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秦皇岛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

2014-04-17

科技视界 2014年14期
关键词:秦皇岛科研院所产学研

孙 菊

(燕山大学 期刊社,河北 秦皇岛066004)

0 前言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影响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 今年2 月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并对京津冀协调发展提出了七点要求。当前,秦皇岛产学研一体化在合作机制和成效等诸多方面尚存诸多问题。在国家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秦皇岛如何抓住机遇,因地制宜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推动秦皇岛乃至京津冀经济整体的发展成为臻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秦皇岛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秦皇岛毗邻京津,是重要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也是首批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当地有燕山大学(河北省直属重点学校)等13 家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达8 万余人,拥有玻璃设计研究院、视听机械研究等8 家国家部属科研单位。

当前,秦皇岛产学研合作主要存在以下特征。

1.1 企业作为合作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差别较大

截至2012 年底,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吸引美英德日韩等3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通用电气、美国铝业和ADM 在内的诸多500强企业入驻,但就产学研合作参与实际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合作性较高并占主体地位。政府的主导的力度不够,高校、科研院所更注重层次高、研究深入、专业性强的项目,企业更注重短时、高效并能够解决眼前问题的项目。 各高校参与本市校企合作项目相对比例并不高。

1.2 研发投入比例较低,积极性不高

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机械、节能和数据等产业,对研发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投资,相对更注重短期回报。就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创新性较强但后期投入较高的项目,普遍缺乏积极性。 这与当前秦皇岛市本土企业发展的程度与实力密切相关。 2012 年曾被评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将“破解融资难题”作为2014 年的工作要点之一。[1]

1.3 合作领域分布均衡

除材料、节能和机械领域外。在电子、农业、环保等领域也有合作。合作层次上仍限于解决单一技术难题的单一技术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和实现仪器共享等注重社会长期收益的合作并不多。

1.4 政府的引领力度不足

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完善,合作深度、广度有待提升。合作双方信息渠道不够畅通,哪些项目亟待研发,哪些科研项目可以转化,全市目前缺乏一个统一、准确和高效的产学研各主体有效沟通的平台。 就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的方向和人才贮备情况,企业信息来源有限。[2]

2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为秦皇岛产学研合作带来机遇与挑战

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为基础,秦皇岛社会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产学研三方作为其中三个子系统,京津冀此外部环境构成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环境超系统,秦皇岛产学研合作、与外部环境构成良性循环,以促进其不断健康发展具有必然性,具有理论依据。

从实际情况来看,就机遇而言,京津冀三地分工合作,极化自己产业群,为各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秦皇岛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基金的基础。 同时,京津冀优质的教育科研的资源和强大的人才优势,有助于秦皇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必要条件。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机遇,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

就挑战而言,由于经济圈统一的市场体系仍未形成,区域内部企业尚处同质竞争,整个区域内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未建立起来,区域内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 加速了企业件优胜略汰,对秦皇岛高等教育事业也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福利待遇、发展机遇和平台建设等诸多因素,将加快秦皇岛人才流动的步伐,京津的“人才抽水机”效应势必更为明显。 秦皇岛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却面临着空气严重污染尴尬处境。 2014 年1 月公布数据显示,京津冀雾霾严重,空气质量排名全部位于全国倒数,这与河北省“两高”行业集中,产业结构偏重的现状密切相关。 秦皇岛如何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保持“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声誉,增加第三产业收入,而非“顾此失彼”,这将成为臻待解决的重要问题。[3]

3 秦皇岛产学研一体化问题的对策分析

3.1 政府要完善制度化建设,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搭建秦皇岛产学研合作平台

在加快秦皇岛产学研合作中的进程中,政府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规范的跨区域协同管理机制,发挥主导、引领和推动作用。 加快构筑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支撑。 对产学研合作中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供给提供政策支持。[4]各级主管部门完善产学研合作制度,积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简化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使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能够及时互通有无,实现京津冀都市圈信息资源共享。 定期展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联谊活动,政策上,鼓励各地市高校教师、科研机构人员开展交流与互访活动。组织专家组、教授和博士等及课题组成员,走访企业,深入了解生产实践活动的需求,增加横向课题的研究范围。

要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主要目标。 启动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尤其鼓励对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低碳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的而研发提供专项基金;加大“数谷”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步伐,打造秦皇岛经济的亮点与特色;旅游业作为秦皇岛的支柱产业之一,不断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利用北戴河和山海关在历史和地理上得天独厚的优势, 实现休闲度假旅游业的信息化发展,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支持低碳、低耗的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和人才福利待遇,防止人才的“显性”和“隐性”流失;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京津冀人才的柔性流动机制。

秦皇岛当前已经迈开产学研合作的步伐。 2011 年,全国首家国家级开发区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在开发区正式揭牌。秦皇岛不断加强与清华、北大、中科院、中关村海淀园等知名院所、园区的合作,加快高端项目和高端人才引进步伐。 2014 年4 月,北京理工大学又与秦皇岛市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协议。[5]秦皇岛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水平的将在实践摸索中不断提升。

3.2 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把握市场动向,加快产业升级

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 是指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应成为投资主体、研发主题和应用主体。[6]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部分,增加产业创新与升级能力,可以采用产学研联体合作、单项即期合作、风险共担长久合作和前网后链等多种模式。企业要把握主动权,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创建自主品牌,准确把握市场动向。 我国技术市场仍处于产学研合作的“瓶颈期”,即“买方”市场阶段,尚未达到引导大量科研产品研发的“卖方”市场阶段。 广大企业要将科研成果的研发与引进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风险投资意识,考虑发展技术服务、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化支撑产业升级与创新。

3.3 高校和科研院所树立京津冀一体观, 加大科技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的力度

一方面,秦皇岛高校要按照“产学研一体化”的理念培养人才——创新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本地区就业市场衔接,考虑定制式培养。要具备京津冀一体的大局观,加大高精专人才输出力度,有的放矢,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推进整个区经济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高校与科研院所要注重科技创新的推广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既进行理论研究又注重“适销对路”,将科研与市场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各高校要建立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信息化平台管理,推动教师科技成果、专利和研究方向与京津冀大环境需求的有序对接,实现良性循环。

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要互通有无,优化资源配置。 在京津冀大背景下,秦皇岛高校要加快科研平台搭建和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步伐。 研究人员通过访学、项目合作和深造等多种方式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京津冀著名高校,及中科院等顶级科研院所进修、合作,增强自身学术水平,提升综合素质等,积极组织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

[1]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 年工作要点[OL/DB].http://121.22.8.170:81/content.jsp?code=000358061/2014-04446&name.

[2]曹爱春.秦皇岛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1):141.

[3]王秀玲.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探析与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52-55.

[4]赵桂华.秦皇岛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44-49.

[5]http://www.hebei.gov.cn/hebGov/846937/847826/847830/11072042/index.html[OL/DB].

[6]潘成烈.自主创新为何要以企业为主体[J].企业管理,2006(2):15-17.

猜你喜欢

秦皇岛科研院所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孙婷婷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