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的认知研究

2014-04-14邵新光孙岩梅

关键词:概念化隐喻语义

邵新光,孙岩梅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的认知研究

邵新光,孙岩梅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动词化语法隐喻是人类理解世界和表达思想的一种语言手段。从认知的角度来考察,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可以反映人们在识解客观现象时从关系到过程或从物体到过程的重新概念化,体现了隐喻的意动过程。在诸多类型的动词化语法隐喻中,名词转用为动词构成的语法隐喻能够突显词汇意义中表示过程的语义侧面,并能体现概念转喻的作用。

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认知;重新概念化

一、引言

语法可以重塑人类经验,体现出语言的社会建构性。“人们通过隐喻认识世界以及语言通过隐喻构建人的认知不仅反映在词汇层面,而且还体现在语法层面上。”[1]为了更好地解释语法的形式及其功能之间的关系,Halliday提出了语法隐喻的概念。语法隐喻指人们在运用语言表达意义时可以将一种直接反映现实的语法形式(即一致式)隐喻为另一种以曲折的方式反映现实的语法形式(即隐喻式)。[2](P342)这种隐喻方式体现出人们可以灵活地使用不同的语法结构来表达特定的意义,也就是“不同的能指,共同的所指”。动词化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语法手段,涉及语言结构的转换,属于语法隐喻现象。朱永生认为,动词化指人们在表达思想时“把不是过程的成分当作过程来处理”,即人们在运用语言时“用动词替代其它词类来表达一般不是由动词表达的意义”。[3](P86)这个观点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成为人们研究动词化语法隐喻这一语言现象的理论前提。

认知语言学认为,动词化是人类理解世界和表达思想的一种语言手段,动词化的运用能为人们理解世界上的各种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得人们可以对事物进行重新范畴化。近十几年来,一些学者已开始研究动词化语法隐喻这一语言现象,结合实例对动词化语法隐喻的类型及其语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探讨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的认知特征。

二、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的基本类型

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包括多种类型。Halliday区分了十三种语法隐喻现象,其中有三种现象属于动词化语法隐喻,包括环境成分向过程的转换、连接成分向过程的转换和无人称形式向过程的转换。[4](P44)另外,很多研究人员发现,实体向过程的转换也应属于语法隐喻,这也是本文的一个观点。下面分别介绍这些动词化语法隐喻现象。

(一)环境成分向过程的转换,表现为介词或介词短语被替换为动词的现象

如下例:

(1a)He made a lecture about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1b)His lecture concerne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1a)是语言的一致式表达,使用了介词about表示环境成分,而(1b)使用了动词concerned表达了同样的意义。但是,包含动词concerned的(1b)体现了一种过程,符合动词化的特征,即把不是过程的成分当作过程来处理。

(二)连接成分向过程的转换,表现为连词被替换为动词的现象

如下例:

(2a)Jack made many mistakes in his work,so the manager became angry.

(2b)Jack’s mistakes in his work led to the manager’s anger.

(3a)My friend left the park before I arrived there.

(3b)My friend’s departure from the park preceded my arrival there.

(4a)If we agreed on the items,they would sign the contract.

(4b)Their signing of the contract would depend on our agreement on the items.

可以看出,(2a)、(3a)和(4a)都是语言的一致式表达,分别使用了连词so、before和if表示因果关系、时间关系和条件关系。而(2b)、(3b)和(4b)都是动词化语法隐喻,分别使用了动词或动词短语led to、preceded和depend on表示同样的逻辑关系,使这些事的因果关系、时间关系和条件关系具有了动态化的特征。

(三)无人称形式向过程的转换,表现为无人称形式转换为动词的现象

如下例:

(5a)Professor David has got an important discovery,which may greatly impact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 inspection.

(5b)Professor David has got an important discovery,which may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 inspection.

