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2014-04-11张恒业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5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师应阅读教学

所谓“探究型”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活动过程。通过探究,获得直接经验和体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的过程,或是学到新的知识、或是产生独特的见解。对于学生来说,探究能力的形成,也就形成了独立学习的品格,有了开拓创新的基础,可以说,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创新的必经之路。因此,课堂上教师应重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先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具体内容则由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发挥其能动性去书写,鼓励学生将预习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大胆质疑,提出疑难,同桌互相交流,展示预习中的好作品,以提高预习质量,为课堂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探究性阅读强调阅读能力要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强调让学生在直接阅读课文及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去获得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查阅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和读物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文化常识,鼓励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凭这些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课堂上教师应精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尽可能自己去探究,从而达到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事先预习,已对文本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笔者再引导学生完成三方面的探究阅读:

1.品味语言是课堂阅读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的根本在于对语言的研习,提倡探究性阅读教学,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研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掘语言文字蕴涵的美,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既对作品内涵有深刻的领悟,又能融入自己的情感去创造性理解,达成理性和感性的逐步统一。要达到课堂的高效,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艺术,课前充分研究学生、研读教材、设定教学目标,思索教学策略、设计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时选定课文的核心或关键的一、两个重点问题引导系统深入地探究。

2.阅读教学中以自主讨论,探究阅读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是将书面材料中提供的信息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整合,从而构建出意义的过程,要引领学生进行探究阅读必须让他们充分阅读文本,否则一切的探究都成为无源之水。实验证明,声情并茂的朗读会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探究的需要和兴趣。因此,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由读、探究读、合作读、体会读,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

3.探究性学习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的点拨结合起来。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但不能等同于“放羊”,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进行有效引导。如果学生未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或直接由教师本人设计出有启发性的问题——这就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适时引导,可充分利用文本所提供的资源,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追求美。由于语文学习是一种无序学习,阅读并没有必然的、严谨的主次前后顺序,因此语文完全可以自学。而且由于语文课“技能型”的特点,语文也必须自学。只有自学才能形成语文能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关键是要学生自己能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内化,这种内化需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实现。因此,阅读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内化知识技能”的时间和空间,要以学生自读为主,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要少讲。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讲授课文,而是引导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要发挥的是引导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学生在自读中“自为理解”,主动探究,加上教师的点拨指导,就能得到启智的喜悦和审美的享受,得到科学思维和方法技能的训练。

张恒业,教师,现居甘肃平凉。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师应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