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医学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4-04-10陶群邓廿庆赵智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用人单位诚信

陶群,邓廿庆,赵智

(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生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就业是民生之本。研究生年龄普遍较大,个体发展较为成熟,面临的科研、经济、婚恋等现实的压力更大,矛盾也更突出,这一切都亟需通过就业来解决,因此,顺利就业、找到一份好工作,对他们而言意义尤其重大。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也面临很多新问题,需要我们以改革最新精神为指导,加以探讨和解决。

一、研究生教育改革对医学研究生就业的影响

2013年2 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出台《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规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收费的同时,建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制度、国家助学金制度、学业奖学金制度,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度。3月份,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改革的主线、着力点和“四个转变”等思路和措施。7月份,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并讲话,强调“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次会议的召开意味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

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在于:一是分类培养的模式进一步健全。《意见》指出,要明确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这意味着培养模式进一步转型和细化,研究生的就业也要按照类型要求和比较优势来进行。二是加大考核与淘汰力度,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严惩学术不端行为。这意味研究生毕业和拿学位的难度在增加,从而直接对就业产生影响。三是《意见》要求:“加强研究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提高研究生就业创业能力。”这样就把以往单纯的就业理念拓展为现在的“职业发展理念”,从而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当前医学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学科专业就业失衡问题

从文献资料的调查来看,不同学科专业和培养类型的医学研究生就业状况有着明显差异。总体而言,临床医学研究生就业情况比基础类研究生要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因为临床训练较为充分,专业技能较为扎实,到医院后创造效益比较直接,因而就业状况好于学术型研究生。从专业看,骨科、眼科、肿瘤、口腔等专业因为收入高等因素,毕业生就业取向强烈,但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学技术辅助性专业的就业需求更为旺盛。基础类专业研究生就业状况不甚理想,去年毕业生就业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中药学、病原生物学和生理学等专业就业相对困难。很多研究生最终选择从事与专业无关的职业。①叶玉梅等:《医学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的思考》,《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9年。

(二)就业择业观方面的问题

就业择业观直接影响着毕业研究生的就业行为。当前医学研究生就业择业观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从近些年的就业调查来看,多数研究生就业的目标是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区域中心城市,单位档次高、有正式编制、工作环境好、工作待遇优,有的研究生甚至非省级医疗卫生机构、非三甲医院不进,对于市级及以下单位不关心不热心,白白错失就业机会。二是盲目择业。有的研究生缺少明晰的职业规划,对于就业没有任何打算,不知道自己要往何处去,也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就业过程中存在抓瞎现象。三是本地就业。还有一些研究生只选择家乡所在城市就业,不愿意去外地单位,守株待兔,大大限制了择业范围,造成了就业困难。

(三)就业违约问题

从当前现状来看,研究生就业违约现象较为严重,违约率处于较高水平。其原因,一是研究生的就业策略。骑驴找马,先签一个“保底”的,成为多数研究生就业过程中的技巧和策略,有的研究生在最后一学年的上半学期就早早签一个单位,等到后面再慢慢找,一旦有更好的单位就随时准备违约,这种心态和策略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生就业的较为普遍的做法。二是草率签约,草率违约。有的研究生缺少社会经验,也不了解就业的政策,在职业选择上轻率大意,未了解单位的实际状况,忽视签约的严肃性,随随便便就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等了解了用人单位实际情况或头脑冷静下来后,又追悔不已,千方百计想毁约。这类研究生在签约和违约环节都显得随便,白白增加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就业成本。②金钢:《毕业研究生就业中违约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 期。

(四)就业诚信问题

诚信与违约密切相关,很多违约问题都存在一定的诚信问题。但这两个问题又有质上的区别。违约问题是一个客观表现,是一个结果;诚信问题是一个主观问题,是一种动机。除了违约中的诚信问题,就业诚信还有其他方面的表现,如学位论文中的诚信,就业过程中的隐瞒、谎报等。所以说诚信问题是就业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和就业,既有一般研究生的普遍特点,也有医学研究生自身的独特性。因此,他们的就业不诚信源于:一是来自外在的竞争和压力,医学研究生的教育期限比其他研究生要长,导致毕业生的年龄普遍比一般研究生要大,他们面临的现实压力也更大,同时,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扩招,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这都在无形中增加医学研究生就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转化为动机,就是为了一个好的就业结果,可以抛弃诚信。③程远等:《医学研究生诚信教育的思考》,《医学教育探索》2008年第11 期。二是来自内在的教育缺位和道德缺失。当前诚信问题是各阶层各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在这种全社会普遍缺少诚信意识的大环境下,很多研究生也忽视作为道德自律的诚信,此外,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多集中在专业方面,强调做实验、发论文、上临床,而对于研究生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诚信教育的缺位也造成了诚信意识的缺失。

