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子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2014-04-08

衡水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董子董仲舒衡水

曹 迎 春

(衡水学院 董仲舒研究所,河北 衡水 053000)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思想家。他上承孔子,下启朱熹,是儒家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首倡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从而奠定了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主干地位,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走向。

董子思想内涵丰富,且在其出生之地河北衡水①、求学之地山东德州、为官之地江苏扬州、终老之地陕西西安,都留存有独特的董子文化资源,遗迹尚存,遗风犹在,因此董子文化具有广阔的产业开发前景。文章从董子文化的研究与普及、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利用、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产业的区域联系与合作4个方面对董子文化产业开发作初步设想。

一、董子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文化研究与普及是产业开发的前提。董子文化只有深入研究、广泛普及,具备了雄厚的学术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有无限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衡水的董子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作为董子故里的唯一一所本科高等院校,衡水学院汇聚了一批活跃在董子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积极投入董子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著作方面,袁长江教授主编的《董仲舒集》(学苑出版社,2003年)荣获衡水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在课题方面,完成了《传播董子文化精华 优化水市湖城投资人文环境》《董仲舒廉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董仲舒生态思想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在论文方面,发表的董子研究论文已有数十篇,而且学术内涵越来越丰富,研究面越来越广;在资料整理方面,对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春秋繁露》、中华古籍善本国际书目联合系统收藏《春秋繁露》、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春秋繁露》情况,以及美国学者桂思卓汇总的《春秋繁露》版本和日本东洋大学《春秋繁露》研究会整理的《春秋繁露》版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整理。

在研究机构方面,早在2002年,衡水学院升本之前,已经有一批热心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董子研究的教学科研人员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积极开展董仲舒研究。2005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更名为董仲舒研究所。2013年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经省民政厅批准成立。该研究会由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衡水学院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会员主要包括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衡水学院等科研院校的有志于董仲舒学术思想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景县、枣强的董仲舒研究爱好者。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的成立,为董子文化的研究、宣传搭建起更大的平台。

在研究阵地方面,《衡水学院学报》自2007年第3 期开辟《董仲舒研究》专栏,迄今已发表董子研究的学术论文140 多篇,其中一大批有精湛学术思想和创新观念的学术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后,在学术界激起较大反响。2013年10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最具权威的社会科学学术网站——中国社会科学网一次性转载了6 篇由《衡水学院学报》“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刊发的文章。2013年由学报主编,巴蜀书社结集出版了《董仲舒研究文库》第一辑和第二辑,荟萃学界百家,全方位地展示了近年来董学研究的成果。

董子故里衡水的文化人士和民间学者在文化普及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举办了董仲舒学术思想暨董氏渊源研讨会、国际董仲舒思想研究会等多次大型董仲舒思想研究学术会议,成立了董仲舒研究中心;出版了《董子浅论》《哲学家董仲舒》《董子记闻》等6 部传播董子思想的书籍;举办了纪念董仲舒诞辰2 200 周年公祭大典,近千名海内外来宾参加了公祭活动;成立了中国·广川董子文化协会、枣强董子文化研究会;建立了中国董子网;邀请了中国教育电视台来景县录制了《董子故里行》专题片,多角度、多侧面地宣传推介董子。

董子文化的普及和应用虽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从具体情况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今后的董子文化普及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明确普及目的。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要强调社会效益,重视董子思想的精神力量和智慧价值。其次,拓宽普及途径。要对普及对象进行层次划分,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普及方法。如针对高校,可以开设董子文化选修课,举办董子研究讲座,启动经典导读、诵读活动,设立董子研究奖学金、奖教金;面向社会,应该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小说与影视,出版通俗读物,开办公益讲座。第三,提高普及质量。文化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形态的一个最大属性区别,就是它的文化性[1]。因此,在董子文化普及中,不能丢掉文化性,必须抓住董子文化的精义,做到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确保社会普通民众得到的是“真知”而非“讹传”。

