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溢价率角度谈住宅的景观设计

2014-04-15铭,杨

建材世界 2014年5期
关键词:溢价挡墙使用者

汤 铭,杨 烨

(1.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 230088;2.安徽省高速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合肥 230088)

所谓的溢价率通常用于经济领域,一般是指在权证到期前,正股价格需要变动多少百分比才可让权证投资者在到期日实现打和。溢价率是量度权证风险高低的其中一个数据,溢价率愈高,打和愈不容易。现在溢价率作为权衡收益的一个标准,用于多个领域。

对于一个住宅产品而言,景观是溢价率最多的环节之一。一个好的景观可以极大的提升项目自身的品质。对于高端的住宅项目而言,这点反映的更为深刻。住宅产品多在正式启用前,设立体验区,在体验区内营造优越的景观氛围,带给产品未来使用者直观的视觉体验。

1 景观造价与效果的平衡

1.1 景观的效果与造价的关系

景观的效果与造价并不是完全的正比关系,随着造价投入不断增多,带来景观品质提升空间反而减少。比如景观每平方造价由300元提升至500元,其效果提升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但是景观每平方造价由800提升至1 000元,其效果提升就不是很明显,变化并不是很大。因此找到景观造价与效果的平衡点,就可以很好的管控成本并达到项目品质要求。

1.2 景观造价的控制

成本要追求不平均使用,即样板体验区、核心景观区、入口区等可以追加投入,其他相对次要区域可以降低成本,最终使综合平均成本满足项目需求即可。

找寻平衡点的理想办法是增大软景的投入。软质景观相对硬质景观而言,变化灵活,成景效果也较快,利于成本的控制。通过植物造景可以合理避开造价上的血拼,更好的控制成本。

根据产品的类型不同,软景所占比例要求也不同,越高端的项目,其软景比例也应该越大,而项目用地规模越小其软景比例相对来说也要降低。就用地规模在10万m2左右的高层住宅小区来说,硬景比例宜控制在20%较为合理。

景观造价控制,见表1。

表1 景观造价控制一览表

1.3 存在的问题

大面积的植物造景成景效果很快,成本上也比较容易把控,但是后期维护上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植物景观的持续性。小区建立时间越久,树木越大,对小区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比如低层住户的采光问题。因此,如何很好地解决植物造景的负面效果,除了在设计阶段需要有一个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之外,还需要物管部门的配合及投入。

1.4 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设计中应结合造价的要求,注意硬景的控制比例。硬景控制比例,见表2。

表2 硬景控制比例

2)设计中应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注重对景观的可持续性的要求。体验区可以考虑景观的迅速成景,不要求未来景观变化。而入住区需要提出未来景观控制要求,降低未来物业管理成本,减少景观效果弱化及产生负面影响的隐患。

2 景观的借鉴与创新

2.1 借鉴与创新

景观设计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过程,而好的产品又需要有延伸性,可以形成品牌的风格化。加之对成本管控上的参考与实施,又需要有一个借鉴、复制的行为。因此,住宅产品的景观营造应该是一个借鉴加创新的过程。即针对不同环节,通过某一个或几个项目为模板加以借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以国内著名地产企业为例说明。龙湖地产对复制与创新的控制比例在9∶1,即90%的复制与借鉴,10%的创新。万科地产对复制与创新的控制比则是7∶2∶1,即70%的复制,20%的创新,10%的机动选择。

2.2 设计工作的重点

收集与整理分析国内外设计案例,对高品质楼盘考察与研究,梳理好各环节体系,为未来的项目设计的定位与方案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景观设计方向。

3 景观设计的策略

3.1 景观的合理性与功能性

景观设计介入时间越早,建筑规划对其干扰越小,从而留给景观充足的设计空间。对产品而言,景观追求最大的溢价率,要让使用者享受到产品本身的价值,因此,景观也不能脱离建筑与规划的管控范围。

注意景观的合理性与功能性,不能为达到某种景观效果而大量的采用节点与硬质的堆砌,而是要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及周边的景观资源。近用远借,即整合周边水岸、山体、湿地、公共代建绿化带等为我所用,对周边成熟社区、风景名胜、良好自然或城市景观面为我所观,形成借景。

3.2 景观设计中对敏感点的控制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之前,需要对场地作出准确的剖析,明确设计思路与要求,限定设计方向。同时,通过对项目周边的景观资源与环境,地形地貌特征的分析,明确设计理念,确定设计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景观价值取向中一些敏感点,有些是容易对使用者造成直观价值影响的,做的好坏直接影响使用者对景观效果的判断;有些是对成本构成有影响的;有些是兼有的。对于这些敏感点,需要在设计中加以规定,管控。

具体要求如下:

