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进媒介技术,从“入门级”到“魔幻级”

2014-04-16李祖平

今日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二维码媒介微信

李祖平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8月18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发表了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在日前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作为新兴媒体的移动网络媒体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移动网络媒体实现了从实时到全天候的跨越,变成随身带、随手用的全接触媒体。甚至能够实现让受众指点触摸、心想事成,“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超级服务,满足用户在此时此刻非同寻常、甚至超乎想象的各类需求。先进媒介技术支撑的移动网络媒体,就像空气、水和食物一样,真正融合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里。本文根据作者发表在核心期刊《科技与出版》上的研究成果改写,就先进媒介技术的热点予以梳理与展望,以飨读者。

硅谷精神教父、科技商业预言家凯文·凯利9月27日在斯坦福大学为来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20多位学员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分享,畅谈他对未来20年重大商业科技潮流的见解。他提出,下一个时代是氧气的时代。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通过无线网络来传输的信息总量就会超过通过有线网络来传输的信息总量。毫无疑问,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形态的新兴媒体,更需要先进的媒介技术支撑,具体包括二维码、微信、可穿戴、生物芯片等。

“入门级”——二维码媒介技术

二维码可以说是继条形码之后的一次识别码的革命,所以又称二维条码,它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是所有信息数据的一把钥匙。就好比是一个人的身份证,没有这个身份证,这个人的信息在现代社会里就是一片空白,或者一片黑暗。二维码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应用十分广泛,包括电子凭证、信息传递、网站链接、数据下载、产品防伪/溯源、广告推送、商品交易、定位/导航、车辆管理、名片交流、Wifi共享等等。如今智能手机扫一扫功能的应用使得二维码更加普遍。

开通移动网络阅读的媒体,都必须刊登二维码,只有将这个二维码扫描到移动终端里,才能够一键下载客户端,进入媒体的网站、数据库、电子版等阅读使用。也就是说,这是新兴媒体发展过程中强化全动态、超服务、自媒体功能的“入门级”媒介技术。

“大师级”——微信媒介技术

微信技术(不宜简称为微技术,微技术专指包含了微机电传感和控制、驱动元件制程开发技术、微机电系统整合技术、射频、光学、生物医学、电脑与周边微机电系统研究)是一项颠覆性的媒介技术,它的出现让我们相信,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越到后期越超乎想象。除了腾讯的微信,还有网易的易信,阿里的来往,等等。微信技术,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它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朋友圈”“公众平台”等服务插件和基于位置的“摇一摇”“漂流瓶”等社交插件。这项颠覆性的媒介技术,兼容了微视、微博、彩信、视频、音频的所有技术,如果给智能手机添加POS机的功能,那么通过微信技术和手机我们能够把需要的内容轻松打印出来,这就等于把印刷技术也兼容了。

按照工信部发布的2013年3月底全国共有11.46亿移动通信服务用户的数据,2013年11月突破6亿的腾讯微信用户就占了约一半。所以通过公众账号平台创办微媒体,不但可以在6亿用户的大市场里寻找订阅的读者和客户,更能够通过朋友圈分享、消息推送等功能,进行超低费用的传播、宣传、推广与营销。所以,开通移动网络阅读的媒体,都必须应用微信技术,这是新兴媒体发展过程中强化全动态、超服务、自媒体功能的“大师级”媒介技术。

“巅峰级”——可穿戴媒介技术

可穿戴技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该技术可以把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嵌入人们的衣着中,可支持手势和眼动操作等多种交互方式,从而使移动终端突破手机边界,成为当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就像讯飞语音技术(集语音、手写、拼音、笔画输入于一体,无需切换即可在拼音输入界面进行文字和语音输入)是输入法的一次革命,可穿戴技术是移动智能终端使用方法的一次革命。

近几年国际高科技巨头都在加速研发与应用。爱普生发布的基于云计算服务系统的系列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整合了行业领先的独创生物感应技术。谷歌发布的谷歌眼镜,结合了声控、导航、照相与视频聊天等功能。苹果推出的智能手表,支持 Facetime、Wifi、蓝牙、Airplay等功能。深圳市宏智力科技有限公司专为iOS系统研发的意念头箍,可以通过蓝牙无线连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台式电脑或智能电视等终端设备。通过可穿戴技术这一“巅峰级”媒介技术的创新应用,新兴媒体就能够在强化全动态、超服务、自媒体功能方面一路领先。

“魔幻级”——生物芯片媒介技术

技术的最高境界与艺术是一样的,都是天人合一,也就是说,未来最主要的移动终端不是机器设备,而是人本身。所以,随着2G升级到3G再升级到4G,今后一定还会升级到5G、6G……未来的移动网络媒体,会是一块植入式的生物芯片,植入你的身体后可以与你大脑神经的意念交互操控(这一用“想一想”操作的意念智能系统,完全超越了用“点一点、划一划、看一看”操作的行为智能系统),利用“交互搜索”和虚拟感观技术(英国科学家已经研发出能够同时模拟五官感觉的拟真装置,使用者只要安坐家中,就能感受加勒比的炎炎烈日、普罗旺斯的熏衣草香,甚至《舌尖上的中国》的所有美味),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系统支持下,准确地为读者和用户呈现出一个融合所有媒体特性的“信息”。

在这一“魔幻级”媒介技术的未来媒体生态圈里,一种知识、一个信息、一条新闻,最终形态里,可能所有媒体的版本、格式、品种、类别都会有呈现,就像孙悟空72变只有一个真身可以有很多个化身,唯一不同的印记就是:信息“真身”的“出生地”不同,无论“出生于”报纸,或者期刊,或者图书,或者广电,或者互联网,或者微信,最终呈现的都会是具有新兴媒体诸多优势和“特异功能”的“神一样的信息”。

猜你喜欢

二维码媒介微信
可以吃的二维码
二维码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让严肃的二维码呆萌起来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微信
二维码,别想一扫了之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