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运动的研究

2014-04-06王万兴

关键词:运动体育课程

王万兴

(安徽理工大学 体育部,安徽 淮南 232001)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运动的研究

王万兴

(安徽理工大学 体育部,安徽 淮南 232001)

公共体育是高等院校开设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运动技术和技能,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传统的公体教学偏重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少有干预,本文以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2011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科研方法对高校公体教学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高校公体拓展运动开展在师资方面,场地器材方面具有可行性,高校体育课引入拓展运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了教学手段,能够更好的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拓展运动;公共体育;高校教学

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

在新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称新《纲要》)的指导下,高校公共体育对课程设置与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学生学习评价等有了新的要求,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时尚前沿科学的引入以及课程评价为传统体育课程注入了活力。然而另一方面,由于新《纲要》一些理念缺乏可控因素和可操作性,使得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在阳光体育、快乐体育等思潮的鼓动下出现了各种不适应,如教学组织散漫,学习评价没有标准等等。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死板、考核一刀切,没有尽力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学生更关心的是能否够顺利通过运动项目的考核,从而拿到学分。可见,作为高校教育必修课程,大学体育课的考核内容与标准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对运动项目的自由选择。

目前的教学沿袭着竞技体育的教学方法:准备活动,基础训练,结束部分。从基本姿势、步伐到技战术练习,往往比较重视技术教学,沿着技术形成的规律进行教学。然而,由于大学生生源地差异很大,各地高中体育课开展状况水平不同、男女生性别差异、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不同等等,使得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要求、难以达到学生对体育课的期望值,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体育选项课组织形式格式化、规范化,使课堂教学程序化,强制化。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方法手段呆板,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不能使大学生的个性自由地发挥。

体育选项课的学习评价系统,一般包括体育技术考核、素质测试、理论考试、平时成绩,其中体育技术考核占主要部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花费过多的时间练习单一考核的内容,大大减少了对自己所选运动项目的战术、整体配合和体育规则的学习时间,严重影响了学习热情和兴趣。新《纲要》对体育课学习评价提出了 “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幅度”这个要求,但这个要求确实很难量化。学生平时成绩完全靠教师自己的观察,而很多教师因无法量化,选择了以出勤率来代替学生的平时成绩,这样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单纯靠课堂上学习的个体技术,无法到团体运动带来的快乐,不利于学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从而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二、引入拓展运动的必要性

公共体育拓展运动是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运用拓展运动的有关原理,借助运动场地与器材,结合运动的特点,将运动技术、战术等教学训练内容,按照特定的目标、要求和规则,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安排的特殊训练模式,使公共体育课程在新的环境下发挥更大的作用。把拓展运动先进的理论引入到体育课程中,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体育基本技战术、提高团队意识,从心理健康进行必要干预,更好的实现体育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0世纪90年代拓展运动引入我国。作为一个团队训练手段,它在激发潜能、团队合作、关爱和培养创造力等方面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很多专家学者试图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然而拓展训练却无法完全代替传统体育教学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如何将先进的拓展教育理论引入高校公体教学应该是当代体育教育者思考问题。笔者从事多年高校公体教学工作,现以体育教学为例,在对现有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相关文件、资料和体育普修课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将拓展运动的一些先进理论引入体育教学,深入研究了拓展运动的组织形式,在体育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体育课程开展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三、引入拓展运动的可行性

拓展运动作为当前一项流行的运动项目,已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培训当中,而它所取得的积极效果,也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关注。根据新课标的进一步完善,将拓展运动更好的应用于高校公共体育课堂,已具备各方面的条件。

(一)高校师资力量充足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目前高校的公体教师学历最低是体育教育训练本科以上,普通话能力在二级乙等以上。《训练学》、《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 都是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必修学科。经过系统体育专业学习,大学体育教师具备丰富的科学运动知识,常年的体育教学、训练,使大学体育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引导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身体表现把握运动负荷。这些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因材施教、安全措施的落实等要求都十分有利于拓展训练开展。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教学无论在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环节上都十分相似。大学体育教师熟悉对体育教案的撰写,有体育游戏的编排和创造能力,所以,大学体育教师只需稍加培训就可以承担拓展师的角色。

(二)高校硬件设施齐全

任何体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场地。大学校园里各种先进的体育运动场馆,为拓展运动开展提供了空间需求,大学体育器械也为拓展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经过教学资源整合,很多大学合并,成立大学城,为"定向"等拓展运动户外运动提供了运动环节。大多拓展训练项目所需场地比较简单,一片操场或是一块平坦的空地就可以进行训练,有些项目雨天也可以在室内进行。比如拓展训练项目“雷阵”,只需5米见方的平坦场地即可。所需的器材大致有绳子、眼罩、呼啦圈等,这些很容易买到,也很便宜,甚至有些可以自制,这样也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还有些项目基本上不用器材,比如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增强大家相互信任的卧式传递项目,就不需要器材。并且同一个培训目标有多个项目可选择。例如“信任背摔”同样可以达到高空项目“断桥”的培训效果。拓展训练所用器械与其它体育项目器械相比,更为简洁、紧凑、功能强大且安全、节省场地空间、适应性强,便于各种场地上快捷安装。同时,科学的组合也节省了器械使用材料,降低了成本,便于推广,在高校开展拓展训练,将大大节省体育器材的开支。因此,拓展训练所需场地、器材比较简单,方式灵活多变,有利于在校园开展。

