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电影《入殓师》的教育意蕴

2014-04-10苏文兰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大悟逝者小林

苏文兰

试析电影《入殓师》的教育意蕴

苏文兰

(肇庆学院文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日本电影《入殓师》表现出了深厚的教育意蕴,具有教育青年人珍惜生命,净化心灵,感受温情和大爱,更加理性面对人生各种挫折的作用。

《入殓师》;青年;生命教育

《入殓师》通过死来探讨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小见大,深入、细腻地阐发了创作者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完成了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拷问。这样的思考超越了国籍和文化差限,探讨了人类自身生命历程,获得奥斯卡奖当之无愧。

对青年人进行生命教育,是成长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由于中国的生命教育多是单纯的理性说教,所以,多数青少年对生命的概念相当模糊,对生命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没有过多的思考。有时,愚昧、麻木、无知和冷漠遮蔽了他们应有的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对他人采取极端的伤害方式成为了最便捷满足阴暗私欲的途径。这种现象反映了青少年缺乏足够生命教育的不良现状。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成长教育势在必行。电影《入殓师》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部进行生命教育的绝佳教材。

一、死亡认知:敬重生命,不惧死亡

中国民间有对逝者进行祭奠的多种规矩和仪式,比如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亲人们借此来祭祀逝去的祖先。“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1]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千百年来伴随着人们的现实生活,真实地存在于老百姓的意识当中,它以各种形式寄托了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和祝福。但值得深思的是,人们的意识当中,对死亡的排斥和恐惧,始终普遍存在。一部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间接或直接会经历家中丧事,撕心裂肺的痛苦离别之后,留下来更多的是对血亲逝者的思念和祝福。但这种感受更多仅仅局限于个人、家庭,处于自我的小圈子,属于较为狭隘的家族、血亲的意识层面,社会却往往还缺乏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没能推己及人,产生更多移情。所以在极端形势下对他人的丧心病狂,折射出的实际是缺乏对生命的认知。电影《入殓师》以极端细腻的思考,凭借入殓师的眼睛,从入殓师的工作角度,展示了一幅幅生命无价、人间有情的温情画面。将一个很多人会感到阴郁的内容,表现出了真正的不为人知的生命光彩。将对每一个生命终结时的尊重,表现出超越个体亲缘意义的尊重,并上升为对人类共同生命的尊重,带有明确的普世价值取向,观者无不为之动容,这是影片最具震撼力的表现所在。

影片的切入视角非常独特,以一名新入殓师的视角,去观察各种各样的死亡,透视围绕在逝者周围的充满爱意的人们。入殓的过程,就是给逝者最后的清洗、穿衣、化妆的过程,让逝者以最优美安详的姿态进入生命的最后旅程。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2]影片深刻地为村上春树的话语作了注解。入殓师小林大悟为生存而奔波,在充满坎坷的人生道路上,阴差阳错地开始了入殓师的工作,但也正是这一工作,开拓了小林大悟另一阶段人生。工作中,他逐渐成长为心存大爱,灵魂高尚,在人生旅途中最后送别逝者的善使,他的每一次工作,每一个动作,都庄重而充满柔情,他表达了所有生者对逝者生命的尊重、美好的寄托及终极的祝福。所以,感受死亡,是尊重生命的开始。《入殓师》很好地提供了这样的经历和素材。

二、职业认知:获得尊严,利于他人

职业的选择,在当今社会必然与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社会福利紧密相连。现实的生存功利性迫使人们对这一目标趋之若鹜,但影片却给予了我们全新的思考:职业无贵贱,职业的价值在于获得尊严,利于他人,真正在工作中感受到工作的意义,自愿努力并享受工作的成就感。

