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强身 科技益智

2014-04-10郭红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4年3期
关键词:课间武术科技

郭红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五小学是2004年由五所农村小学整合而成的新建学校。校训是“善根福德,天道酬勤”。近十年来,学校通过践行“以特色促发展,以内涵创品牌”的办学理念,坚持“成就教师,发展学生”的办学目标,丰富科技教育和武术教育的特色内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引领智慧型的魅力教师,培养能力型的健康学生,创建特色凸显的品牌学校,学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科技教育、武术体育两大办学特色。

一、大力开展武术体育活动,丰富“强身健体”文化内涵

学校以民族传统文化大课间为抓手,每周进行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在传承发扬中突破创新,丰富武术特色体育内涵,将特长培养、精英培养转变为全员教育、普及教育,走出一条彰显特色、动静结合、全员参与的阳光体育活动之路。

1.立足大课间,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发武术体育校本课程

(1)健全管理机制,实行层级管理

为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扎实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中层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为核心成员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学校行政、体育教师—年级组长—正、副班主任—班级学生干部”齐抓共管的层级管理工作机制。

活动力求做到“六个一”,一是进退场“快静齐”,二是队列整齐,三是精神饱满,四是动作划一,五是跟踪到位,六是及时总结。健全的层级管理机制,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丰富武术内容,创新练武方式

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创新设计了“五大板块”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①武术基本功;②拳类;③器械类;④自由活动;⑤太极。

近几年,我们练习了集体长拳、集体南拳、少林拳、集体功夫扇、集体太极。功夫扇属于武术器械类,练习过程既安全又有武术风格特色,是学生健身、防身、娱乐的很好锻炼项目,全体学生均可以操练。

自由活动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采用竞赛或游戏等方式展开。游戏内容是结合武术动作以及舞龙舞狮等技术动作来进行的,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既锻炼了身体又掌握了一定的动作技术,同时也展示了自我。学校还创编了龙狮舞蹈——龙狮汇演,将体育锻炼融入艺术之中,学生边唱边跳,在欢乐的气氛中,使身心得到锻炼。通过龙与狮组成一个太极图,全校师生一起朗诵传统经典《老子》,练习太极动作,在柔和舒缓的音乐声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活动编排上,突出三大特点。

一是在内容安排的顺序上科学合理,符合人体运动的规律。首先跑步进场,起到了热身的效果;其次是武术操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然后从武术基本功过渡到长拳,再过渡到功夫扇;运动量逐渐加大,功夫扇则达到了运动量的顶峰;最后的太极拳部分,让学生在优雅的音乐中达到放松的效果。二是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动作的难易程度。如:一年级学生大课间活动内容较简单易学,只安排了武术操、武术基本功、太极,把学生的武术基本功抓好;二、三年级的学生在长拳这个环节中安排较简单的五步拳;四、五、六年级在长拳这个环节中安排了较难的一路长拳和二路长拳。三是大课间的设计,符合武术的运动特点,按照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体、从分解到完整的规律来设计活动内容,快慢相间,动静相宜,刚柔相济,张弛有度,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学生在不同的音乐和口令节奏下,达到了既锻炼身体又掌握运动技能的效果。

(3)优化过程管理,提高活动效率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过程中,我们从“七个环节”多维度开展丰富的活动,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效率。

广泛宣传,深入动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各年级利用班会课播放《黄飞鸿》《少林寺》等题材的电影片段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国学经典中选择《弟子规》《道德经》等篇章,加强武术文化渗透,推进对学生传统道德和武德的教育。

多维教育,规范动作。在活动中充分利用录像、DVD、照相机等多媒体进行拍录和播放师生的活动片段,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及时纠正和规范动作。

以点带面,推动发展。发挥“武术兴趣班”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发学武兴趣,带动全校武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

武术元素,革新课堂。将中华武术和传统文化经典相结合并注入课堂,开发武术体育校本课程,坚持在每周三节的体育课中开一节武术课,并与经典诵读相结合。坚持每生每学期参加武术段位考评活动,定期开展不同内容的“校内”段位制考级,每个年级预设1~9个段位。

武术作业,课外延伸。给学生布置武术体育活动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小区中完成课外作业,延伸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科研引路,家校携手。学校定期召开专题会,研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相关工作。每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后,体育组全体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召开碰头会,研究和改进方法。通过“开门办学”的方式,让家长进校观摩活动全过程,广泛征求和吸纳家长的意见。

督导评价,坚持长效。通过“督导检查、措施激励、互动评价”等方式,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学校每天由领导和全体体育教师对各班出勤、队列、动作、节拍、活动质量等情况进行考评,现场广播考评结果,开展“我是总冠军——香洲区第十五小学大课间龙虎榜”竞赛,以比赛促发展,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致,保证了活动的质量。将大课间活动的检查评比列入班级专项考核中,作为文明班级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促进大课间活动的持续开展。

