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民务实清廉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

2014-04-07许圣元

湖湘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群众

许圣元

(中共泰安市委党校,山东 泰安271000)

我们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明确提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为民务实清廉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理念和作风,它继承了我们党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当前,我们只有认真践行为民务实清廉,才能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切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突出成效。

一、为民务实清廉发端于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体现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可以说,为民务实清廉内化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之中,外化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过程,既是群众路线的基本价值理念,也是落实群众路线的主要途径和保障。

(一)为民是群众路线的基本立场。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群众路线中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领导机关和每个共产党员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除谋求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外没有它本身任何私利。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的名篇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共产党的政治是人民的政治,共产党的路线是人民的路线。毛泽东说:“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我们党在各个时期的政治路线集中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为各族人民群众所拥护。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体现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上,而且还体现在党的干部和普通党员的行动中。毛泽东始终要求党的干部始终关心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的生活。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毛泽东时刻想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他说:“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1]P71针对当时陕甘宁边区的某些工作人员轻视群众利益和对群众竭泽而渔、诛求无己的思想和做法,他提出:“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实践证明:践行为民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的根本所在,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立场。

(二)务实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体现。务实又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本质上是一致的。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是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在自然界表现为自然存在,在社会领域则表现为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主要指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因此,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出发,也就是坚持人民群众实践第一的观点。实事求是中的“求”就是去研究、总结和升华,我们在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中,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研究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总结升华群众的经验智慧,因此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过程是一致的。实事求是中的“是”即科学的决策、正确的认识。而检验决策是否正确科学的标准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只有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做决策,才能保证党的政策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因此,实事求是所追求的结果与群众路线的要求是一致的

(三)清廉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清廉是共产党员在无产阶级世界观指导下的一种自觉行动,也是践行党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毛泽东一直把为政清廉、反对腐败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措施。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提出了以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反腐败措施。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特别向全党敲响警钟,进城后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P1377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更加注意对党内发生的腐化和腐败问题保持高度的警惕,坚持在党内外进行反腐肃贪的斗争。1952年毛泽东就亲自发动、组织和领导了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运动,在党内党外、全国上下清除了一大批贪污腐化和违法犯罪分子。可见,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反腐倡廉都是毛泽东一贯的思想和主张,他认为为政清廉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党员干部只有为政清廉,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二、为民务实清廉发展于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

党的群众路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当前,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务实清廉,强烈反映和回应了时代要求,彰显出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价值、实现途径和形象保障,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的伟大创举。

(一)为民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核心价值。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这对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它不会在党员干部的头脑中自发形成,更不会一劳永逸,在新形势下反而有削弱甚至丧失的危险。一些领导干部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办公条件改善了,反而与群众的距离无论从感情上还是时空上都拉大了,出现了宗旨意识淡漠,群众观点模糊,甚至高高在上、做官当老爷、藐视群众、与群众对立的不良倾向,官僚主义滋生蔓延。从“为民”诠释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诉求,有助于校准党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属性,有助于在实践中抵制和清除官僚主义时弊,有利于树立群众观点,强化宗旨意识,确立和实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理论上深度解读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开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当代建构的新境界。

(二)务实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实现途径。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这是新时期落实群众路线的新要求。群众是最讲实际的,党员干部只有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才会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才能真正贯彻群众路线的要求。然而,现在有些干部不是扎扎实实为人民谋利益,而是千方百计为个人谋私利,表现在工作中不是求真务实,而是形式主义、应付公事,贪图虚名、不求实效,华而不实、沽名钓誉,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这种风气如果继续蔓延,必然会严重损害党群关系。用务实的作风去落实群众路线,有助于发扬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克服实际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以优良的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有助于切实保障和维护群众权益,让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有助于创新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扎实效果。

(三)清廉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形象保障。清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基本要求,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的形象保障。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利用职权追求享乐,贪图奢靡,甚至营私舞弊,消极腐败,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为谁用权、怎样用权,是每个党员干部面临的最经常、最现实的考验,也是在贯彻群众路线过程中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在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中,群众工作做得不得力,不仅因为有些干部能力不强、方法不对,还因为有些干部形象不佳、为政不廉,在群众中没有权威性和号召力。加强干部教育,不仅要抓理论学习,还要把干部的理论素养转化为党性、转化为清廉。一个只会夸夸其谈大道理而缺乏党性、为政不廉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奉者,也不可能成为可靠的群众路线的执行者。党员干部只有为政清廉,秉公用权、慎重用权,不断提高权力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始终坚持人民满意作为政绩的评判标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赞同、是否高兴作为工作的价值取向,才能在群众中一呼百应,具有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也才能真正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三、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全力整肃“四风”

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是集中解决“四风”、贯彻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其中为民主要针对官僚主义、务实主要针对形式主义、清廉主要针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一)增强为民意识,扫除官僚主义。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职责。二要深怀爱民之情,就是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发自内心的热爱人民群众,“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置,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切实把自己看成是群众的普通一员,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三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组织党员干部经常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加深对群众的了解,增进对群众的感情,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群众的意愿。四要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纠纷。通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手段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办理有着落,事事落实有回音。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加深与群众的感情,才能真正扫除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扎实推进作风建设。[3]

(二)坚持务实作风,扫除形式主义。当前,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切入点,使出迎难而上的拼劲,面对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昂扬锐气,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组织和引领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艰苦拼搏,不断夺取新的胜利。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对定下来的工作、认准了的事情,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破解,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突破,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推进,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要有一抓到底的狠劲,形成重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真正做到每项工作都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成效,每项任务都不说则已、说了就干,不抓则已、抓就抓成,不干则已、干就干好。

(三)保持清廉本色,扫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一是加强党员干部的清廉教育。要教育督促各级干部始终做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始终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以清廉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教育督促党员干部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保守纯洁的精神家园,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从小事做起,从小处严起,从一点一滴开始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要加强严格的党性修养,做到慎始、慎独、慎微,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做良好社会风气的倡导者和先行者,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规定,从生活上防微杜渐。力戒自我满足,不思进取,萎靡不振,敷衍塞责;力戒贪图享受,吃喝玩乐,奢靡腐化。二是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切实清除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既打“老虎”,又拍“苍蝇”;要有经常抓、长期抓的恒心,切实做到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的道路,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一系列防范机制、保障机制,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4]

[1]毛泽东文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毛泽东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许圣元.为民务实清廉与党的群众路线[J].西藏发展论坛,2013,(3).

[4]许圣元.为民务实清廉助推中国梦[J].党政论坛,2013,(9).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群众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新书架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