电影中的小林大悟,从小的奋斗目标就是做一名优秀的大提琴演奏家,长时间的努力,使他获得了乐团演奏员的资格,也花费巨资购置了一把高级大提琴,小林大悟如愿实现了自己的演奏梦想,高雅而美好的生活前景一片灿烂。不料乐团却因各种原因解散,小林大悟几十年的音乐追求在现实中迅速破灭。无奈之下,小林大悟与妻子美香离开了大都市东京,回到了家乡小镇,并在阴差阳错间开始了入殓师的工作。一切显得很正常,但一切又出人意料。一方面是奋斗了几十年的高雅艺术追求,一方面是不需要什么学历和资质的特殊工作,前者是苦苦奋斗而遥不可得的,后者是市场急需却门庭冷落。电影就在这种极端的矛盾和悖论中讲述着小林大悟的艺术梦想和职业选择,在选择的无奈和挣扎的背后,传递出的是残酷的生存法则和云云众生对温情的期盼。这是一种分裂,更是一种反思,在纠结和矛盾中,小林大悟渐渐理解了入殓工作的真正意义,并深深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因为在每一次的工作中,小林大悟体悟到了百态人生以及每一个往生者对亲人的重要意义。让逝者以最优美的形象结束生命的最后一程,这就是入殓师的工作职责,就是帮助亲人完成对逝者的最后记忆。小林大悟在逝者亲人悲伤而期盼的目光中逐渐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重要和尊严,并由此深深地爱上了它。

比较而言,单纯地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职业选择就显得过于简单化。虽然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趋向于这样的工作追求,但《入殓师》告诉我们,工作除了享受待遇之外,更应看重的是工作的意义和尊严,个体在此过程中享受到的真正的工作快感以及对他人的重要性。这是一种大爱的人文情怀,是超越世俗功利性的、对生命的真正的尊重和敬畏。所以,对当下青年人的职业教育,要培育正确的择业意识,传播正能量,不能把金钱作为惟一的入职标准。《入殓师》借助西方以人为本、执着个人追求、不为他人所左右的追求精神,鲜明地传达了职业对人的精神的引领作用,使我们学会工作、学会生存,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认知工作的价值。

三、亲情认知:珍爱生命,善待亲人

血缘是亲人之间根本的纽带。社会个体的人依据血缘组成不同的家庭,但靠血缘凝结成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亲人,在社会学层面却不一定能保持良好的亲缘关系。有些父子、母子、兄弟、姐妹不仅亲情尽失,甚至成为仇人,剑拔弩张,势不两立。《入殓师》却以它的视角,呼唤人们消除仇恨,珍视亲情。

电影对亲情的描述是从仇恨开始的。小林大悟的父亲移情别恋,抛弃了妻子以及幼小的小林大悟,与别的女人私奔。孤儿寡母长时间的艰苦生存经历,让小林大悟对父亲充满了仇恨、愤怒。即使有妻子美香的理解和安慰,小林大悟仇恨父亲的心结仍然无法打开。但小林大悟最后原谅了父亲,契机却是由入殓师工作开始的,可以说,没有这一份对生命再认识的工作,没有这一份对人类生命的大爱情怀,小林大悟的心结永远无法打开。正是因为见多了死亡的无奈和悲凉,见多了人生的沧桑和不易,小林大悟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生命只有一次,纵有缺陷和不足,但人类最本性的行为应该是珍惜亲人,善待生命。

小林大悟的父亲因为始终无法面对自己伤害过的妻儿,所以他一生都在痛苦的自责和怀念中挣扎,以一生的孤苦作为对自己的惩罚,来偿还良心的债务。小林大悟的女同事,因为年轻时不负责任的冲动,始终孑然一身独自生活,却再没有勇气面对自己思念的亲人。身为男身,却希望做女人的小伙子,在家人咒骂、冷漠、轻视的逼仄下,不得已自杀,最后留给亲人的却是无尽的悔恨。为家庭操劳一生,没能好好照顾自己的家庭主妇,在入殓师的爱心装扮之下,冷漠的丈夫才发现了原本应该年轻美丽的妻子。澡堂太太的儿子,直到母亲突然去世,才真正理解了母亲的心愿:不愿意卖掉澡堂,是因为在为家乡人们的服务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和自身的价值。《入殓师》向观众呈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太多遗憾,但追究原因都指向了一个主题: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亲人?是在亲人逝去后才追悔莫及?是在酿成大错后,痛苦自责一生?还是善待、理解亲人,珍爱每一天来之不易的生活,以一种包容和理解来看待一切?电影已经为我们展示了答案。

