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2014-04-10郑豪杰

史志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殖民统治殖民地殖民

郑豪杰

试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郑豪杰

英国对印度近200年的殖民统治,使印度人民陷入了深沉殖民奴役的苦难之中。英国在印度的殖民侵略和统治,带给印度人民的是灾难,但同时也造就了印度社会结构的基本框架。伴随着苦难,同时也使印度的传统的自然经济受到重大冲击,市场经济得到了发育,形成了民族市场经济的雏形;传统的王公统治和地方割据状态被彻底打破,代之以议会民主制度和联邦制的统一;英语得到了普及并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打通了与欧美民族交往的渠道。当印度争取独立的斗争取得胜利后,市场经济、民主制度和英语普及就转化为积极因素,成为印度现代化发展的动力。

英国 印度 殖民统治

一、英国对印度殖民的概述

英国殖民主义入侵前,印度处于中世纪晚期。随着莫卧儿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奥朗则布的去世宣告了帝国解体的开始。政局混乱,内战频繁,阶级矛盾激化,人民起义爆发,周边国家不断侵扰。这样,“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所有的人都征服了”。这意味着印度社会中世纪的结束,殖民地时代的开始。

欧洲国家于16世纪起开始对印度殖民入侵,葡萄牙人先在达曼和第乌等地建立据点。随后,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等接踵而至。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孟买和加尔各答等地建立了殖民据点,开始了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活动。

起初,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只是从事贸易方面的活动。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公司势力逐渐扩张,并逐渐演变成为一个以武力为后盾,掠夺原料和市场,进行资本输出的政权机构。之后,随着英国在印度的一系列战争,英国正式将印度设为皇家殖民地,使印度于19世纪上半期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对印度的疯狂掠夺和剥削,给英国带来大量财富,大大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印度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印度古老文明的发展进程被迫中断,英国殖民者强行将西方文化和政治体制移植进入印度社会肌体,造成了印度社会的分裂。

二、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双重历史使命的认识

殖民侵略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海外延伸,是资本主义世界扩张的必然产物。殖民统治和剥削是为殖民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服务的,殖民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不同阶段决定了不同时期的殖民政策,后者反映了前者的不同需要。当然,对殖民国家来说,无论什么阶段什么样的殖民政策,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财富和压制人民的反抗。殖民侵略和掠夺不仅遇到被侵略民族的强烈抵抗,而且,东方国家固有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也是横亘在其掠夺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殖民主义者可以在不触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实行原始积累式的暴力掠夺,但这种结构却与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变成殖民国家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需要不相容。为适应这种需要,就必须改变其现有结构,创造适合资本主义榨取的结构和物质条件。殖民主义者这样做完全是受自己的卑鄙私利的驱使,但只要这样做,客观上就不仅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现有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起破坏作用,而且为这些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是马克思1853年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两文中,提出了殖民统治具有双重使命的著名论断。为什么会有这双重使命呢?马克思指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不列颠人是第一发展程度多于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的文明就影响不了他们,而只能是先进的英国资本主义文明征服印度。”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正确性。英国统治者在印度的行为总的来看呈现出鲜明的矛盾性:为了巩固殖民统治,它需要谋求殖民地半殖民地原有封建势力的支持,为此就需要自觉地与旧势力妥协,人为地保留某些旧的制度与结构;而说到建设性使命,殖民统治者虽然不得不实行,却绝不愿看到殖民地半殖民地真正出现一个新社会。它在自觉地实现破坏性使命的同时却不自觉地实现着建设性使命;它必须实现双重使命,却又设置壁障,使两者都不能彻底实现。具体表现为:殖民统治实现了印度的政治统一,却又人为地保持了部分分裂状态(土邦);它摧毁了印度的自然经济和村社,却顽固地维护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它把印度和正在形成的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联系起来,促进了印度商品经济发展,却不给印度自主的平等的贸易权力,而是把它置于依附于英国的地位;它把大工业移植到印度,却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它加快了印度经济的发展频率,却以发展畸形和财富无穷无尽的外流作为代价;它把政治民主制传到这个国度,却只是用作专制和高压统治的装饰物;它以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者自居,却傲然高踞于印度人民头上,颐指气使;它为了统治这个国家不得不重视对它的历史文化的研究,却鄙视印度传统文明,企图瓦解印度民族自豪感的心理根基;它为了庞大的殖民统治机器和商业机构的运转不得不兴办近代学校,却要通过奴化教育,实行愚民政策;它在行政管理上、教育体制上实行世俗主义,却为了对抗民族运动竭力挑动宗教冲突,实行分而治之政策。凡此种种,都清楚地反映了殖民统治固有的内在矛盾。这个矛盾是殖民主义的影子,在有殖民统治的地方无处不在,但两者对比如此鲜明,可说是英国统治印度的特色。英国是西方殖民国家中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最先充分发展的国家,为了实现剥削目的,有可能也有必要在其殖民地,特别是在像印度这样对它至关重要的殖民地实行较深入的社会经济改造。所以英国统治对印度传统社会经济破坏程度最深,相应地采取的建设性措施也较多。印度在英国统治下,无论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还是教育制度、社会观念,都有了巨大的变化,都在前进,有的甚至是跳跃式的前进。

