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文文本引入时机初探

2014-04-11向良琼朱晓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5期
关键词:鱼游关键处互文

向良琼+朱晓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适当适时地引进其他文本,和当前课文构成相互参照、彼此牵连的互文文本,让学生在引进文本与当前课文之间搭建桥梁,形成对话,从而深入解读当前课文,用这种方式构建的阅读教学,称为互文阅读教学。互文文本是互文阅读教学的中介,教师能否适时引入互文文本是检验教师教学机智的试金石。我们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摸索出了文本引入时机的几点做法。

一.在文章关键处引入文本

文章的关键处是指文章中最关紧要的地方,它对文章的主题、情感等起着决定性作用。找准关键处适时引入文本,“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将其引入豁然开朗、醍醐灌顶之境界。

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本课的学习重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文中三次提到“鱼游到了纸上”,一次提到“鱼游到了心里”,在学生为这一关系纠结时,适时以提问的方式提出:“我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胸有成竹》的故事吗?”问题一抛出,孩子们就会借着这个话题,讲述故事内容和自己的感悟,然后就根据文与可因为心中有竹,所以才把竹画得栩栩如生;继而理解了是因为青年心中有鱼,所以才把鱼画得如此形象生动。通过这样的互文辅助,就很容易地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因果关系。

二.在主题升华处引入文本

主题就是作者在说明事物、阐述道理、反映生活时,通过文章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文章主题的升华可以“由点及面”,由一个人联想到一类人,由一件小事联想到一类现象,并引发思考。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结尾“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全文始终贯穿着这一基本主题。理解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概括“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一问题,迅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然后追根溯源,直奔课文内容: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学生通过对文章典型事例的解读,感受到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此时,当学生情绪激动,处于不吐不快之状态,教师点拨:“当时,有一名青年,名叫巴金,他为我们记下了一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引出互文《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学生通过对相同主题文本的解读,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三.在学生愤悱处引入文本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无法解决,或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过的状态时,教师可引进互文文本,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

如学习《桥》时,老师提出疑问:“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为何要以《桥》为题呢?”当学生对这一问题不得要领时,教师引进《金色的鱼钩》最后一段:“擦干了眼泪……,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一段话,揭示了课文的主题,也正是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的深刻内涵。在《桥》文中,老支书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高风亮节、果决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为题的深刻内涵。通过互文的引进,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选题的用意之深。

四.在文章矛盾处引入文本

矛盾处是指文章中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地方。教师抓住文章的矛盾处,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进入矛盾冲突的真实情境,从而产生疑问,激起认知冲突,这种冲突是磨练思维、提高认知的最佳方式。

学完《景阳冈》,学生质疑:“课文前面写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显示他武艺超群,勇敢无畏。可结尾写武松下冈时的心理活动:‘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此时的胆小害怕与先前的勇敢无畏不是矛盾吗?”于是我鼓励他们再想想:武松是在什么情况下打死老虎?如果真的再来一只老虎,会是什么情景?孩子们思索片刻,笑着说:“我觉得作者在这儿写的很真实,武松打死老虎后手脚酥软,哪来劲儿再打死一只?”见学生茅塞顿开,我趁机引入金圣叹的评论:“读打虎一篇,而叹人是神人,虎是怒虎,固已妙不容说矣。……天色看看黑了,惟恐再跳一只出来,且挣扎下岗子去一段;下岗子走不到半路,枯草丛中钻出两只大虫,叫声‘阿呀,今番罢了一段。皆是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教师在课文矛盾处引入文本,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从而激活了知识储备,激起了思维火花。

[该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互文性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XJK011CJJ053)的部分研究成果。]

向良琼,朱晓燕,教师,现居湖南桑植。

猜你喜欢

鱼游关键处互文
春天的安排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罗平记
27《鱼游到纸上》
善抓关键巧析文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
互文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