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默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探析

2014-04-06史霄

关键词:政治课思想教师

史霄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公共基础部,福建 漳州 363000)

幽默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探析

史霄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公共基础部,福建 漳州 363000)

作为隐形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幽默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技巧。教师把幽默融入教学过程,可以显著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幽默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有: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吸引力;启迪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思维;处理突发事件,淡化对学生的批评,帮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课;幽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重要职能,其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决定着其道德品质、法律意识的提高,直接关系着高校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教学实效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加速转型,各种社会关系错综交织,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价值观充斥着大学生的头脑,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再有,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理论内容多而抽象,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密切。此外,高校思想政治课普遍以“课堂灌输”、墙报展示、形势政策讲座等显性教育法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些因素使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参与意识较低,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入脑入心”,使学生终身受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逐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越来越重视隐性教育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作为思想政治课隐性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学幽默恰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等产生影响,充分发挥隐性教育法的潜移默化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1]笔者认为,教师把幽默融入教学过程,可以显著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之一。

教学幽默“在教学中呈现的状态是用内庄外谐的形式表现真理和智慧,用谐趣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矛盾和本质,使语言的传递与转换过程得到优化,给学生留下回味悠长、耐人寻味的效果。”[2]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幽默就是在教师在课堂中,运用轻松、诙谐、富有情趣的方式灌输严肃的真理。前苏联教育家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说:“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3]笔者认为,具体而言,幽默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能起到以下作用: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吸引力

首先,从学习内容上看。思想政治课中有很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律知识等严肃而又深奥的理论,思辨性强,抽象思维远远多于形象思维。对于如此众多的理论知识,思想政治课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单单进行理论讲解和分析,进行简单的理论灌输,学生往往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不强。时间长了就会觉得索然无味,疲惫不堪,甚至昏昏欲睡。此时教师如果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幽默调节课堂气氛,就会使学生大脑兴奋,思维变得活跃,使他们在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的氛围下接受教育,在笑声中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在这种状况下,幽默就像神奇的魔棒能使枯燥沉闷的课堂瞬间闪烁出睿智、趣味和情感的火花,让学生置身仙境般步入美妙的知识殿堂。比如,笔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讲述“知法”对大学生的重要作用时,没有简单地应用教材上的理论阐述大学生懂法的重要意义,而是引用了一个幽默的法律故事:悟空借给八戒2000元,过了两年时间才向八戒要,结果八戒不还,于是悟空状告八戒,让全体学生扮演法官判案。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纷纷查找书上是不是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这个富有情趣的案例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在会心一笑之余不但深深铭记了普通诉讼时效为两年这个知识点,而且切实感悟到学习法律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意义, 激起了学习法律的浓厚兴趣,为后面学习法律部分的内容做了很好的渲染和铺垫。

其次,从教师自身看。幽默可以增加教师的人格魅力,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道德升华具有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具有激励作用,对学生的意志强化具有促进作用。”[4]教师富有感染力的幽默可以展现教师的才能和机智,使学生认识到教师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教师的风趣可亲,打消对教师的敬畏之情,从而增加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使教师像一块磁石一样将学生紧紧吸引在自己周围。国内外众多的调查问卷也表明,学生最喜欢富有幽默感的老师。因为幽默的人其言谈举止时常会令人会心一笑或是捧腹大笑,之后心情愉快、精神爽朗。大家都愿意和幽默的人在一起。常言说:“亲其师,信其道”。同理,如果一个思想政治课老师具有幽默感,其必定大受所授课班级的学生的喜欢, 其教学效果无疑也会更好。比如, 笔者在讲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人生须认真”这一部分时,谈到了人要珍惜时间,举了自己的例子。笔者说:“小时候老师也很顽皮,常常不认真学习。那时候总认为时间是无止尽的,所以不知道珍惜,结果老师到现在也没成为“伟人”。可见时间并不是无限的,老师那时原来是小孩,现在都快成了小孩的爷爷了。”同学们都笑了,深深理解了时间的宝贵,同时也感悟到了老师的幽默品质,从而从情感上更加亲近老师,更放松地跟老师交流学习心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更高了。

2010年9月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最主要特征依次为,富有幽默感、责任心强、尊重和关爱学生、和蔼、开朗、专业技能强、外表端庄大方等。在这个调查结果中,教师的幽默素质高居第一。从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教师的幽默品质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其对学生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在欧美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许多院校已经将教师是否具有幽默感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之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幽默素质,以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充分发挥幽默对于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的重要作用。

