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资源整合和使用效益着手,加强大型设备管理

2014-04-08程秀英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年4期
关键词:河南大学仪器设备技术人员

程秀英

(河南大学 物理与电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实验装备建设与管理·

从资源整合和使用效益着手,加强大型设备管理

程秀英

(河南大学 物理与电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河南大学作为省属地方重点高校,近年来积极争取到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各项经费的资助,学科学位点建设及各级各类实验室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良好形势下,为了更好地促进理工学科协调、科学发展,也便于整合资源、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学校融合并成立了物理及功能材料研究平台、生化技术及材料应用开发平台、医药材料与技术研发平台、计算机技术及软件开发平台和经济与自然地理研究平台,同时还成立了校级大型设备共享化管理平台。既整合了资源,又加强了大型设备的共享化管理,大大提高了资金投入效益。

资源整合;使用效率;共享化平台;设备管理

随着我国中长期发展纲要的颁布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逐步加大了对经费的投入比例,部分院校生均拨款已突破万元大关,也使得一些省属高校教育经费及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1-6]。近年来,河南大学通过积极申请教育部、财政部相关专项经费,并获得了中央支持地方发展专项、高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特色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等建设经费,学校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作为综合性省属重点高校,重点学科、科研实验室建设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一直是学校投入与发展的重点,怎样在各学科初具规模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发挥资金投入的最大效益,又能赢得各基层单位的大力支持,一直是困扰学校资源分配与统筹发展的难题。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在高校的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及对外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合理地管好、用好大型仪器设备是每一所高校必须重视而且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不断地探索中,我们认识到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是实现大型设备开放共享的基础保障和前提条件,那么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大型设备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硬件支撑作用,大幅提升教育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关键在于大型设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7]。目前,河南大学10万元以上设备总值近1.6亿元,总台套数近260台,为了加强大型设备的科学化管理,我们成立了校级大型设备共享化管理平台,制定了新的大型设备绩效评价与考核体系,既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克服了现行管理体制中的矛盾,又对大型设备的开放共享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达到了预期的管理效果和使用目的,大大提高了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率。

1 河南大学资金投入与大型设备管理现状

河南大学在教学、科研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资金投入偏重于覆盖各学科,缺乏整体统筹;设备购置资金充裕,后期维修、维护缺保障;低水平重复购置现象依然存在;大型设备开放力度不够、技术开发与应用水平不高、成果不多、使用功能单一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5个方面。

1.1 资金投入注重面,缺乏统筹规划

河南大学在以往的学科学位点及实验室建设方面,存在过于追求建设经费覆盖全校各学科单位,考虑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较少,在经费的使用与分配上缺乏统筹规划,出现了“小而全”的现象。有些基层单位在经费充裕的情况下,选购设备时过于追求高配置、高精度的先进设备,而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些功能根本涉及不到;有些单位的项目经费到项目快要结束时还没有用完,又担心上级主管部门或学校收回,出现了突击花钱现象;而一些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大大限制了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和实验室整体实力的提升。因此,经费的管理与使用呈现缺乏整体统筹与规划,造成的浪费直接影响了资金的投入效益,迫切需要我们重新思考经费的分配问题。

1.2 设备计划论证过程效果甚微

由于学校各项建设经费先要分配到各个基层单位,之后各单位才能根据具体需求上报设备采购计划。但是设备采购前的计划论证往往很少考虑全校范围内同类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运行过程中原材料的配套费用(或维修、维护费用)、学科的长远发展与规划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以至于大型设备计划论证时专家组成员过多考虑使用单位的意见,最多只是提一些希望和建议,很少有反对意见;对专家组的论证结果和论证质量也没有任何考核机制,所以设备论证计划基本上遵照院系意见,这也失去了计划论证的真实意义。

