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吉县唢呐演奏习俗调查与研究

2014-04-10

关键词:吉县逝者唢呐

薛 霞

唢呐,俗称“喇叭”,是中国历史悠久,表现力极强的民族乐器之一,流行于大江南北,演奏技巧日渐丰富,广泛应用于婚、丧、嫁、娶等仪式。唢呐最早在波斯、阿拉伯一带发现,唢呐这个名字就是古代波斯诺Surna的音译。大约在公元三世纪,中国出现了唢呐,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的伎乐壁画中就有吹奏唢呐的画作。金、元时代,唢呐传到我国中原地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奏技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表现力也日益扩大,广泛应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一、吉县唢呐的概述

吉县唢呐已有四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展现出越来越广泛的流传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吉县唢呐贯穿于吉县的婚庆、葬礼活动的各个仪程之中,集音乐文化与民俗文化为一体。

1.吉县的人文地理概况。吉县地处黄河中游,位于山西西南边隅,吕梁山南端,东以石头山、金岗岭、姑射山为界与蒲县、尧都区、乡宁接壤,西临黄河与陕西宜川相望,南以下张尖为界与乡宁昌宁镇相接,北以处壑沟为界与大宁相临。素有秦晋通衢之称,凝聚着厚重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境内为暖温带大陆气候,境内三面环山,一面滨水,东高西低,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吉县历史渊源流长,文化内涵深厚,柿子滩两万年前文化遗址便是明证。西北方人祖山相传文伏羲、女娲凤姓姓氏发祥之地。因此,吉县虽然地处深山,却饱藏着身后的文化底蕴和久远的历史渊源。

2.吉县唢呐的渊源与发展。自古在吉县就有“西关鼓手,吹遍吉州”之说,据传明朝时,朝廷重臣石宝,因多次直言进谏,告发奸臣,后被诬陷,流放于吉县王家园一带,虽属一落千丈之人,但他能面对现实,谨遵民俗,从事鼓乐,对吉县原来曲牌加以充实改编,吉县吹打乐便自成体系,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期间他苦练唢呐,很快赢得了乡人的普遍认可和尊敬。他的唢呐技艺延习相传,八代不衰。西关名吹手石小娃(大号石玉山),石美呆(大号石玉峰),石三全,即为石家第八代传人。在他们的传承下,吉县唢呐名噪一时,传承不衰。所以吉县境内,石家鼓手的名声早就享誉全县,足迹遍布大小村庄。吉县周边的县市,也以吉县唢呐为最正宗,竞相学习。石宝把浓郁宫廷韵味的音乐融入唢呐曲中,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唢呐曲牌与蒲剧音乐。在家乡,唢呐手也称响家。

从20世纪80年代起,乡村青年在当地唢呐能手的带动下,勤学苦练,取得了一定的成就。90年代初人才辈出,唢呐这一民间艺术发展迅速。自2003年到2010年参加各种不同的大型节目。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2012年5月参加上海世博会,同年11月,在县委书记毛益民的亲自带队下,吉县唢呐和吉县苹果这两大吉县特色品牌参加了中国农产品博览会,成为展区的亮点,吸引着参观者的眼球。他们的大裆裤、肚兜、纤绳、耳套、光头、绑腿构成了吉县唢呐人最具特色的标志,他们那忧郁却高亢、婉转亦流畅、悲锵愈激越的天籁之音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吉县唢呐曲目众多,内容广泛,主要有《朝廷出南门》、《孩子哭颜回》、《朝天子》、《祭灵》等等。这些曲牌适用于婚、丧等民间大事,能较好地表达喜怒哀乐等感情。2008年,“吉县壶口唢呐”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3.吉县唢呐的广泛应用。老百姓有句俗话:婚事乃人生之大事,该喜该贺,即便是白事也要权当红事办,热闹气氛不能少。且人们婚丧嫁娶,操办红白喜事的礼仪由来已久,早成为民间传统的一大习俗。操办喜事,谁家都图像图个热闹,讲排场,便请来唢呐手和鼓乐手,吹吹打打送嫁妆、闹洞房、喝喜酒。唢呐吹奏的曲目主要有《闹洞房》、《好日子》,曲调高昂奔放,营造了欢乐的气氛。操办丧事时,倘若是祭奠长辈,铺排场面更不亚于红事。唢呐手更是受到重视,演奏的曲目主要有《祭灵》、《哭皇天》、《追思》,曲调洪亮悲情,诉说着亲人们的悲痛和挽留之情。无论吊丧、送丧,都离不开锣鼓吹打。元宵节闹红火。每到正月十五,各种节目竞相表演,其中人们最喜欢的就是吹唢呐。唢呐阵阵的嘹亮声和过节的气氛不谋而合,唢呐声越是嘹亮就越是代表人们来年的生活越是红火。唢呐手的服装也是一大亮色,大裤裆、红肚兜、光头和耳套,无不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吉县壶口百人唢呐队”自2003年以来参加各种不同的大型节目,并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2012年5月参加上海世博会,同年11月,参加了农产品博览会,演奏的《黄河曲目》也名噪一时。这次演出使吉县唢呐不仅走出了山西省,而且走向了全国。