(三)教学内容丰富

高校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而拓展训练在这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把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融合起来,使得体育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对体育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高校开展拓展运动具有可行性,把拓展运动引入高校,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同时也有利于拓展运动本身的开发创新。

四、引入方法

首先,充分发挥高校运动场馆多、运动器械先进的优势,从安全性、可操作性原则考虑,把适合大学生年龄段的拓展项目引进高校。其次,依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及校园地理特色,更好的发挥学校校园文化,形成有本校特色的拓展项目。再次,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结合场地设施,融合各种运动的特点和拓展项目的基本原理和模式编排出简单易行的拓展项目来促进拓展项目在体育教学在高校的发展。

例如:追捕与救赎

项目介绍:游戏背景设置在解放时期,将参加活动的队员分成人数相同的两组,各组选出自己的队长,对进攻方和防守方进行不同的情景设置。进攻方:解放初期,社会动荡,地方治安不好,土匪横行,同学们要保护地方治安,全力出击,一举将“罪犯”捉拿归案。防守方:由于白色恐怖,我们好多亲密的战友被敌人抓进了牢狱,敌人要对我们的战友下毒手,要不惜一切代价救出亲密的战友。

学习目的:(1)锻炼同学的运动体能、培养学生团体合作能力;(2)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命感升华;(3)提高同学团队意识;(4)提高领导核心能力。

场地器材:篮球场地,两条长凳。

游戏规则:(1)将篮球场中圈设为“监狱”,守卫“监狱”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限制,营救人员不得穿越监狱;(2)监狱里看押人员要蹲在监狱里,伸出手等到救援;(3)男同学追击女同学时要用手抓住膝盖追击,被女同学追击时候也一样要抓住膝盖逃避,否则无效;(4)营救人员被拍到肩膀就算被抓住;(5)营救队友用手拍击到被营救队友伸出的手后,营救成功。

课程导入:(1)将两条可供一两个人坐的长凳分别标识为“一分钟避难所”。“两分钟避难所”,分别有计时人员看管,营救人员坐到“避难所”将不被追捕。时间到进行驱逐;(2)给双方队长两分钟时间商量,追捕方案,营救方案。将营救组队长放在监狱中;(3)分别对两组队员根据设计好的情景设计进行动员。宣布游戏开始;(4)单位时间内。当全部队员被营救出监狱,或者全部抓光,宣布游戏结束。

回顾总结:1.对营救方提出问题进行反思。(1)当你的队员伸手需要你救援的时候,你是否全力去营救他?你不救赎他,后来就没有人来救你!(2)当你的队友需要避难的时候,你是否愿意在自己休息时间没有结束前离开,让他分享避难时间?2.对追捕方提出问题进行反思。(1)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在奋战吗?(2)你觉得你们队伍配合的好吗?你有没有感谢他们的支援。(3)你一直在尽职责的追捕吗?(4)你对你们的合作满意吗?

充分考虑到各个社团学生的群体趣味性,培养高校各个社团骨干组织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将心理拓展项目渗透到各个社团,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组织安排学校拓展训练的运动会,或者是拓展训练体育文化节,来促进拓展项目在校园里发展速度。

对学校毕业生进行拓展训练。针对大学生毕业从事不同的职业,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五、结论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所以高校公体教学目标要围绕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等内容,公体教师在引入拓展运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接受频率,并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和办法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及帮助学生分析学习情况,更好的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拓展运动并非体育加娱乐,而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平时一说起提高素质就是MBA,就是各种证书和文凭,其实,知识和技能还只是有形的资本,意志和精神则是无形的力量。在何种情况下能使有限的知识和技能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如何开发学生潜力,这就是拓展运动的真正意义。

[1]谭华.体育课程功能的历史演变[J].体育学刊,2005-01.

[2]毛振明.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郭叶.学校体育呼唤人文精神[J].体育学刊,2005-01.

[4]唐健.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的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05-03.

[5]崔允.新课程新在何处[J].体育与科学,2005,(1).

[6]范中杰.论创新的普及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4).

[7]冯建军.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J].江西教育与科研,2000,(10).

[8]石中英.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教育变革 [J].教育研究与试验, 2001,(4).

[9]赵敏.从知识经济看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J].教育学,1999,(5).

[10]张武.终身体育的实证研究[J].辽宁体育学院学报,2002,(5).

猜你喜欢

运动体育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不正经运动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