1.3 设备管理相对独立、缺少合作

河南大学在各级各类实验室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一些历史遗留的因素或其他客观原因造成基础设施配置跟不上学科发展,实验用房缺乏后期的进一步统筹和规划;各院系和各重点实验室又过多注重自身的发展,所以大型设备迟迟没能实现集中管理和统一使用。除此之外,管理单位和使用教师缺少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意识,设备的使用效益和使用率也不会影响单位和个人的收入或福利,更不存在投资风险。有些单位的大型设备为了便于自身的使用以及较高的费用耗材,甚至不愿意让外单位教职工使用,造成管理不顺、相对封闭现象。

1.4 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

因为实验技术人员存在职业发展上待遇与地位偏低、职称晋升困难等尴尬局面;而且实验技术人员的规模整体相对偏小,一部分教师不得不与他们一起从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运行与管理工作,所以这支队伍一直存在不稳定因素[8-13]。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1)学校整体上过多重视一线教师、轻视实验技术人员;(2)对于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有相关体制,但不完善,也没有有效的保障措施;(3)考核内容指标界定不清楚,无法客观衡量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有些成果体现在服务对象上,对于技术人员也无法进行量化。

1.5 相关政策制度不到位

学校对大型设备管理重视不够,一些相关政策没有得到及时的建立健全。只有完善的行政与管理制度,才能使大型设备的开放共享得以实施,才能使大型设备有效甚至高效的运行;学校缺乏大型设备的维修基金、开放补助基金、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基金以及奖惩机制等,这些适当的鼓励和激励政策可以促进大型设备共享走上良性化循环。

2 完善资金分配制度、提高大型设备使用效率

一直以来学校文科实力比较强,理工科发展相对薄弱。近年来在各种建设经费的资助下,理工学科及各类实验室建设都遇到了难得机遇。各学科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时间短、发展快,而且相互之间比较独立。在这种分散形势下,怎样加强资金的统筹与管理,提高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益,我们采取了以下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

2.1 统筹、规范经费分配与管理

2.1.1 购置经费统筹分配

2.1.2 落实设备运行与维护费用

2.2 完善体制,加强建设

2.2.1 加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型设备的科学化管理,学校先后制定了《河南大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和《河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使用管理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学校还建立了一套有偿使用管理制度,形成了“以设备养设备”的良性循环。学校积极完善了效益评价、考核与监督体系:在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上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突出一些重点指标(例如:服务工作量和服务质量等)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分自查、院系清查以及校级抽查等。学校还建立健全了各项激励机制或奖惩机制,设立了多种校级奖项或基金等。

2.2.2 构建共享平台,加强科学化管理

学校成立了校级大型设备共享化管理平台,采取“专管共用”的方式实现开放共享。采取主管部门综合管理,设备所在管理单位日常管理的模式,设备的查询、介绍、运行状态、预约全部通过网上进行。入网设备的使用必须通过网上预约,凡没有经过网上预约的用户不予提供补助支持和财务入账。同时加强对设备“专管共用”情况的监控,为后期的考核和奖励提供依据。

2.3 加强大型设备的维修与维护管理

以往仪器设备购置后,管理过多注重于账、卡、物相符, 对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使用情况、功能开发缺乏监督与管理[8-13]。结合实际的管理经验,最直接、最有效的维修和维护是鼓励一线实验技术人员自己动手。这样既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还可以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为实验室节约大量费用。学校加强了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为实验技术人员申请到了技术培训专项经费,并建立健全了各项激励机制或奖惩机制。

2.4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2.4.1 转变观念、重视实验技术队伍

实验技术人员是促进科研实力提升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为了转变观念,学校要求各级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实验队伍的建设,切实关心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主动给予帮助、解决,工作中做出的成绩要充分肯定、鼓励,对他们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要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纳,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切实提高他们的地位。

2.4.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实验室工作是平凡、具体而枯燥的,学校要求各级领导要切实重视实验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来提高实验队伍的思想素质与道德水平。实验技术人员自身也要具有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思想,做到持之以恒的为教学、科研工作的热情,要具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4.3 加强实验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培养

