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村官本土化问题

2014-04-11赵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村官本土化农村

赵乐

截至2012年9月,我国在岗大学生村官数量达21.2万人。据《2012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显示,到2015年,我国大学生村官数量将达40万人,覆盖2/3的行政村;到2020年,我国大学生村官数量将达60万人,进而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随着我国大学生村官数量的不断增多,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成为横亘在大学生村官面前的“三座大山”。大学生村官本土化由此进入了人们视野,从大学生村官融入当地着手,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由探索大学生村官本土化的培养使用机制逐步构建大学生村官驻村任职的长效机制。

一、大学生村官的职责及作用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是村级组织特设的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不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分为两大类,其中担任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大学生村官,主要协助做好宣传、贯彻、组织、实施党的政策安排与任务,做好本村产业经济、科技的发展,做好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调查统计等工作,参与村务和村团组织建设;担任村委或党委成员职务的,则按照所担任的具体职务确定工作职责。

大学生村官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结构,打破了人才流动的城乡壁垒,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为基层干部队伍增加了新鲜血液。大学生村官工作有效增加了农村活力,大学生村官利用自身优势,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普及新科技新技术。我国的大学生村官工作也逐步成为基层培养党政干部的新途径。广大农村成为大学生村官锻炼成才的大舞台。

二、大学生村官与本土意识冲突产生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到基层任职,为基层组织的健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观念的变革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瓶颈。其中,基于本土意识而产生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村官无明确身份的身份认同问题

大学生村官既不是当地的村民,也不是真正的公务人员,这种非官非农的身份让其无法真正参与到农村事务的管理决策工作中。“我们算什么人?”大学生村官或多或少会遇到这种身份上的尴尬。同时,部分村民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外来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排斥心理,如若大学生村官对当地人文风俗不了解或遭遇语言障碍,就很难真正融入到村民之中,开展工作就更加困难。

(二)大学生村官满怀热情却遭遇本土冲突问题

除了出身农民家庭的大学生村官,其他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对于农村事务并不熟悉,他们不了解当地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处事风格,他们习惯用学校里的处事方式去处理农村事务。而广大农民盼望有知识、有魄力的大学生带领他们致富,而不是倒过来“照顾”不能吃苦的“小皇帝”。大学生村官不了解当地农村特定的现实,不懂得“乡土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无法胜任当地的工作,最终丧失了工作热情。

(三)大学生村官专业不对口或经验不足的问题

由于大学生村官选拔的广泛性,致使各种专业人才拥入农村。而从农村角度看,大学生村官中农学、法学、医学等农村急需的专业人才所占比例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学非所用也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的发挥,一旦他们觉得在农村难有作为,扎根农村的意愿也将丧失殆尽。

基于上述多种原因,实现大学生村官本土化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村官“留下来”的重要方法。

三、实现大学生村官本土化的路径

面对种种问题,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机制,对实现大学生村官本土化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从选拔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的“土生、土长、土宜”的大学生村官,再到对村官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多元化的流动,最终为我国农村培养“思维创新能提升上去,联系群众能深入中间,工作任务能执行下来”的大学生村官。

(一)招聘选拔本土化

在选择优秀大学生村官时,严格选聘程序,选聘有当地户籍的大学生,用“家乡话,故乡情”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快融入群众之中。选聘有真才实学、吃苦耐劳的大学生村官,尽量杜绝拿基层工作当跳板的现象,发挥大学生在基层的最大价值。选聘专业对口,优先选择适宜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农林、畜牧、经济管理、医学等专业的大学生,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为农村干实事,干好事。

(二)管理村官本土化

一方面,建立一套规范的调研评价、学习交流、考评考核制度,通过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的综合表现,为其工作进行评议,对实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进行提升;在核定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名额及各种评奖、表彰活动中,适当向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倾斜,从政治上给予激励。另一方面,安排专项基金为大学生村官购买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从经济上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工资及国家规定的各项补贴。通过服务于家乡,从而受益于家乡,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好地扎根基层。

(三)以人为本,解决出路本土化

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再就业的扶持力度,解决大学生村官后顾之忧。通过公推直选、双直选等方式将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大学生村官选进当地基层领导班子;建立定向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制度,或在当地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时为大学生村官酌情加分;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或另行择业。从多方面明确大学生村官的成长道路,让大学生村官“待得住,干得好,上得去”。

猜你喜欢

村官本土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唱村官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我要当个好村官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