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4-04-13徐美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12期
关键词:心血管护理人员满意度

徐美枝

(湖北省仙桃市纺织工业园区医院,湖北仙桃 433000)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徐美枝

(湖北省仙桃市纺织工业园区医院,湖北仙桃 433000)

目的探讨与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心血管患者得到一个更加全面的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自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才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再加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64.00%,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有很大作用,值得临床的运用以及推广。

心血管疾病;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满意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医疗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到了保证,寿命也逐渐变长,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老年化阶段,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患的一种疾病,如果患者不能过得到及时地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老年痴呆、行为能力丧失,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患者急性休克、猝死甚至死亡[1],这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在我国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效果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笔者认为这很有可能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关联,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笔者近年来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疗效做了研究与对比,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自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最小年龄53岁,最大年龄89岁,平均年龄(71±1.2)岁,最短病程3个月,最长病程3年,平均病程(1±1.5)年,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最小年龄54岁,最大年龄86岁,平均年龄(72±1.1)岁,最短病程2个月,最长病程3年,平均病程(1±1.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病程以及其他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即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室内清洁,室温维持在一定水平,窗户要保持通风等[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方法之上再加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如有些患者因为身患疾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生命等容易忽视,对自己的病情缺乏信心,经常处在一种悲观的情绪之中[3],当病情好转时,却认为自己时日不多,不愿意接受医生的治疗,容易紧张、烦躁、焦虑、恐慌等,情绪非常激动[4],这时,护理人员就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给患者详细地讲解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知识,要让他们知道,这种病是可以治疗的,并且还可以恢复到以前正常的生活,消除患者恐慌、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5],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和蔼热情的态度,要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要教导患者遵从医嘱,按时吃药、输液等,护理人员还应该与患者家属多沟通,指导患者家属如何训练患者康复、宣传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预防等,要同时鼓励患者和家属勇敢地面对心血管疾病。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1.4 疗效评判指标

(1)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2)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生命体征好转。(3)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消失,还有加重等现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根据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64.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0.00%,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有消失,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当人们患上心血管疾病,情绪非常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在患病初期,患者从旁边他人了解或者听说到,一旦得了此病,就很难治疗,很容易变成残疾或者死亡,即使治疗后,也不能正常的生活,患者由此产生了畏惧、恐慌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他们拒绝医生的治疗,对医生产生厌恶的情绪,自己也变得更加悲观,从而病情继续恶化下去,导致了一些更加啊严重的后果[6],心理护理方法是一种专门针对患者这种心理的护理方式,心理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这些负面情绪从而找到突破口,使患者接受治疗,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态度使患者从心理上的改变了对医护人员的看法,使患者更加信任医护人员,随着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的加深,患者变得开朗、活泼、对自己的病情有了乐观地看法,勇敢地面对病情,接受治疗,使得患者听从医嘱,给医生创造了一种有利于治疗的良好气氛[7-8],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良好的关系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笔者的研究显示,心理护理方法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的运用和推广。

[1]刘蕾.36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4):105-106.

[2]吕海萍,薛茹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78例心理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0):201-203.

[3]雷婷.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311-312.

[4]汪芳.心理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9):123-124.

[5]梁普莹,周玉兰,梁绍金等.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护理的必要性[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5):466-468.

[6]刘慧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6):713-714.

[7]孙晓芳,孙晓辉,于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46):127-128.

徐美枝,1976年生,现担任仙桃市纺织工业园区医院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心血管护理人员满意度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