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伤患者存在的心理危机及护理对策

2014-04-15王世英陈春花徐文丽邵小平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护理部上海0000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贵宾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

军事护理 2014年19期
关键词:第二军医大学危机护士

王世英,陈春花,徐文丽,邵小平(.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护理部,上海0000;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贵宾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

多发伤患者存在的心理危机及护理对策

王世英1,陈春花2,徐文丽2,邵小平3
(1.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护理部,上海200003; 2.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贵宾科;3.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

随着社会进步,因各种伤害、意外、车祸导致的多发伤患者逐年增多,已成为创伤救治中的重点和难点[1]。由于多发伤患者受伤范围广泛,各个部位的伤情重,创伤反应强且持久,会导致严重的生理紊乱,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早期病死率高[2]。如何降低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伤残率,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而早期的心理干预尤为重要。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遭遇某一特殊事件或境遇时个人的资源以及应付机制无法解决的困难[3]。患者由于遭受突如其来的伤害,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后又没有亲属的陪伴等,容易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危机,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多发伤患者减少伤残,早日恢复社会功能,全面恢复身心健康有着积极意义。

1 临床资料

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ICU收治的40例清醒的多发伤患者,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5~72岁,平均(51.54± 10.68)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24例,占60%;坠落伤5例,占12.5%;施工工伤3例,占7.5%;其他外伤8例,占20%。40例多发伤患者中,表现为恐惧者38例(95%),焦虑者23例(57.5%),抑郁者14例(35%),情绪休克者12例(30%)。所有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 多发伤患者心理危机的表现

2.1 恐惧 多发伤患者由于突如其来的变故,80%以上的患者有恐惧心理,表现为精神紧张、神情不安、无助,失去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

2.2 情绪休克 突发事件发生后,患者表现多样,有的表现为情绪激动,而有的表现异常平静和冷漠,加之入住ICU后,环境和人员的陌生,与亲情的剥离,往往不愿与他人交谈,对于医生的治疗和抢救往往无动于衷,有时否认受伤,更不愿意配合治疗。

2.3 焦虑与抑郁 面对突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患者因为不了解病情与预后常常会产生期待性的焦虑,焦虑不安,无端发怒等。而当患者知道自己所受损失时,尤其是容貌破损、肢体伤残、经济的消耗等。容易表现为沮丧,不言不语,甚至产生自杀倾向。

2.4 愤怒与迁怒 突然的伤害使患者无法从心理上接受,气愤不平,甚至将愤怒迁怒到医生、护士身上,表现为激动、情绪不稳定、不配合治疗,有时甚至有暴力倾向。

2.5 自卑 受伤后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显著下降,加之创伤造成的头面部或其他部位的皮肤或组织的损伤,肢体残缺,更加重患者的自卑心理,不愿意见人。对于未婚青年男女,他们担心找不到伴侣,而已婚人士,又担心被对方抛弃,处于极度的自卑心理中。

3 护理对策

心理危机干预的最终目的是让患者认识曾经经历的一系列危机事件,积极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和护理,缩短住院时间,早日恢复社会功能,全面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不使患者暂时的应激反应转变为应激障碍[4]。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3.1 希望的信息支持 许多患者最高的需要在信息领域,希望得到疾病相关知识和预后情况。因此,护士应掌握相关希望与心身健康的关系,了解希望对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其次,掌握评价方法。一般来说,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交谈、观察,了解该患者的希望水平以及变化,给患者以提供信息支持。

3.2 共情,减轻恐惧、焦虑心理 由于事发突然,患者会表现为极度的恐惧,甚至濒死感。作为医护人员应第一时间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可以采取语言和行为的安慰,如给予轻轻的拥抱或轻拍患者,给患者以力量,用安慰的语言时,注意话不一定太多,如“放心,有我,请相信我!”等,稳定患者情绪,必要时让患者家属在患者刚进入ICU的时候,予以陪伴,尽快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医生、护士应懂得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减少各种不良刺激,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

3.3 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注重与患者的非语言交流 护士遇抢救时应沉着冷静,给患者以安全感;遇患者病情变化时,应果断,判断准确,对患者焦急的询问应给予恰当得体的应答,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误解。与患者交谈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并不时的加以动作:如点头或手势,使患者心理感到踏实。

3.4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信任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 护士应帮助患者积极增加自我认知,在与患者的不断沟通和交流中,让患者重树信心,重新评价受伤经历,增强安全感,以解除患者的被动退缩和无助感,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功能的早日康复。

3.5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relaxation training)就是使患者的机体从紧张的状态慢慢松弛下来的练习过程,它涵盖两层意思,一是消除紧张,二是肌肉松弛。放松训练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使肌肉慢慢放松下来,而最终目的是使患者的机体活动水平降低,能够达到心理上的松弛,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与平衡,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如心率减慢、外周血流增加、呼吸平缓以及神经肌肉松弛,从而使机体耗能减少,血氧饱和度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及携氧能力提高,有助于调整机体功能,提高心理能力。帮助患者掌握放松的一系列简单技巧,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以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焦虑等情绪。

总之,对于多发伤患者,他们所受到的心理伤害往往要比机体所受的伤害还要深。由于伤害发生的原因不同,他们所表现的心理状况也有所不同,但无论哪种伤害,都使患者处于极度的自卑、自责、绝望或内疚的状态中。因此,在治疗护理患者身体伤痛的同时更应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正确运用交流技术,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从以前的“以患者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从而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多发伤;心理危机;护理对策

[1]孙颖,陈倩倩,陈再明.认知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2):74-76.

[2]许方蕾,陈淑英,吴敏.新编急救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98.

[3]陶红.急救护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3.

[4]贺泉莉.严重突发事件的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8,26(5):252-253.

[5]谢忠艳.浅谈急诊抢救患者的心理护理[J].黑龙江医学, 2005,29(6):473.

[6]吴雪赞.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5.

[7]樊富珉.危机心理干预及实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30.

[8]赵萍.心理危机干预及实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28(13):1589-1591.

(本文编辑:沈园园)

10.3969/j.issn.1008-9993.2014.19.016

R395.1

A

1008-9993(2014)19-0050-02

2014-02-14

2014-06-19

王世英,硕士,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和急救护理工作

邵小平,E-mail:shaoxiaoping1972@yeah.net

猜你喜欢

第二军医大学危机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让防治肝癌成为可能
———记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副教授侯晋
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荣获校集体三等功
HSCCC-ELSD法分离纯化青葙子中的皂苷
旋覆花的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