二、董子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利用

深入挖掘董子文化遗产的特色,是董子文化产业开发的关键。董子文化遗产包括两部分:1) 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主要是《史记》《汉书》中所载董仲舒的事迹、言论,现在所见的董仲舒著作《春秋繁露》和《春秋决狱》中的具体内容和思想体系;2) 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主要是和董子相关的遗址、遗迹以及后人为宣传、纪念董仲舒而修建的人文景观等。

董子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总设计师,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董子文化产业挖掘不尽的宝藏。目前,学术界围绕董仲舒的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思想进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有关董仲舒的文章仅有789 项,远少于孔子的11 977 项,也无法与对朱子的研究相比。这与董仲舒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深入挖掘董子的思想资源是一项艰巨而必要的工作。

董子文化产业开发的重点是董子思想中那些具有永恒活力的理论和观点,尤其是那些能够与现实对接的启示点和延伸点。围绕廉政建设的主题,可以挖掘董子廉政思想的内涵及特色。“正义”“正我”“正民”是董仲舒廉政思想中的几个重要要素,且它们之间有着明晰的逻辑关系。加强对它们的研究,对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践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2]。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可以重点挖掘董子思想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社会和谐和人际和谐的“五常”思想。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可以挖掘董子生态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有机整体论和“阴阳五行”平衡协调论;生态政治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制衡思想和更化思想;生态伦理思想中的“爱物”“顺时”“节用”思想。围绕现代人关注的养生主题,可以从《春秋繁露》中的《身之养重于义》《为人者天》《循天之道》等篇寻找董仲舒关于如何“养义”“养生”之说。

另外,董仲舒的勤学精神、重教思想也可以和当今衡水基础教育的发达相联系。《汉书·董仲舒传》中对董仲舒有“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的赞誉,《太平御览》上也有所谓“尝乘马不觉牝牡,志在经传也”的记述,可见其研读经传已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在衡水董子“三年不窥园”的精神已经成为勤学励志的生动教材。古往今来的学堂老师,常以此典故树严谨治学之风,训诫学子。在勤学重教的氛围下,衡水的教育成果卓著,有全国十大名牌中学的衡水中学,高考成绩连续十多年为河北省之冠,每年为清华、北大等名校输送大批人才。如果将这些无形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开发成物质形态的文化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既能继承和弘扬董子文化,又能够开发出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产业价值的物品,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财富。

有关董子的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德州市、江苏省扬州市、陕西省西安市和河北省衡水市。山东省德州市有明代修建的董子读书台;江苏省扬州市有明代修建的董子祠,今人修建的正谊巷、正谊祠和正谊书院;陕西省西安市有董仲舒墓。而作为董子故里的河北省衡水市,董子的物质文化资源尤为丰富。据文献记载,历史上在衡水的景县、枣强、故城都曾建有董子祠和书院。董子祠最早可追溯至唐宋时期,明清之际又有重修。关于书院,据《元史·王思诚传》载,元至正三年(1337年),王思诚由秘书监丞转迁为太中大夫、河间路总管时,上奏皇帝于“所辖景州广川镇,汉董仲舒之里”设立书院。此后,明清两代均于董子故里建有书院。可惜的是,这些董子祠和书院未能保存至今。目前所能见到的只有民国县志中保存的部分碑记:元参知政事曹元用写于元天历初年的《董子祠堂碑记》,明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写于明正德年间的《重修董子书院记》,明兵部尚书周世选写的《重修董子祠碑记》,清名士康乃心写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的《重修广川伯董子墓祠记》,清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写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重修董子祠堂碑记》,清知景州事屈成霖《重建大成殿董子祠碑记》,清代名臣景州人魏廷珍写于清雍正年间的《重修董子祠碑记》。

