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就业文化的体系及大学生竞争力提升

2014-04-17邱慧青

科技视界 2014年14期
关键词:竞争力体系大学生

邱慧青 周 伟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266071)

1 大学生就业的内涵

1.1 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内容

就业一词在西方发达国家被定义成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被雇佣的对象或者相应人口,在这其中不包含企业、单位自己独自雇佣的员工,这一层含义主要在美国、英国等地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二层含义即指就业的时间,就业时间是一种状态,该状态的应用情况较为灵活,举例而言,在一定时间内,大学生所在从事单位进行合法工作便可被称之为就业。在国际大会上,也对就业以此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即在一定时间内参加工作,并获取利润的工作人员。

1.2 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学分析

大学生就业可以获取一定的报酬,具有经济意义,而在寻求报酬的最大化时,又是通过自身劳动实现的,所以还对劳动行为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意义。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大学生就业就是一种劳动的体现,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问题便在一步一步的展现出来,大学生就业率的逐渐下滑、社会劳动力的不平衡以及就业选择的不理智等等。 针对这类现象,必须重新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只有科学、深刻的了解就业的内涵,才能有效的发挥其自身最大作用。 从社会学分析不难发现,就业内容不仅体现社会现象,还能反映出经济意义,必须多方面考虑影响因素,才能在现代社会环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功效

2.1 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功效

社会行为的主要对象就人口, 人口又作为劳动生产的主体和基本,不仅影响着物质基础的创作情况,还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生就是就业环节的主要人口,他们在就业领域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无论以后大学生从事何种专业,比如说企业、学校甚至是家庭,都是社会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这一方面来看就业的社会功效就是体现人们分配生活的基本形式。 随着大学生的素质不断提升,就业压力也在日益增加,失业现象愈加明显,这不仅对失业的大学生在心理上的造成较大压力, 还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总而言之,大学生就业可以让其更好地在社会中确定自身位置,有助于以后工作能力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推动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的价值便能够得到有效展现。

2.2 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功效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就业可以提高个人的经济利益,也是维持生活的重要保证。 对于绝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就业就代表着固定的劳动报酬,为自身价值创造必要的财富。 为了让大学生更好的寻找到心仪的企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应该积极开发,合理调配就业的分配问题,达到降低浪费、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失业问题在就业经济功效上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说大学生失业便意味着失去了宝贵资源,不能通过自身劳动来展现服务和财富的等效价值,这对于一个刚步入社会的人才来讲,其损失的资源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是难以弥补的。

3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体现方面

3.1 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和谐文化体系的逐渐落实,有关研究者将工作重心都放在高校就业内容上,通过近些年大学生就业数据的分析,不难发现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整体素质一般、综合能力不够突出,步入社会之后很难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回避缺点和不足。然而加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能有效的避免了以上问题,学生从根本意识到了基本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以使自己的竞争力最大化。大学生竞争力的提高还有助于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最大限度发挥潜能。

3.2 社会发展的必要需求

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实力比拼的是大学生的竞争能力,这一内容对于社会其他求职人员也十分适用。高校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够乐观,就业情况严峻,主要是由于各类高校毕业生相互之间的竞争逐渐增大,就业压力也随之变高。针对这一现象,只有提高大学生自身竞争力,才能缓解现阶段的就业压力问题,与此同时,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注重程度,从而使大学生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去参加社会各类应聘活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高校就业文化体系构建与大学生竞争力提升的关联

4.1 构建高校文化就业体系,培样大学生创新意识

通过权威数据分析发现,愈来愈多的招聘企业看中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是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研究机构,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进行海选乃至面试都不可或缺的考察内容。 高校对就业文化体系的建立,有效的创造了就业文化环境,构建出浓厚的创新平台,这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着重要意义,以此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高校就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主要是通过举办科研、开展创新大赛以及对就业文化活动的规划等形式,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培养才干的基地。由此看来,高校就业文化体系正是大学生发展自我的载体,在此基础上逐渐提升自身竞争力。

4.2 构建高校文化就业体系,宣传科学就业理念

在构建高校就业文化体系的过程中, 要时刻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积极提倡大学生融入其中。 我国物理学家曾这样评价大学“一个大学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气氛,一个学生怎么步入大学生活固然重要,但与之相比学生受到怎样的熏陶则更加重要”,所以,在构建高校就业文化体系的同时,要大力宣传科学的就业理念,正确指导学生如何定位自己的就业方向,并且对传统的引导体系进行改进,加大就业服务领域的建设,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多提升竞争力的训练空间。

5 目前高校就业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构建流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就业文化的构建缺少关注度,因为高校就业文化建设工作主要有学校的管理部门负责,所以教师以及学生对其关注程度并不高,然而就业文化建设工作离不开学生、老师的帮助,只有积极参与建设过程当中,才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二,对就业文化的认知程度不足,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向学生传输就业文化的思想,就业文化的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以及就业的选取能力,目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对就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不以为然。

6 结论

高校就业文化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竞争力,这是一项综合工程,其理论基础还要不断探知,实际经验还要不断积累,从而为社会文化氛围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本篇论文主要从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功效、高校就业文化体系构建与大学生竞争力提升的关联等内容展开论述。 相信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高校就业文化体系将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1]周树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

[2]郑纯.加强就业文化建设,提升就业竞争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

[3]李家华.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M].中国财经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竞争力体系大学生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大学生之歌
日本竞争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