(五)就业体制方面的问题

一是高校管理体制方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是较为分散,医学研究生日常的科研、生活统一性不强,不像本科生有统一的组织架构便于规范管理,这就容易造成就业过程中的监管缺失。二是就业市场方面。有的用人单位过早启动校园招聘活动,与一些研究生早早签订协议,但由于后续的时间空档过长,出现种种变化,造成了研究生的违约,以及与用人单位的纠纷。相反,另一些单位的招聘工作启动得太迟,等到毕业季的六七月份才开始,很多研究生翘首等待,不敢签别的单位,心里也没底,造成了很大的被动局面。④黄路明:《硕士研究生就业违约问题探析》,《法制与经济》2011年第1 期。

三、围绕改革主线加强医学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一)素质性对策:改革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学位教育,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质量是取胜之本,提高培养质量,是保障研究生就业水平的核心,而扎实的技能,全面的素质正是研究生就业的核心价值要素。除了教育教学质量外,招生结构也要及时呼应市场需求,例如,用人单位更喜欢招聘专业学位研究生,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思路和改革举措要及时跟进,顺应市场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⑤吴岩:《关于医学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思考》,《西北医学教育》2010年第4 期。要按照国家三部委“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的要求,按照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制定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学术学位注重学术创新能力评价,专业学位注重职业胜任能力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要更加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坚持在学培养质量与职业发展质量并重。要加强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按照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分别设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负责制订培养标准和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开展质量评价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应有一定比例的行业和企业专家参加。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与用人单位评价的反馈机制,主动公开质量信息,接受社会评价。这样才能形成学校研究生就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机制。

(二)教育性对策: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就业创业水平

开设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课,加强研究生就业教育的课程化建设。针对一年级研究生,开展研究生生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针对二年级研究生,举办创业论坛,邀请杰出校友和创业典型现身说法,鼓励在读研究生做好相关准备。针对毕业班研究生,开设就业技巧和就业安全讲座,及时收集各类就业信息,帮研究生分析就业形势、专业优势和区域特点,从而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就业目标。①程雯等:《临床医学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与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12年第17 期。同时加强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鼓励医学研究生充分了解国家的各项鼓励支持政策,主动向人才短缺区域流动,面向西部、基层、艰苦行业就业。同时加强诚信教育,教育研究生树立诚信意识,不说假话,按规定办事,做品学兼优的高层次人才。

(三)整合性对策:发挥导师作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合作

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负责制”,要格外重视导师作用在研究生就业过程中的发挥,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导师的就业信息获取比较灵敏,人脉关系比较广,对医学研究生的就业能够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高校一定要赋予导师责任,帮助研究生实现更好就业。同时,高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用人动态和反馈意见,不断加强就业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四)管理性对策: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诚信档案,加强协议书管理

在充分教育的基础上,必须实行严格、高效的管理,才能消除研究生就业中的种种不良现象。一是加强规范化管理,为毕业生提供规范模板,加强审核,确保毕业生推荐表、各类证书的真实性。二是加强就业协议书管理,在合适的时间点发放协议书,对协议书遗失建立公示制度,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三是建立在校生诚信档案,收录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诚信评估,不但提供历史诚信情况,也加大威慑力和约束力,确保研究生诚信就业。

(五)服务性对策:健全服务体系,强化就业信息服务

一是为毕业研究生提供良好服务。建立就业信息收集发布平台,及时收集和发布各类就业信息,对就业困难研究生进行帮扶,从物质、信息和心理层面提供支持。二是为用人单位提供良好服务。加强校内有关部门的联动,与专业招聘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展示学校的培养特色和医学研究生的个人风采,搭设用人单位认识、了解医学研究生的重要途径。同时发布每年的就业质量报告,为用人单位择才提供信息支持。②彭浩晟:《我校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1 期。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用人单位诚信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