衡水现有董子祠3 处:景县大董故庄村董子祠、故城县董学村董子祠和枣强县旧县村董子祠。这3 处董子祠都是近年在旧址所修[3]。故里后人为纪念董仲舒,近年来新建了一些人文景观。1998年,在枣强县政府的支持下,由酷爱书画的张希敏先生策划主持,于枣强县城建成一座董仲舒艺术碑廊。2005年在景县舍利塔前建“景州塔文化广场”,塔后建景县文史馆暨“董子纪念馆”大殿。2009年5月景县广川镇启动中国(广川)董子文化园工程。董子文化园规划占地21.5 万m2,目前,董子宗祠正殿、时空台、董子舍园遗址和董仲舒衣冠冢已经建设完成。2009年11月,香港著名企业家、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为衡水捐赠董仲舒铜像一尊。铜像高3.3 米,安放在约2 米高的花岗岩底座上,矗立在衡水市休闲广场。2009年6月由衡水广播电视大学出资雕刻的董子巨型花岗岩像立于衡水市怡水园,供万民敬仰。

此外,董子故里的一些汉代遗址也是重要的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根据《衡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汇编》,景县广川镇现有汉代遗址4 处:广川街村遗址、大枫林遗址、薛村遗址、南木客遗址;汉代墓地1处:南庄墓地。其中广川街村遗址位于广川镇广川街村内西南侧,遗址南北长80 m,宽50 m,发现文化层在深4.2~5.8 m 之间,厚1.6 m,内涵遗存丰富,有陶瓦砖等器物残片。遗址东南侧有古井一口,整体砖砌。遗址西北另有一口古井。采集的文物器形有陶瓮、釜、盆、罐、磨盘、瓦、砖②。这些汉代广川故地遗址、墓葬是进行董子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物质资料。

三、董子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设计

产品开发是尽可能地发现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通过劳动加工,使其成为具有更高价值的文化产品[4]。这是董子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董子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就是将董子文化资源提炼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并最终落实于有形载体的过程。董子文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形态多样而有文化内涵,二是载体丰富而有地方特色。

董子文化产品形态要多样而有文化内涵。比如,可以根据搜集到的各地不同时期的董子像开发出系列的董子像、画像、纪念章;设计制作《春秋繁露》《天人三策》等董子著作的汉简仿真工艺品,满足游客忆古、赏古的心理;创作描写董子生平事迹的小说、连环画、影视剧及动漫产品,或以董子的传说故事为内容开发出董子传说故事集;举办“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以大讲堂的形式向社区、家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还可以设计一些人文景点,如在衡水湖畔建造董子书院,设计董子经典名句长廊等。董子书院的设计要注重汉代建筑的仿建、临街建筑外貌装饰以及园林绿地风格设计等,凸显汉文化环境氛围;经典名句长廊要把《史记》《汉书》《春秋繁露》里董子有代表性的语句,如“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官不与民争利”“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等展示出来,使游客对董子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些特色文化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演出。如汉代有祈雨风俗,汉代的画像石、砖、壁画中有很多祈雨场景的描绘,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有很详细的“土龙”请雨之法描写。可以根据这些素材,设计表现汉代祈雨风俗的大型歌舞表演,表达董子为民求福的精诚之心,体现董子以民为本的思想实质。总之,在文化产品开发方面要尽可能地发掘董子思想的内涵,明确董子文化的定位,打造出董子文化在影视、图书出版、文化讲座、旅游产品等方面的名牌产品。

董子文化产品载体要丰富而有地方特色。应该在充分融合本地区资源、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董子文化产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比如,作为董子故里的河北省衡水市就应充分利用衡水的鼻烟壶内画、武强年画等作为董子文化产品的载体;仿照山东的“孔府家酒”等产品,利用衡水老白干自身优势,开发董子系列酒;还可以进行“衡水湖——古冀州——董子故里”旅游线路的开发,打造出“九州首——群儒首”特色旅游文化产品。