二、唢呐表演个案实录

1.葬礼上的小班演出。丧礼是人一生之中最后需要经历的仪式,它意味着一个人生命历程的结束。丧家以大操大办丧事为孝,那么唢呐手就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用唢呐声营造的悲痛气氛来抒发自己的悲哀,表达自己的尊礼尽孝之心和求得逝者灵魂的保佑。亲人逝世后,丧家先要报丧,请礼生,事先定好唢呐队,唢呐手要准备演奏的曲目和设备。之后,需请礼生选一个好的日子举行葬礼,避免犯忌。礼生根据亡者辞世的时辰推算出吉日举行丧礼,以保子孙后代福寿百年。除此之外,礼生还需选好坟地。最后礼生还需具文,布置孝堂,挂帷帐,贴对联。丧礼期间,孝堂前是人们祭拜的地方。丧礼的前一天由礼生开堂作悼,共有三个程序。首先,孝子及亲子根据与亡者的亲疏关系着孝服,孝子穿的孝服用粗生麻布制成,制作时不缝边,孝子头戴三淋冠,细草绳于腰间。第二个程序,礼生念丧礼主持词。主持词是由逝者生前帮助过的人写的,主要写逝者生前的感人事迹。最后一个程序是祭拜。丧礼的第一天和第二天都是以祭拜为主,祭拜的时候,响家是必不可少的。响家通常有六个,乐器主要是唢呐和扑钋,还有一个音响。通常是三个唢呐手,两个扑钋手,剩下的那个是管音响的。这次丧家请的响家也是三个唢呐手,两个扑钋手和一个音响手。

白天每隔十几分钟就要祭拜一次,来参加丧礼的每个人按照亲疏关系都要祭拜。每次祭拜的时候,响家都要奏乐。曲目主要有《小开门》、《大悲调》、《落雁沙滩》、《祭奠》、《追思》。歌曲一般都是《真的好想你》、《好人一生平安》、《父亲》。每次祭拜,奏乐中唢呐手起最重要的作用,三个唢呐手贯穿整个曲目的演奏。唢呐声必须是特别的洪亮而且要很悲情,这样才会代表亲人的心情,还有一种说法是唢呐声音越高代表逝者在进入另一个世界时就会有很高的声望。唢呐手要带动两个扑钋手,声音要盖过扑钋手的声音,其实扑钋手就是起辅导作用的。第二天凌晨的祭拜是最重要的,与逝者较亲的人晚上都不能睡觉,家乡的习俗说这次祭拜是逝者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开始,所以几乎每个人都要精神抖擞的祭拜,而且要大声哭喊,诉说悲痛,意思是要挽留逝者。白天祭拜的时候可以放歌曲。

响家们通常坐在大门口,六个人围着一个大桌子。桌子上有茶水和点心。他们的薪酬很高,三天一般是五百到一千不等,这要根据主家的意思。这次演出的薪酬是八百。每个唢呐手150元,每个扑钋手100元,音响手50元。

2.吉县百人唢呐队演出。吉县百人唢呐队于2002年成立,由全县108个村的青壮年农民组成。2003年百人唢呐队确定了“走出山门、打进北京、迈向世界”的三部曲。也是从这年开始“吉县百人唢呐队”参加各种演出,并获得各种荣誉。2008年,“吉县壶口唢呐”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1月,“吉县壶口唢呐”被确定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西活动周”巡演演出节目。吉县文化部挑出29名非常出色的唢呐手参加演出,并聘请有关专家对表演项目进行指导。距离演出30天时,还举行了倒计时揭牌仪式。演出时,演员们的大裆裤、肚兜、纤绳、耳套、光头、绑腿都是吉县唢呐人最具特色的标志。庞大的阵容和具有黄河遗风的服饰立刻吸引了观众的眼球,阵阵高亢的《壶口唢呐》更是振奋人心。随后唢呐队还上街去表演,宽敞的马路上,围满了观看的人,特别是那一老一小的演出让人们惊叹不已。观众中有好几个小孩都模仿吹唢呐的样子。唢呐手们全身心的投入,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人,这忘情的演出更完美的展现出自己的高超技艺。演出结束后,唢呐手还和很多名人交流、合影。

三、吉县唢呐生存现状的思考

1.对吉县唢呐生存现状的剖析。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两百”方针的实行,唢呐等民族乐器也曾繁荣一时,频繁出现于各种演出场合,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随着社会现代化和文明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民俗活动也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民间音乐、乐器的发展空间也必然受到限制。同时随着西方音乐的逐渐壮大以及流行音乐的大肆入侵,还有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新音乐,是越来越多的听众被之吸引,而民族音乐的欣赏者却是与日剧减。同时又受到现代文学艺术的冲击,移风易俗、丧事婚礼的从简的影响,唢呐的发展越来越困难。从大众的审美取向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内涵不断增强,随之审美眼光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文艺综合节目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相比较而言,唢呐的舞台效果比较呆板,而且吹奏的曲目多以七、八十年代为主,并没有迎合大众的兴趣。

2.对吉县唢呐艺术继承发展的措施。要抓好青少年唢呐培训,加大财政投入,开办民间唢呐班,它是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唢呐艺人的就业渠道。这种集体办班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加强与民间艺人的联系,民间艺术在基层,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得到民间艺人与主管部门双方的努力,才会实现。所以乡镇党委政府必须加强与民间艺人的联系,深入的了解民间艺人,才能使民间艺术得以发展。

[1]吉县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项阳 .山西乐户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3]所哈尔 .音乐社会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

[4]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吉县逝者唢呐
逝者师友二题
又听唢呐
山西:吉县苹果形象体验店正式启动运营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无锡水警老许16年打捞百余尸体
吉县果园生态问题及果园种草的思路
那些吹唢呐的孩子
唢呐(短篇小说)
吉县南柯榼村后土庙舞楼及戏碑考
谈唢呐演奏中不同气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