级网站主页上欣赏、点评其他小组的作品。

四、教学反思

在准备这堂课的过程中,笔者就一直在考虑:“怎样才能在文化课的课堂上体现专业特色?怎样才能实现‘工学结合’?”综合这一堂课,笔者有以下几点感受:

首先,这个课堂单元有效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以“学习任务”驱动课堂教学,从而渗透德育教育,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作为课堂实效的体现,学生展示的时间安排稍显仓促。

其次,作为课堂亮点,笔者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设计教学任务,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能充分利用专业技能加深文本理解。但是,诗歌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朗读,这堂课虽然让学生读的机会比较多,但是对

学生朗读技巧上的指导不是很到位。

再次,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教学效果显著。但从适用范围考虑,教学设计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技能型更强的专业(如我校的工科专业)如何体现专业特色?所以,教学设计还需要改进。

课堂效果是对教学设计的实践检验,我们每一次新的尝试都是一次艰难的学步历程。但是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职学校的学生也能在学习文化课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1] 常军胜,刘远杰.论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使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2] 农汉康,孙杰远.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本质、意义、问题与展望[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猜你喜欢

笔者文本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老师,别走……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