学校设立了实验技术人员培训专项经费,开展了多层次业务知识、先进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新引进大型仪器设备的上岗培训;利于实验技术骨干、实验技术带头人脱产进修与重点培养的人才培养计划;定期组织校内外实验技术人员同行之间的技术经验交流会;安排优秀实验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赴国内外著名院校和科研院所考察学习等。业务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大型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能力、大型设备的使用与操作能力,仪器的升级改造与开发能力,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处理使用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2.4.4 制定实验工作的量化与考核机制

为了加强监督与考核,学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实验技术人员量化与考核办法,采取以实验技术工作能力、业绩与成果为主,并与理论研究水平相结合的原则,把实验技术人员列为教学人员范畴,可与教师一样核算工作量。具体考核内容包括:(1)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数量和经济、社会效益;(2)设备利用率;(3)设备功能的发挥程度和技术开发的项目数;(4)依托该设备完成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5)设备维护的完好率和运行环境完善程度;(6)“专管共用”执行情况;(7)设备技术档案建立、健全及完善情况;(8)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健全完善及执行情况;(9)原材料、配件、附件、元器件等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等。

学校对实验技术人员建立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用人制度,实行不称职人员、素质较差、不适合实验技术工作的人员退出机制。

2.4.5 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

学校制定了一些奖励政策,并将逐步完善这些奖励机制,每年评比一次。基于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不同、工作范围广、情况复杂等特点,设立了仪器设备的改造与开发奖、实验技术开发成果奖、仪器设备管理、维修、维护优秀奖、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奖等。对积极参与实验技术开发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服务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报酬,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肯定其工作成效,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

3 结束语

河南大学在各理工学科发展相对独立情况下,为了提高资金的投入效益,进一步规范、统筹经费管理,在资金分配上对相近学科进行了融合,成立了几个研究与开发平台;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型设备的科学化管理,学校成立了校级大型设备共享化管理平台,采取“专管共用”的方式实现开放共享。通过实施这些新方法,学校既整合了资源,又加强了大型设备的管理,大大提高了资金投入效益。

[1] 崔江慧,刘会玲,刘树庆.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198-200.

[2] 王森,余建潮,汪进前,叶秉良,蔡英. 基于全程管理模式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29(1):198-201.

[3] 程敬丽,楼建晴. 美国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管理与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2(2):168-170(199).

[4] 王喆,赵志强.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制度化与信息化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213-215.

[5] 刘贵镇,陈建荣,桑惠兰.大型仪器设备科学管理机制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0(10):426-427(441).

[6] 韩冰. 浅议高校大型设备的科学管理[J]. 山东纺织经济,2012(8):42-43.

[7] 王军. 试论高等院校大型设备管理[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 8(2):37-38.

[8] 薛为,刘瑞,孙群.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效益的探索[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4,2(1):95-97.

[9] 丁克勇,马华力. 加强大型设备管理、提高使用效益[J]. 现代仪器,2002(3):39-41.

[10] 邓敏,陈彦.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绩效管理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 30(1):228-230.

[11] 张义. 提高高校大型设备投资效益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6):28-30.

[12] 侯志坚,刘云,余涛.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探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6):126-128.

[13] 刘瑾,徐建斌.完善管理手段 提高大型设备管理效益[J].实验室科学,2012,15(1):192-194.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Large Equipment from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Using Benefit

CHENG Xiuying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s,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China)

Henan University is a provincial governed key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we have strived for the support of central and local f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and degree, and all kinds of laboratory have got the rapid development. Under the good circumstance, we want to impro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tegrate the resources and enhance the benefit of investment. Our school has established the physical and functional materials researching platform, biochemical technology and material application developing platform, pharmaceutical material and technology developing platform,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developing platform, and economic and geographical researching platform. Then we have set up the sharing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large equipment. These measures not only integrated the resources, strengthened the sharing management of large equipment, but also increased the benefit of fund.

resources integration; utilizing efficiency; sharing platform; equipment management

2013-11-12;修改日期:2013-12-16

河南大学重点科学研究项目(2013ZRZD02)。

程秀英(1962-),女,本科,实验师,主要从事实验室建设与大型设备管理工作。

G482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4.04.070

猜你喜欢

河南大学仪器设备技术人员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归 去 兮
咏 河 大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故 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