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2014-04-09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导管护士满意度

罗 红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肿瘤患者建立了一条无痛性治疗的中心静脉通路,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有效避免了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伤和局部组织刺激,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1]。PICC穿刺成功率很高,在化疗患者中应用较广,但是对初次使用的患者较为陌生,患者紧张、不理解,顾虑对置管后的生活造成影响。再次置管的患者熟悉流程,了解日常护理方法,能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的症状并及时就医,但会忽视日常护理的重要性,不重视规范护理,并且PICC置管材料贵,带管时间长,PICC导管作为一种异物置入静脉,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和堵管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针对此类现象,我科针对患者个性和共性特点制作临床护理路径表,并分发给患者,在患者置管的不同时期,对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效减少并发症和意外情况的发生,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PICC置管患者42例,男12例,女30例。年龄35~62岁。胃癌4例,肠癌2例,子宫颈癌3例,乳腺癌33例。置管长度38~55 cm。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除了常规的健康教育外,加用了临床护理路径,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PICC护理小组、有资质的护理人员、主治医师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根据PICC置管的各个阶段,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患者出院后,将书面形式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发给患者和家属,一起阅读,加深印象。PICC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见表1。

1.3 评价方法 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比较分为掌握、基本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4个层次,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分为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个层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检验水准 α =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3.1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使用,提高了患者对PICC知识的认识 表2显示,通过对PICC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临床路径应用文字资料,图文并茂,方便阅读,患者易于接受和掌握,同时方便家属的一起参与,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临床护理路径直观、具体,易于理解、掌握和坚持,对PICC维护的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利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循序渐进的健康教育,避免了一次性“填鸭式”的灌输,使患者知、信、行水平逐渐提高。护士在制作临床护理路径的同时,既完善了健康教育资料,又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在掌握了行PICC置管的重要性、适应证、禁忌证之外,还加强了PICC围管期日常维护、相关并发症处理及不良事件紧急处理等注意事项的培训。为了保证操作者的工作质量,PICC护理小组组织护士进行PICC专科知识培训,共享新知识、新理念,培训结束后对专职PICC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专业化的PICC护理服务。

表1 PICC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表

3.2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使用,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使用路径后责任护士与家属接触交流的机会增多,同时路径的内容还延伸到患者出院回家的阶段,在患者出院后遇到问题随时打电话来咨询,同时我们还进行回访,提醒患者按时来院进行维护。如果患者在夜间出现导管脱出、断裂等紧急情况,可通过急诊绿色通道紧急就诊。临床护理路径连续性、量化的管理,及时补充健康教育内容的不足之处,方式灵活、主动、连续性,承担了管理、维护、协调患者参与沟通与宣教的任务,护士亲切、通俗的讲解,使宣教通俗易懂,患者掌握了相关知识,获得了足够的信息支持,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心理,有利于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减轻了护患纠纷隐患。3.3 临床护理路径的使用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表4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在宣教过程中,提高了PICC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自觉纠正不良习惯,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遵医行为,正确的行为改变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过敏、感染等安全隐患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导管的使用寿命,增加患者的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同时,PICC导管在患者体内较长时间留置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导管相关性并发症,而影响其正常留置和使用,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5]。

3.4 系统、全面、连续的临床护理路径的使用,增强护士的责任心 护士能及时主动的为患者进行宣教,提高了护理质量,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更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及护理工作的开展。

总之,结合患者的自身实际情况,制订相关的预防和护理对策,可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让更多患者受益,所以我们要规范护理操作行为,促进专科护理的发展,优化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才能提高PICC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为更多的PICC置管患者得到便利、优质、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提供了保证。

[1] 张 艺,王 翊,姜秀文,等.1101例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前评估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140-1141.

[2] Garg N,Noheria A,McPhail IR,et al.Embolic strokes after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lacement[J].Ann Vasc Surg,2010,24(8):1133.

[3] 申屠英琴,赵锐祎,陈春芳.27例PICC穿刺部位渗液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31 -134.

[4] 赵锐祎,谢彩琴,曹素娟.25例PICC异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26 -527.

[5] 余春华,李俊英,符 琰,等.PICC专职化管理在导管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412 -414.

猜你喜欢

导管护士满意度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