可以看出,(5b)是隐喻式,运用动词短语“have a great impact”表达了一致式(5a)中“greatly impact”的语义,其中的动词“have”表示过程,但是其语义在一致式(5a)中并没有出现。因此,这类动词化被看作是无人称形式转换成过程。

(四)实体向过程的转换,表现为名词转用为动词的现象

Halliday在他的语法隐喻分类中没有提到实体转换为过程的现象,但是很多研究者(胡壮麟等[5];王寅[6];刘信波[7];郭亚丽[8];贺莉君等[9];李晓燕等[10])认为,实体是可以隐喻为过程的,表现在词汇语法层上就是名词可以转用为动词,构成语法隐喻。Halliday也认为,语法类别不是一成不变的,语法可以将词语从一个词类变成另一个词类,改变了词类的词语可能在形式上没有变化,但是它们的句法功能会有很大的变化。而且,任何语法词类都可从其他任何词类衍生,没有词形标记。[5](P312)这说明Halliday没有否认名词是可以转用为动词的。因此,本文将实体转换为过程看作是动词化语法隐喻的一种形式。其实,我们可以在实际生活的语料中发现很多实体隐喻为过程的现象。如下例:

(6a)Jack lives in a room that is covered with carpet.

(6b)Jack’s living room is carpeted.

(6a)是直接反映现实的语言表达,其中carpet是表示实体的名词。而(6b)使用了动词化的carpeted构成了语法隐喻,我们可以把carpeted看做是由(6a)中的covered with carpet“打包”而成的。虽然(6a)和(6b)的意义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词语carpet的词性发生了变化,这两句话的句法结构也就不同,(6a)是一致式,而(6b)是隐喻式。

三、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的认知特征

从认知的角度来考察,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反映从关系到过程或从物体到过程的重新概念化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主动的认知加工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主客观互动的一个结果。人们在运用语言表达意义时,会首先在头脑中对要描述的客观现象进行概念化。概念化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基础,因为人们如果没有概念结构,就无法接近客观现实。[6](P296)人类只有运用头脑中的概念范畴才能理解现实中的情景,反映在语言中的现实结构是人类心智运作的产物。概念化强调人的主观因素,它包括概念形成过程中人们体验和认知事物的方法、过程及结果。Langacker十分强调概念化主体的主观识解因素和意义的动态化特征。他指出,语义分析的主观方面就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概念化,意义不是客观地给定的,而是人们利用认知能力建构出来的,人们所关心的语言结构都是通过主动的认知加工强加在他们心智经验之上的结构。[11](P194)因而,由于不同地区的人类的认知方式不同,概念结构有差异,他们在对同一客观现象进行概念化时所形成的原型、范畴、意象和认知模型也就存在差异,其语言表达就会不同。研究发现,在运用动词化语法隐喻的过程中,人们会对事物的特征主动地进行重新概念化。因此,我们可以说,动词化语法隐喻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在认知上对事物从关系到过程或从物体到过程的重新概念化,换言之,动词化语法隐喻的认知处理依赖于认知主体把事物或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重新概念化为过程或动作。如下例:

(7a)Because the driver was careless,a traffic accident occurred.

(7b)The driver’s carelessness caused a traffic accident.

对比(7a)和(7b),我们可以看出,(7a)是一致式,使用小句复合体体现了一个言辞列,其中连词because表示原因,非常明显地表现了一个因果关系。(7b)是概念语法隐喻,使用了动词caused表示了同样的意义,并且使这件事的因果关系具有了动态化的特征,从而构成了一个含有动词化隐喻的小句,表现了一个过程。虽然(7a)和(7b)意义相同,但是,(7a)和(7b)的句式不同,其概念化方式也不同。可以说,从一致式(7a)到隐喻式(7b)的转换反映了人们认知上从关系到过程的重新概念化。请再看下例:

(8)The ship Titanicked on the huge rock in the river.

名词Titanic(泰坦尼克号)在最初只是被用来指称一艘巨轮。这艘巨轮后来撞到冰山上而沉没,此事可谓人尽皆知。因而,“在海上撞到物体而沉没”就成为Titanic这个专有名词表示动作的语义内容,也成为该词动词化的语义基础。可以看出,(8)是语法隐喻,其中的Titanicked是Titanic的动词化形式,表达了“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撞到物体而沉没”这样一个过程。可以说,动词化语法隐喻(8)体现出了话语主体在描述这件事时所做出的从物体到过程的重新概念化。