2.组建专业队,各司其职,各展所长,专业训练

普及教育与特长培养相结合。随着民族文化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开展起来了,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在学校学生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学校组建了武术队、田径队、足球队、篮球队,选拔体育苗子,由体育教师各负其责,进行专业训练,在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武术技能基础上,挖掘一些特长生,培养武术人才。

在以武术为特色的基础上,我校以“文化种子,慧根国人”的醒狮国学为强身健体宗旨,练习醒狮传统民俗文化和技艺,组建了校醒狮队,现我校醒狮队已能参与社团庆典演出活动。武术体育的特色课程培养了学生的武术情操和武术兴趣,弘扬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借助民族文化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我校拟建设400平方米的武术馆,编写小学武术的校本教材,培养文武双修、立德树人、协调发展的能力型健康学生。

民族文化大课间活动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将传统文化与艺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为孩子的未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我校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课堂为依托,把科技教育融入课改,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学校坚持一个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依靠两大策略[发挥传统项目优势(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小论文)、开拓创新项目品牌(头脑奥林匹克活动和科普剧进课堂)],疏通三种渠道(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特长学生、面向“精英”学生),做好八个结合(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相结合、校内与校外资源优势互补相结合、普及提高与和谐发展相结合、科学教育与读书活动相结合、科学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科学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专家引领与自主探索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校外拓展相结合),创设了科技教育的良好环境。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优化科技教育环境

目前学校设有科学教育生态馆、科技生态园、全国科技教育活动室示范点、科学探究室、科学实验室、科技创新工作室、综合实践劳技室、仪器室、生物标本室;科幻绘画的美术室;生物园;科普教育宣传橱窗;科普长廊和校园网。班级设有科技角。为学生查找科技资料和信息、动手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还加大了科技生态馆和科技生态园的投入,并购买了100多部“四驱车”及比赛专用跑道、50多个各种类型的飞机模型、50多台机器人模型以及各类科普知识挂图等;同时建设了头脑奥林匹克创新活动室,校园气象站、天文站,并相应地配备了天文望远镜等设备,为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充分满足了学生对科学求知的渴望和好奇,一步一步将更多的学生引领到科学探索的领域中,使他们的创新和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2.开发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深化教学方式改革

(1)头脑奥林匹克活动进课堂

学校为满足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头脑奥林匹克活动进课堂为主线,编写了低、中、高年级的头脑奥林匹克校本教材。头脑奥林匹克就是让学生即兴对科学知识提问,针对问题想出创意小点子,合作进行科技小制作,完成小实验。还有就是即兴进行科学小品表演。 学校配备四名专职教师,各个年级都开展头脑奥林匹克活动课。一年级以语言题为主,采取直观教学,启发创新兴趣;二年级同样以语言题为主,围绕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教学,培养合作精神;三年级以语言和动手相结合的题目为主,用多形式的语言题、思维题、动手制作题进行训练,激励一题多解;四年级以语言和动手相结合的题目为主,教学生应用简单的工具,了解物体动、静的科学原理,提倡创新思维,激励学生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来思考、解决问题;五年级以语言和动手题为主,开展各种类型的竞赛,鼓励学生从失败中找差距,从成功中找不足;六年级系统地介绍头脑奥林匹克的长期题、即兴题与风格题,全面提高小学生科技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

(2)科普剧进课堂

为了释放孩子的天性,学校对课堂常规教学模式作了进一步的改革:将科普剧引进课堂,进行了大胆尝试,深化学校科技教育的特色。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自编自创科普剧进行指导,然后在科技节上进行展示。科普剧整合音乐、美术、综合实践、语文习作、英语等多学科教学资源,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编写剧本、制作道具、布置舞台、演绎角色,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独立思考的空间, 享受了创作的乐趣,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促进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

此外学校还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到学校来作科普报告,为师生拓宽科学视野,感悟科学人生,培育创新精神。

3.丰富科技教育活动

(1)成立兴趣小组,开展各项活动

学校成立了课外科技兴趣小组18个,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制作、科技发明、科技实验、科技论文“四小”活动。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是全校的第二课堂活动,36位班主任作为科技辅导员定点辅导,全校学生各找其需、各显所能,学校中90%以上的学生都能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

(2)每学期定期召开学校科技节

通常,学校会在5月举办科技节活动、10月举办科技文体周活动,主要是为了对平时的科技活动进行一个小结。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内容丰富多彩,有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竞赛、科普知识竞赛;有小发明、小制作、科普手抄报、标本制作、科技小论文、科幻绘画作品评比;有小论文现场答辩活动以及优秀科普剧展示等。这些科技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并无形中增强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

我校以课程改革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科技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科技教育制度为保证,以学校、家庭、社区为辐射点,以科技校本课程为突破口,通过科技活动、学科渗透、兴趣小组开展、校本课程研发四个主阵地,不断加强科技教育理论内涵的探讨,完善学校科技教育的内容构成,努力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形成了统一领导、责任到人的科学有效管理体制,沿着“总结梳理—探索提高—彰显特色”的科技教育模式发展,形成了科技教育网络,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科技教育,推动了学校科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五小学 519000)

猜你喜欢

课间武术科技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科技助我来看云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快乐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