二、启迪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思维

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存在明显的分工。左半球侧重理性的逻辑思维功能,右半球侧重直觉的形象思维功能,而大脑两半球的协同活动是充分发挥人的大脑潜能的基础。教学幽默引入了情感因素,使学生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以促进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充分发挥。而心理学家也认为,人的情趣与学习效果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说:“处于轻松、快乐状态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最有利于激发个人的超强记忆力。这对人接受信息的能力最佳,思维力最强,学习效果也最好。”[5]这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运用幽默提高教学实效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在幽默的实际运用方面,也有许多显示其卓有成效的案例。美国心理学家艾森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将200名志愿者分成甲乙两组,每组100人,且这两组平均智商大体相同,然后让他们分别解答同一套创造力测试题.但是甲组人员事先看了20分钟的喜剧录像,而乙组人员则事先听同等时长的行政报告。测试的结果是甲组有97℅的人全部答对,而乙组全部答对的人仅有20℅。运用幽默的甲组的记忆效果显著高于没有运用幽默辅助记忆的乙组,这显示了幽默对于提高记忆效果的有着无可争辩的巨大作用。

精神病学的研究也发现,人脑的脑电波分为四种:α波、β波、δ波和θ波。在人心情愉悦或静思冥想时,β波、δ波或θ波就弱了下来,α波相对来说得到了强化,这种波形最接近右脑的脑电生物节律。此时,人的灵感状态就出现了。而思想政治课中的幽默有利于帮助脑电波进入α波状态,从而有可以使学生消除疲劳,给沉闷的课堂注入兴奋剂,使枯燥无味的课堂瞬间变得妙趣横生,从而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思想政治课上的幽默能把抽象的真理形象化,轻松幽默地揭示理论的本质,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心智,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如果思想政治教师能持之以恒地在课堂上运用幽默,天长日久学生就会变得更加睿智、机敏和富有创造力。

思想政治课中的有些内容,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有些原理,常常会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此时教师艺术化地运用幽默技巧,往往会让他们突然得到顿悟。学生一旦获得了顿悟,便开启了智慧的大门,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和核心规律。正如马斯洛所说的:“获得顿悟的人,他们感到自己窥见了终极真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秘,仿佛遮掩知识的帷幕一下子给拉开了……产生这种体验的人便突然步入了天堂,实现了奇迹,达到了尽善尽美。”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而幽默可以帮助教师达到这种境界。例如,笔者在讲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的“创新”一部分时举了这样一个案例:在欧洲某国,一群工程师正在一幢古旧建筑里面进行实地考察,讨论着如何既不破坏这些古代建筑传承下来的几百年的文化,又能加上现代化的电梯,方便行人上下。有的建筑师说在某处打一个洞则破坏程度较小,有的则说在另外的地方打洞更好。这时候有个年长的保洁员走过来说: “为什么不把电梯加在楼房外面呢?这样不就不用打洞了吗?”这时候这群建筑专家们才恍然大悟,惊呼“误入歧途”。同学们也都豁然开朗,懂得了要创新必须要有创新思维,且思维要具有发散性,不能只是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三、处理突发事件,淡化对学生的批评,帮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思想政治课中巧妙运用幽默技巧,有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会遇到教学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冷静、恰当处理。而教学幽默既会舒缓紧张情绪,将紧张和尴尬转化为轻松和自然,又能使学生有所感悟。此时教学幽默就成了艺术化处理突发事件的“润滑剂”,从而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比如,笔者有次上课的时候,有位同学接连打了几个喷嚏,引得同学哄堂大笑。笔者于是微笑着说:“老师的老家有个风俗,打一个喷嚏就是活一百岁,打两个就是一千岁,打三个就是一万岁,以此类推。看来某某同学要长生不老啊。”“老寿星要注意身体啊。”同学们都笑了,那位同学也不再尴尬。大家笑过之后注意力也就转到教学内容上了。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有时是必须的;然而,学生的自尊心往往较强,又有谁会愿听对自己的批评与责备呢?鉴于此,如果教师能够在不得不批评学生的时候,以幽默的方式,面带微笑委婉地表达出来,就大大冲淡了责备的意味,保全了学生的自尊,避免对方产生逆反心理,也达到了自己要求对方改进的目的。比如,笔者有次上课时,有位男生不停地用手指弹桌子,老师本想批评,但是一转念觉得换个方式表达更好,就说:这位同学很有音乐天赋,对老师的伴奏很成功,谢谢!但是接下来就需要展示你的思维能力了,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对转变发展方式问题。同学们都笑了,那个同学也不好意思了,于是就认真听讲了。