(二)体现隐喻的意动过程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体验的,也是想象的。也就是说,人类的概念系统是以感知和经验为基础的,但是,人们头脑中的某些概念是人们通过想象而产生出来的,是人们运用隐喻的结果。这些概念并不是外部现实世界的直接表征,而是想象力所创造的隐喻思维使人类的心智超越了他们所看到的客观现象,体现了一个主动的认知思维过程。当然,这种想象力也是人们长期体验世界的结果。同样,在运用语言表达意义方面,人类的活动也是主动的。语言学研究的先驱Saussure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观点:“意义即指称。”[12](P146)根据这个观点,不同的词类表示不同的意义,表达不同的人生体验。比如,名词表示事物及概念,动词用来描述世界上各种事物的运动过程,形容词表示事物的特征,连词表示事物及运动过程中的逻辑关系。但是,人们在生活中会经常主动灵活地使用语言,使用不同的概念化方法描绘其经验世界,这就为隐喻思维的发生创设了条件。众所周知,动词具有强大的搭配功能,特别是表达物质过程或具体事件的动词,可以通过和不同词类的词语搭配表达不同的意义,产生不同的意象,这是因为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可以为隐喻的产生提供意义空间。因而,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体现的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的转换,而且是一种思维形式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动词化语法隐喻体现了语言主体的思维过程的简化和凝练。它用某一种体验活动来构建和表达另一种体验活动,或表现事物之间的某种逻辑关系,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因而,动词化语法隐喻可以体现隐喻的“意动过程”。[13](P339)如下例:

(9a)In the evening the guests had a square meal and then they talked freely.

(9b)The guests’square meal was followed by a free talk.

对比(9a)和(9b),我们可以发现,(9a)为主动式陈述,而(9b)为被动式陈述。(9a)使用连词and和副词then把两个动作连接起来,是符合现实的一致式表达。而包含动词化语法隐喻的(9b)使用动词followed体现了两个动作的前后顺序,是把时间关系看作过程来处理,把这件事表达得更为形象。可以看出,人们能够使用包括动词化语法隐喻在内的多种句式,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同一情景,体现了人们在运用隐喻表达意义方面的“意动过程”。

(三)突显表示过程的语义侧面

Langacker认为语言表达式的语义可由基体(base)和侧面(profile)来描写。语义基体指的是一个语言表达式所能激活的概念内容,语义侧面指的是在一个语言表达式的语义基体中所特别标示的特定结构,即人们注意力的焦点。[11](P183)例如,词语“husband”和“wife”的语义基体是相同的,它们具有相同的概念内容,即一男一女符合法律规定的结合。但两词的语义是有差别的,其语义侧面是不同的,“husband”表示婚姻关系中的男性,而“wife”表示婚姻关系中的女性。认知语法对语义基体和侧面的区分其实反映了人类的一个基本认知能力,即人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客观情景的某一方面,以更加有效地理解事物,这也是一个基本的心理现象。

语言研究的目标是对人类的语言能力进行描写和解释,语法范畴的建立是研究语言现象的基础。当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都广泛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语法范畴,但并没有准确地界定这些范畴,很多名词和动词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概念内容。认知语言学认为,具有相同概念内涵或语义基体的名词、动词等词类的不同语义都是由客观现象的不同侧面所决定的,如名词侧重于指称事物,体现了静态的侧面;动词侧重于表达过程,体现了动态的时间顺序。但是,在认知上,很多名词不仅表示事物,它们也可以表示动作,这是因为这些名词可以动词化,用来描述动作意象。如名词“knife”在动词化后,就可以描述“用刀子割东西”的动作意象,突显其表示过程或动作的语义侧面。从认知的角度看,这个动作意象体现了人们对“刀子”完形感知的一个侧面。[9](P142)可以说,名词转用为动词属于人们认知侧面上的转换,是以不同的语言方式描述客观现象的不同侧面。因此,名词转用为动词构成的语法隐喻可以体现人们在理解客观现象时把事物的静态侧面转换为表现事物发展过程的动态侧面,能够突显词汇意义中表示过程或动作的语义侧面。如下例:

(10a)They went to Camp David in a helicopter.

(10b)They helicoptered to Camp David.