四、生存认知:学会放弃,学会坚持

人生选择的过程,其实就是放弃的过程。学会选择,就是学会放弃。虽然我们的理性认知告诉我们,世间没有完美,瑕疵和不足才是生活的常态,但我们仍然期望完美,并为此而不懈努力,结果必然是失望多于希望。所以,与其渴求不现实的完美,不如进行理性的选择,果断地放弃会使我们更集中精力成就目标。

电影中小林大悟的职业选择透出了太多的无奈和辛酸,小林大悟卖掉大提琴的那一刻,尤其令人伤感得不能自持。卖掉高档大提琴的隐含意义,就是从小的梦想和追求目标与自己彻底诀别,一切都将重新开始。这里讲的就是“放弃”。放弃是痛苦的,但当追求已经无望,或是根本看不到任何出路的时候,理性的放弃才是成熟的表现,更显弥足珍贵。小林大悟果断地放弃了大提琴手的职业目标,全身心投入到入殓师的工作中。

但一旦选择了入殓师的工作,小林大悟的坚持确实超乎了常人的理解。这一份工作,使小林大悟直接感受到了来自妻子美香、朋友、社会世俗的不理解和鄙视。一向温顺、支持他的妻子,也以离开他作为对抗的激烈手段。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小林大悟对这份工作的坚守。在这份工作中,小林大悟懂得了宽容和坚持,懂得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让他在对父亲的问题上,最终实现了对自己的超越。当然,执着于个人的坚定信念,不为外界所干扰和影响,这份坚持包含了西方个性主义的思想,但入殓师小林大悟却通过了东方文化的包容和西方文化的坚持的有机结合,最终成就了他丰富而完整的人生。

《入殓师》是一部探究生死的电影,当我们理解了死的必然和不可超越性时,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更加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我们也应以更理性的精神去面对生死的话题,面对生命的探寻。《入殓师》虽是一部日本电影,但电影中的东方文化色彩和西方文化中的坚守精神会对当代青年人的成长教育和生命教育产生积极的作用。

[1]八卦命理:农历七月鬼节必须要做的四件事[EB/OL].[2014-03-04].http://astro.sina.com.cn/l/2012-08-28/122982276.shtml.

[2]村上春树作品经典语录[EB/OL].[2014-05-08].http://wenku.baidu.com/link?url=jIH5W3q5s3jH4G_2CSE_4zMO4EqgBvngpwQU5rzlb3Y9b-Lq9Qb9n7-L6bz-irtBt1NuEU2LQlI65pE1atC92ZNJL-IieLTb7H-fkL862dm

Study on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 of the Japanese Film Departures

SU Wen-lan
(College of Chinese Literature,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 526061,Guangdong,China)

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fJapanese film Departures,to explore the profound culturalconnotation. Facing the partial loss of life education,the current youth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family education, survival education,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cavate young people's growth useful part about this film,enabling them to cherish life,purification of the mind,feelings of warmth and love,more rational and face all kinds of setbacks in life.Watching Departures is a life journey and education course.

Departures;youth;life value education

I207

A

1007-5348(2014)11-0057-03

(责任编辑:王焰安)

2014-09-08

苏文兰(1969-),女,山西翼城人,肇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影视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大悟逝者小林
逝者师友二题
我想跟小林一样——读《大林和小林》有感
为梦孤独
访大悟悟道茶基地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无锡水警老许16年打捞百余尸体
高考前与高考后
别来无恙
清晨醒来想起久远的事
为谁开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