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商管理大类分流现状分析
——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2014-04-06李姣姣

关键词:会计学分流安徽

陈 莉,李姣姣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工商管理大类分流现状分析
——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陈 莉,李姣姣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以安徽建筑大学工商管理类培养模式为例 ,对其工商管理类的分流方式、依据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在分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工商管理;大类分流;分流依据

一、我国高校实施工商管理大类招生的背景

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渐加深,并且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越来快,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就给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思考,促使高校研究新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于是北京大学于2001年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类统一招生,入学先进行通识教育,在大二的下学期进行专业分流,根据学生填报的志愿和学习情况分别划入金融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三个专业。随后许多高校也陆续实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对院系设置和专业结构进行调整,配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例如2002年清华大学首次按工商管理大类招收了182名同学,在2005年5月这182名学生分流入金融、会计、经济和信息管理等专业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也是首批推出按大类招生的学院,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类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新生入校之后在大一或者大二再分流具体的专业,即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类下面的4个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南开大学商学院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学生进入学校的前两年进行通识教育,在三四年级学生进行具体专业的分流;再如安徽建筑大学工商管理大类对学生按专业大类招生,在前三学期学习工商管理大类学校相应学科平台课,第四学期开始专业分流,学生分流进入工商管理类专业所设置的四个专业方向,即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二、安徽建筑大学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实施现状

随着“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这种新的培养模式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采取这种培养模式。安徽建筑大学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于 2011年开始实行工商管理类按大类招生模式,着力于培养具备管理、经济以及相关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工商管理类的专业理论、技能和方法,并能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所学技能的应用型工商管理学科的综合型人才。具体实施方法是:一方面,学生在入学的前三个学期进行通识教育并学习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在第四学期根据学校开始的具体专业方向、个人兴趣以及学习情况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该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所设置的的专业方向有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四个方向。另一方面,对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名称、代码、课时都进行了统一,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学生入学的前三个学期按照工商管理大类学习相应基础课程,在第四学期开始分流,然后学习所选专业方向的课程。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工商管理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实践课程。

到目前为止,安徽建筑大学工商管理类2011、2012级学生已经完成了大类分流。2011级学生共354人,其中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分别为134、123人,其余少部分人选择了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专业。2012级学生共160人,由于一志愿选择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数不足25人,在这次分流中就不再设置这两个专业方向,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人数各一半。

三、大类招生后专业分流出现的问题

(一)专业分流导致专业选择冷热不均

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2011级354名学生一志愿选择会计学大约47%,选择财务管理大学43%,其余少数学生选择了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专业。2012级160名学生选择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都达到43%,而选择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一共才14%。显然,选择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学生人数明显较多。造成这种现象可能不仅仅是学生的个人兴趣所致,还受到各方向就业率、发展前景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就业率高、发展前景好的专业填报过于拥挤。而事实上,安徽建筑大学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向的师资力量以及今后的就业状况都不逊于会计学和财务管理。这就是在对各专业方向情况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做出的专业方向选择而导致的不均衡。如果尽数满足学生的意愿,即会打乱学校原有的教学资源配置,热门的专业学生过多、教师人数不足,影响教学质量;冷门专业的学生较少,老师的课时不足,收入相应减少,浪费了资源。并且,这种冷热不均的现象会给冷门专业的发展带来冲击。安徽建筑大学2012级工商管理大类分流中由于选择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人数仅仅只有14%,在此次分流中就不再设置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专业方向。但是如果给专业方向设置一定的名额,势必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能选择到感兴趣的方向,在进入别的专业方向学习时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二)分流依据成绩和志愿,考评指标单一

考虑到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分流经验,安徽建筑大学设置了各专业方向的招生人数,由学生填报志愿,最终根据学生志愿和前两年的课程成绩绩点排名来确定学生的分配去向。即在某专业方向报名人数过多的情况下按成绩绩点从高到低进行筛选。这种方式也许能够解决分流冷热不均衡的情况,但同时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按成绩绩点来进行分流等于给学生分了等级层次,成绩好的学生分到了自己选择的专业,成绩不好的学生分到了自认为冷门的专业就可能会对学校产生抱怨并且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四、针对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做好专业选择的引导

首先,在学生进入学校开始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的同时也开展一些帮助同学了解各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以及实践课程,这些基础课程要包括各具体专业方向的知识大纲、学习方式、学习难度、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并且可以适当开设一些实践课程如沙盘实验、生产实习等,着重在于让学生了解专业方向的情况并且培养某方面的专业兴趣,帮助学生在分流中消除盲目性,从而改善专业分流不均衡的问题。在分流开始前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各专业,具体的可以开展讲座、安排各专业老师接受学生对于专业分流相关问题的咨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以顺利地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专业,避免分流不均衡现象的产生。

(二)设置多元的专业分流考评指标

安徽建筑大学采取“个人志愿+成绩绩点”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这种方式快捷有效,缺点在于筛选标准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从多个角度设置适当的考评指标能够综合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学生不再为了拿到高的学分绩点而只专注于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及提升。考评指标可设置如下:分流前学期的课程成绩绩点、专业实践课程成绩、社会实践成绩、专业基础知识预选成绩。学校应多开展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根据学生的表现获得成绩,这样及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考评指标多元化。社会实践包括学生会工作、参加活动等,这也应该是考评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专业基础知识预选指学校可以在分流之初可以对学生志愿填报的专业进行基础知识考核,促使学生对所选专业难度是否适合自己有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专业选择。

(三)做好分流后学生的思想工作

一方面,专业分流势必造成一些同学进入自认为不好的专业方向,产生消极懈怠的心里。这不仅需要学生的自我调节,还需要学校给予一定的思想指导,如安排辅导员对这些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了解该专业方向有哪些优势、发展前景以及就业情况等,帮助学生重新建立学习的信心。还可以安排一些专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

另一方面,按大类招生再进行专业分流时,学生以往的人际关系、学习方式面临重新的调整,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学校的管理方式都面临新的改变,需要学校从学生思想工作、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更多的跟进。

(注:本文获2013年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大教学研究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商管理大类分流培养的运行机制实证研究》资助)

[1]王京芳等.院系按专业大类招生和培养的改革与通识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7,(1).

[2]张淑敏.按大类招生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26(1).

[3]徐蔡余.高等教育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42).

[4]李志仁.本科教育按学科大类招生培养的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

[5]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6]何志毅.中国管理案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6).

猜你喜欢

会计学分流安徽
基于4G和5G上下行分流策略研究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NSA架构分流模式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