可以看出,(10a)是语言表达的一致式,介词短语in a helicopter表示环境意义,名词helicopter(直升飞机)具有指称意义,描述的是静态的语义侧面。(10b)是动词化语法隐喻,其中动词化的词语helicoptered(乘直升飞机)侧重表现的是人的动态,突显了词汇意义中表示过程的语义侧面。

(四)体现概念转喻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认为,作为一般认知能力的概念转喻在人们的概念系统中广泛存在。转喻是一种基本的认知现象,可被看作是一种概念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个概念实体(目标体)在心智上可通过同一个ICM(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另一个概念实体(转喻体)来理解。[14](P1-2)转喻是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为基础的,其认知基础是在一个框架中共同出现的两个实体之间的毗邻关系。常见的转喻现象包括部分转喻整体、生产者转喻产品、范畴转喻范畴成员、容器转喻内容等。转喻在人们的概念化过程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转喻可以凸显所描绘事物的某一方面,压制其他方面,从而体现出人们对事物进行识解的主观性。Langacker还指出,转喻具有很强的认知功能和交际功能,可以使人们在交际中既能准确表达思想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凸显程度最高的实体上,有效地实现人们的交际意图。[15](P6,P199)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名词转用为动词构成语法隐喻的本质就是事件的参与者被用来转喻整个事件,属于部分转喻整体。Dirven(1999)指出,名词的动词化现象是概念转喻能力作用的结果,是通过一个凸显的参与者来表示一个事件,其中包含了三个事件图式,即动作图式、运动图式和本体图式。在动作图式中,施事使用工具通过某种方式对受事施加一个行为;在运动图式中,施事通过其动作使受事的位置发生一些变化;在本体图式中,一个范畴的主要特征被赋予某一个实体。[16](P164)这是因为我们生活中的实体一般都可以在概念系统中被融入某些事件发生的过程或场景,并在其中充当一定的语义角色,表达实体的名词被转用为动词后,可以形象地对与该实体有关的事件进行描述。人们的认知模型在不同的场景中体现不同的认知域,因而动词化的词语在不同的场景中可以转喻不同的事件。如下面的例子:

(11a)The boy headed the line of students.

(11b)The player headed the football very elegantly.

(11c)They headed home an hour ago.

可以看出,(11a)、(11b)和(11c)都使用了隐喻化的动词化词语headed。词语head所表示的人体部位在(11a)中转喻“位于一个长形物体的前端”,在(11b)中转喻“用头部撞击一个物体”,在(11c)中转喻“朝某一方向的运动”。在(11a)、(11b)和(11c)三个不同的认知域里,head(头)转喻了不同的事件。可以说,包含动词化的这三个语法隐喻都体现了概念转喻的作用。

四、结语

本文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的特征进行了考察。我们发现,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能够在认知层面上反映从关系到过程或从物体到过程的重新概念化,并能形象地体现隐喻的意动过程。名词转用为动词构成的语法隐喻能够突显词汇意义中表示过程的语义侧面,并能体现概念转喻的作用。可以说,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和准确地了解这种语言现象,并充分发挥其语用功能。

[1]朱永生,严世清.语法隐喻理论的理据和贡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95-102.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3]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83-90.

[4]Halliday,M.A.K.Things and relations:regrammatiz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C]//In J.R.Martin&R.Veel (eds.).Reading Science: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s of Science.London:Edward Arnold,1996.

[5]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刘信波.英语中的动词化现象[J].吉首大学学报,2009,(3): 157-160.

[8]郭亚丽.英语中动词化类型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1):155-157.

[9]贺莉君,陈明芳.动词化现象的认知阐释[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3):140-143.

[10]李晓燕,欧阳俊林,蒋兰惠.隐喻及动词化语法隐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9,(3):69-72.

[11]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 Press,1987.

[12]耿占春.隐喻[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13]刘正光.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335-339.

[14]Panther Klaus-Uwe&G.Radden.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M].Amsterdam:John Benjamin,1999.

[15]Langacker,R.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14)[M].Berlin and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99.

[16]高航.认知语法与汉语转类问题[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张东丽

H314

A

1671-3842(2014)05-0022-04

10.3969/j.issn.1671-3842.2014.05.04

2013-11-15

邵新光(1970—),男,山东泰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计划研究项目“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研究”(J12WE21)。

猜你喜欢

概念化隐喻语义
汉韩空间关系表达式差别的概念化原因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语言与语义
《活的隐喻》
行政法的概念化——法律保护还是规制进路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