幽默是一种人际沟通的行为,它能够促进人际互动,增进彼此间的亲密感。幽默能够使人更容易赢得别人的赞同、喜欢和信任,从而使人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师生同笑,就显示出彼此之间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如果全体师生能为同一件事开怀大笑,往往表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经验、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甚至共同的理想信念,因而能够加深彼此的感情。因为依据人际吸引理论,人类会喜欢拥有相似态度或价值观的人。笑是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幽默能帮助师生建立更加亲密、和谐的关系。而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班级气氛无疑是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和前提。

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思想政治课中的幽默能够引导学生养成乐观、豁达、大度的气质和进取的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高品位的人生目的。笔者在讲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人生目的”这一部分内容时,给学生举了这样一个案例:

有人问放牛娃:“放牛干什么?”

放牛娃说:“挣钱。 ”

问:“挣钱干什么? ”

放牛娃:“娶媳妇。 ”

问:“娶媳妇干什么? ”

放牛娃:“生娃。 ”

问:“生娃干什么? ”

放牛娃:“放牛。 ”

然后笔者问:“同学们,这属不属于人生目的?”多数学生都回答:“是。”笔者接着问:“你对这个人生目的如何评价?”学生回答:“太低了。”这个案例使学生在会心一笑之余明白了自己不能像放牛娃一样,而是应该有更高的人生追求。

思想政治课中的幽默还能健全学生的人格, 启迪其心智,培养他们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心理学家凯瑟琳说:“如果你能使一个人对你有好感,那么你也就有可能使你周围的每一个人甚至是全世界都对你有好感。只要你不只是到处与人握手,更是以你的友善、机智、幽默去传播你的信息,那么时空距离就会消失。”教师的幽默能教会他们幽默的技巧,培养他们豁达的心态、高雅的气质和风度,帮助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减少人际间的摩擦,从而使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人际关系更和谐,身心更健康,事业更成功。笔者就有一位学生小A,活学活用课堂上笔者讲述的幽默案例,成功保住了自己的兼职工作。小A在一家饭店兼职,待遇还不错。美中不足的是这家饭店距离小A的宿舍远了点,并且要经过几条繁华街道。小A很注意不要迟到,但是还是有几次因堵车而迟到。经理已经给他下了最后通牒。但是很不幸,小A又一次迟到了。前几次迟到小A解释的原因是堵车、家中有急事等等。但是很明显这一次这些借口都不管用了。小A一路上都在绞尽脑汁地想如何对经理解释。当他到达饭店的时候已经整整迟到了半个小时。在他到达饭店门口的时候,他想:经理一定正在办公室里构思着开除自己的演说词呢。果然,他一到办公室经理就满脸愠色地大步向他走来。这时候小A突然伸出手,满面笑容地对经理说:“经理大人好,我现在来应聘30分钟前空出来的职位,您有时间面试我吗?”办公室的其他所有同事都笑了。经理也强忍着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于是小A的工作保住了。

毫无疑问,思想政治课上的幽默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启迪学生智慧,强化知识传授的输出功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并且能得到更加积极的教学反馈;幽默还能够协助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此外,思想政治课中的幽默还能使学生在笑声中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崇高的精神。而这些本身就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思想政治课中的幽默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正如法国著名演讲家海因兹.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的提出更易让人接受。”[6]总之,思想政治课中的幽默无论对大学生的成才还是成长都大有裨益。

本文仅就幽默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做一些初步的探索。在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笔者将继续学习、探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幽默的技巧。笔者衷心希望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就幽默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这一课题做更深入的探讨,并且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去,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1]孙德魁,江滨.传承人文精神和幽默文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0,(31).

[2]马凤龙,张希.论幽默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技巧和要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12.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2.

[4]彭建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2011,(5).

[5]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24.

[6]陈致平.政治课教学幽默的美感机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8).

猜你喜欢

政治课思想教师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最美教师
思想与“剑”
教师如何说课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