三、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的影响

英国殖民者在印度不断建立和完善统治机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将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不断引进印度的过程。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渐地由一个商业公司转变为统治印度的殖民政权机构,并逐渐取代了莫卧儿帝国残留的封建统治形式,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统治机构,引进了现代的司法系统,设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建立了带有现代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体制,极大地破坏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摧毁了印度封建专制主义的村社制度,使印度社会出现了新的阶级分化,尽管印度民族资产阶级还很软弱,但它的出现却是印度跨入近代社会的标志之一,是印度政治上进步的表现,他们的阶级力量不断增长,使印度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了新的现象,各种新型的社会政治组织不断建立。1885年,国大党的创立,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的结果,它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印度民族自己的资产阶级政党,之后它逐渐成为印度解放运动的领导核心。在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反抗和斗争历史进程中,印度逐渐开始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也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印度由从前的一个地理概念逐渐凝聚成为一个有国家民族意识的整体。

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征服与统治就是对印度财富掠夺的过程。英国资本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印度的殖民政策是不同的。直接掠夺、征收赋税和垄断贸易是原始积累时期英国殖民主义主要的掠夺手段。垄断贸易是商业资本家通过垄断贸易对印度进行大肆的掠夺,养肥了英国资产阶级,从而构成了英国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英国对印度的另一主要掠夺方式。发行国债和直接的生产投资是英国对印度的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投资的方向主要是铁路建设、水利设施、种植园、银行信贷等方面。而投资的重点则是用于开发工矿企业和发展原料加工工业。资本输出并不完全排挤商品倾销,恰恰相反,它正是为商品倾销创造条件的。大量资本的输入,使印度人民遭受了更深一层的剥削。在农村土地税不断增大,使得广大农民生活日益艰难。资本输出带来的高额利润、利息,满足了殖民者的贪欲,却加深了广大农民的苦难。英国殖民主义在贪婪的物欲的驱使下,一步步地加强了对印度的掠夺,使印度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剩余资本的投资场所。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经济上的附庸。印度被纳入了英国资本主义体系,在国际分工中充当了任人宰割的角色,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以后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掠夺的另一面。英国对印度的大量产品倾销使古老的村社制残余彻底瓦解,农村中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印度农村逐渐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作为原料供应地,印度农业经济开始围绕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求而运转。在工业中,资本投资的增加,为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下,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虽然还比较弱小,但它毕竟代表了印度民族发展的未来与方向。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大工业给印度带来了新的生产力形式,为印度跨入现代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无疑是印度历史的进步。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与中国同是古代东方文化的两个主要发源地,对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光辉贡献。然而,随着英国殖民主义的入侵,古老的印度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英国殖民统治给印度文化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语言上,英语成为了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本土的语言逐渐退出正式的历史舞台。其次,西方教育模式和科学思想的引进,培养了一大批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印度本土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些人吸收了大量优秀的西方文化,接受了西方的民主、自由的观点,同时对印度传统文化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最后,在近代西方思想影响下,正统的印度教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他们用现代的观点重新诠释印度教教义,批判传统印度教的弊端,出现了宗教领域的全面革新。

四、总结

英国的殖民统治早已经结束。但印度在独立后的这些年中,可以按自己的意志,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精神上和道德上自由地保留或剔除英国的遗产。可见,英国的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既真实又持久。英国人以统治者的身份主宰这个国家达一个半世纪;他们是西方思想和技术进入的代理人;他们把具有他们自己的特征移植到这个国家。我们所说的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殖民主义者注定要完成双重的历史使命。总之,英国殖民统治在给印度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殖民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且,英国人在对印度殖民地的殖民统治过程中维护了帝国的稳定,也为英属土著殖民地的统治提供了蓝本。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林承节.印度近现代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林承节.印度现代化的发展道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杜德.今日印度(上册)[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3.

[7]尼赫鲁.印度的发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56.

[8]尚会鹏.种姓与印度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BC.马宗达,H.C.赖乔杜里,卡里金卡尔·达塔等.高级印度史[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6.

[10]AL.巴沙姆.印度文化史[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7.

[11]文富德.印度经济发展的若干特征[J].当代亚太,2003,(7).

[12]A.N.Agrawal,Indian Econonry[M].Wiley,Easter n Limited,New Delhi,1987.

郑豪杰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硕士研究生

(责编 高生记)

猜你喜欢

殖民统治殖民地殖民
新加坡殖民地自由港政策的形成(1819—1867)
英属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兼论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殖民岂能有功
消失的殖民村庄和神秘字符
《缅甸岁月》书中缅甸人形象描写简析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
十二、什么是“殖民地近代化”论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庙会功能之嬗变
终极真人秀:疯狂的火星殖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