对于董子文化遗存较为集中的枣强县旧县村、王寿村,景县大董故庄村,故城董学村,可以综合设计成“董子文化旅游区”,以4个村为节点,根据4个村不同的文化遗存特色进行不同的文化定位。旧县村有明代董子石像,可定位为董子祭祀地;王寿村有董氏后人家谱,可定位为董氏后裔聚居地;大董故庄位于今广川镇,可着力打造汉广川故地文化,再现汉广川古郡风貌民俗;董学村是董子教学的地方,可定位为“下帷讲诵”地,围绕“公羊大师、谏立太学、言传身教、次相授业、桃李满汉”几个方面,以重修的董子祠庙、学堂为载体,展示作为教育家的董仲舒。这几个村方圆不过十余里,可选合适的位置建董仲舒文化展馆。

四、董子文化产业的区域联系与合作

董子文化产业的区域联系与合作,是在董子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基础上,如何实现整体性产业升级的重要一环。

有关董子的遗址、遗迹和人文景观目前主要分布在衡水、德州、扬州、西安等4个区域,这种分散布局客观上决定了董子文化产业开发必须走区域合作之路。此外,董子是先秦孔孟之学的承继者,而作为董子故里河北衡水的近邻山东乃孔孟之乡,其儒学文化产业开发起步早、发展快,积极寻找与山东儒学文化产业的合作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董子文化产业的区域合作方针是“远交近联”。 所谓“远交”,即对于董子文化资源集中而空间距离较远的河北、江苏、陕西三地,要做到相关信息的及时交流。可以建设一个以董子文化和董子文化产业为核心内容的专业化网站,为各地董子文化旅游项目、董子文化产品开发、专家学者的研究著述、影视动漫的文艺精品等,提供交流和传播的平台。条件成熟后,可创办定期出版物《董子研究》,及时反映董仲舒研究的新成果。所谓“近联”,即对于董子文化资源集中而空间距离较近的河北与儒家文化资源丰厚的山东走联合开发之路。董子是先秦孔孟之学的承继者,而山东作为孔孟之乡,其儒学文化研究较为成熟。因此河北衡水的研究机构可以主动寻找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的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曲阜师范大学的孔子文化学院等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此外,在河北衡水区域内,要联合衡水市桃城区、景县、枣强、故城文化界的学者们,避免各自为战的分散状态和故里之争的无谓消耗,形成以高校为中心的科研合力。

综上,董子文化的研究与普及是董子文化产业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挖掘和利用董子文化资源特色,找出产业开发的重点是董子文化产业开发的第一步;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是董子文化产业开发的核心内容;区域联系与合作则是董子文化产业实现整体性升级的重要一环。只有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加快董子文化产业的发展。

注释:

① 据《史记》记载,董仲舒为汉广川人。历史上“广川”辖区屡有变更,因此董子故里问题也多有分歧。一些曾名“广川”或曾属“广川”之地,皆尊董子为乡里先贤。光绪《畿辅通志》云:“德州、枣强、景州三处,郡名皆曰广川,祠祀董子。”但山东德州有广川之名,乃晋武帝时事,枣强、景县方为汉广川之地,且枣强县旧县村、景县大董故庄均曾有后人为纪念董子留下的文物古迹。此外,据明周士选《重修董子祠堂记》载,今故城县董学村乃董子“下帷讲诵”之处。此三地近在咫尺,实为董子出生、求学、讲诵之早期活动地。景县、枣强、故城今均属河北省衡水市,因此衡水作为董子故里是毫无疑义的。

② 衡水市文物管理处2011年编《衡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汇编》77-79 页。

[1]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4.

[2]李奎良,曹迎春.正义 正我 正民——董仲舒廉政思想解读[J].衡水学院学报,2012(3):1-3.

[3]魏文华.董仲舒故里考证[J].衡水学院学报,2006(4):38-40.

[4]程恩富.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52.

猜你喜欢

董子董仲舒衡水
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适宜衡水的梨品种筛选试验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衡水专场(二)
太饿的董子皓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董子亮治疗肝脾不和型泄泻经验
石家庄衡水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