1)车行道铺装、绿化背景:效果能直接令使用者产生价值敏感,但是成本变化不大,因此要设法满足基本功能需要,保证工程质量。

2)小区的一些细节设计、环保设计、人性化设计,别墅区的花园大小与私密性保障等:这些都是容易让使用者产生正向的价值敏感,多一些更环保、更好看、更方便的、更可靠的细部设计,不一定增加很多成本,但带来的效果远远超出其投入。

3)大树移植:大树的移植,需要考虑采购成本与移植的成活率等问题,对成本影响比较大,建议小区内适当减少大树的数量,不要盲目追求名贵树种。选用树形更优美、更适宜周围环境的植物,既能增加绿量,也能带来更好的景观效果。

4)管道井盖等附属设施:这些处理的好不能给使用者以好的价值感,处理的不好却能给使用者以负向价值感,而且成本上也不利于控制。需要用最低的成本满足基本功能的需要,保证工程质量。管道井盖等对景观有负面影响的设施,尽可能都设置于绿地中,既对效果影响不大,又有利于降低成本。

5)雨水井,灯具,室外家具的数量与位置:设计时候需要全面考虑,减少对人的影响又要方便于业主。尤其雨水井的位置,一定要在雨水汇集处。

6)主入口景观,核心区景观,入户口景观,冬季效果等:对使用者来说,这些容易产生正向的价值敏感。在边际收益(新增收益减去新增成本)为正的前提下提升产品的功能和档次。

7)地库入口,挡土墙装饰、配电箱等:满足功能需求即可,结合场地可考虑软景装饰来降低成本。

8)景观铺设垫层,挡墙墙体等:用最低的成本满足规范标准,提出垫层建造的标准和方式。

3.3 景观设计中对道路系统的要求

梳理好园区内部道路组织,尽量减少繁杂道路的出现,同时要保证每一个景观节点都能出现在道路可达区内,同时做好视线管控。体验区更要通过道路严格管控行人路线,要保证道路流畅舒展,尽可能拉长动线,增加体验时间,但时间也不能过长。视线管理上也加强管理,利用软硬景形成积极的空间形态,对于不好的有负面影响的事物,通过设计,坚决隔离在视线之外。

1)园区车行道不做行道树,以组团绿化代替。

2)园路设置要曲折,车行道过长时候可形成曲线,打破空间冗长。曲折的园路多考虑水洗石、彩色混凝土、碎拼等。少采用大规格的块状面层材料。

3)街道景观转折或宽大节点,可设置精致节点景观。

3.4 景观设计中其他细节的要求

组织好园区内的竖向关系,合理利用园区内原有的地形地貌,合理对场地内地形进行改造。既要让园区内场地地形有起伏变化,又要防止工程量增大而造成成本上的溢出。同时,地形梳理时,还要注意园区排水要求,排水组织要合理有序,不能造成负面影响。小区绿化应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主景特型乔木,应控制数量,控制绿化种植形式,大绿量下节省成本。

具体要求如下:

1)硬质铺装材料种类控制在3~5种。

2)地形改造要求,地库覆土不能超过地库本身荷载要求;地形起伏,如无特殊情况,最高点控制在90~150cm;绿地地形坡度大于30°时候,宜考虑台地地形;地形排水方向与园区排水紧密结合。在设计说明中,需要对硬质材料面层保护处理加以说明。

3)分项工程如道路、景墙、桥、亭子、水体、花池等尽量采用一种材料,单纯化。

4)总图上,地形起伏较大区域,通过道路的标高调整,减少挡墙的结构面积;通过道路放坡分级设立挡墙,减低自重力挡墙高度。软化挡墙饰面,条件允许下尽量用植物遮挡挡墙,降低挡墙造价。

5)园区内尽量用硬池底,生态水体不适合住宅区。

6)尽量多用小乔木或球状灌木来代替片植灌木,同样绿量下可节省成本。

7)植物种植尽量不要成线状布置,多以片植和组团形态出现。

8)尽量用孤植树或树群落代替构筑物形成视觉中心;用绿植代替景墙来形成围合空间和视线遮挡。

4 结 语

对于一个住宅产品而言,景观是溢价率最多的环节之一,对其的影响力是十分显著的。设计师应以一个使用者的心态去进行设计,对项目能有深刻的理解以及准确的定位,那么溢价法则就能在景观设计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

[1] 吴春梅,高文珏.浅析住宅体验区的景观设计[J].现代园林,2011,35(07):23-25.

[2] 何云云.景观溢价[J].中国房地产报,2008,21(03):17-18.

[3] 时昌安.房地产景观成本管理浅析 合理投入实现产品高溢价[EB/OL].搜狐焦点网,2012-04-20.

[4] 刘 文,吴高志.房地产开发中的建筑景观分析[J].商业研究,2001,21(6):39-40.

猜你喜欢

溢价挡墙使用者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河道生态挡墙的计算分析及实际应用
抓拍神器
浆砌石挡墙排水体的具体运用
现浇泡沫轻质土在渠道挡墙中的应用
水泥土挡墙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