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途径探究

2014-04-07张笑雷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4期
关键词:师生思想工作

张笑雷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高校是培养祖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其承担着引领社会思潮、引领先进文化、提供精神产品、建设社会文明的重要责任和使命;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之地,这里学术氛围浓重,同时也成为各种思想激烈斗争的前沿阵地。新的历史时期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怎样做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服务大局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这些都是要通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意义重大。对高校而言,宣传思想工作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管理服务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做好这项工作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1.凝聚思想

如何将分散的千差万别的个人思想汇聚在一起,让师生产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使命感、责任感,从而鼓励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高校一直以来在追求的、探索的。因此高校十分重视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校训、校风、校歌等精神载体对师生的教育、激励和引领作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师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提升和行为的规范有深远的影响。[1]

2.理论导向

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师生员工,这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第一要义。如此引导可以使大家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家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新思想、新观念,并且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保持我国社会稳定的根本前提,也是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3.舆论引导

舆论,即众人之论,是社会公众或集团对人们普遍关心的事态作出的公开评价[2]。校园舆论关系着高校师生对有关自身利益问题的态度、情绪和行为,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态度和处理方法。高校承担着营造正面、积极的舆论氛围的任务,其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促进校园和谐与稳定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特点

如今,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信息传播技术飞速进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获得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1.工作环境发生变化

宣传思想工作处在信息多元化的大环境中,如今无论在什么地方发生的事情,都有可能成为众所周知的公共事件。在这种形势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宣传思想工作不仅仅是宣传部门一个单位的事情,同时也是整个党组织的事情。党在行政管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把工作做好,维护群众的利益,获得群众的肯定,赢得群众的信任,这是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础。

2.工作载体发生变化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过:“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这个世界 。”[3]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已经不但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还将互联网这种新兴媒体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已经无法满足大家的需要,QQ、MSN、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的相继出现,为我们带来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如何洞察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怎么扩大受众群,是宣传思想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只有利用好新兴的工作载体,我们才能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抢占制高点。

3.工作对象发生变化

目前,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在用新媒体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使用传统媒体。新的变化又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勇于探索、深入基层,研究新特点,挖掘新资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引领,变简短讯息为深度报道,将校内自说自话变为勇担社会责任,促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

三、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做法

1.服务群众,做到“三贴近”,增强正面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将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三贴近”的工作方针,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以其为重要突破口,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高校要做好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就要重视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果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就不会有影响力和引导力。宣传工作说起来容易,但要做到有影响、受欢迎,则须要下一番功夫。我们要本着为师生服务的想法,深入到群众中去,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所急,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宣传形式,扭转新闻报道中存在的程式化、叙述方式陈旧、语言枯燥乏味等弊端,紧跟群众生活、工作的新节奏,满足师生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力求让群众爱听爱看、感同身受。减少了空洞说教,摒弃了语言生硬、形式刻板的模式,照顾到了师生视角、多了真情实感和鲜活实例,增强了亲和力、感染力的作品,深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如此宣传思想工作便深深地扎根于师生之中,充分发挥出其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提升主流思想舆论的影响力和引导力。

2.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做好互联网上的宣传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大态势重塑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如何建设并管理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加强正面宣传力度,这些都是宣传思想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信息传播的差异性告诉我们,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

利用好网络平台传播先进文化。加强宣传思想教育网站建设,开通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即时更新、发布信息,以高雅、优质的学术文化优化网络育人环境,从而抵制一些不良信息。

利用网络建立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在网上,大家更容易敞开心扉,抛开拘束,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而利用这点来开展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再恰当不过。通过与他们交流思想、畅谈成长、学习、工作、友谊、爱情、未来等方面的烦恼,也比面对面交流更易于被接受。

加强网络管理,推进数字化校园和互联网新媒体的应用管理,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运用新媒体构建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影像,多位一体的媒体管理新模式。

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培训,培养一批具有过硬的政治理论素质、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的骨干队伍。他们既熟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又能熟练掌握新兴媒体技术,能够时刻把握社会脉搏,让宣传思想工作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工作环境、工作载体、工作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在充分认识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的基础上,根据变化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方法和内容,这样才能使宣传思想工作跟上时代节拍、融入时代潮流,在顺势而为中取得新成果,获得新成效。

[1]王瑞娜.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

[2]郭永红.论舆论引导[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第4页.

[3]常青.网络发展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D].“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2001:312.

猜你喜欢

师生思想工作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不工作,爽飞了?
麻辣师生
选工作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