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014-04-06黄鸣

关键词:实效性多元化政治

黄鸣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机械工程系,福建 厦门 361021)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黄鸣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机械工程系,福建 厦门 361021)

文化多元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带来了很多机遇与挑战。高校应充分认识文化多元环境对其思想政治教学造成的影响,抓住机遇,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采取及时恰当的对策迎接挑战,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多元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随着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已经基本上都实现了网络化和信息化,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思想和学校的教育环境也都发生了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在这种大背景下经得住考验,就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重新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一、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多元文化的背景和环境使得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现在很多家庭都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价值观、人生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加上一些家长的不正确教育,阻碍了高校正常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由于一些学生是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单亲家庭的氛围对大学生的婚恋观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导致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婚姻和恋爱问题,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些影响。由于网络的快捷方便,其他国家的文化地进入我国的文化体系,网络的手段又让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外国的思想文化,有一些不好思想在污染着我国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毒害着大学生的心灵,最终沉迷网络,这些都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都非常不利。

(二)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影响

多元文化也影响着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表现在对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总体布局的影响上。高校大规模扩招后,一些高校没能正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标,将其简单地看作是学校的稳定,也就是不让学生去做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与专业课程的教育相比,显而易见,思想政治教育被弱化了,缺乏隐性的政治理论教育、荣辱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其次表现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师素质的影响上。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认为这种教育是虚的,没有实质意义的;还有一些教师自身就没有掌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个人综合素质较落后,不能很好地为学生做榜样。这些不合格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立场不坚定,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信仰,甚至故意夸大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鼓吹全盘西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灵,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三)对大学生的影响

多元文化影响着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选择。大学生的思想较为开发、活跃,但是不够成熟,常常把物质利益放在首位,政治观念不坚定和政治鉴别力较模糊。随着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的到来,西方一些不好的思想也逐渐进入高校,以各种方式瓦解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多元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国外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等在我国的出现和涌入,使得我国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也都发生了变化,变得多元化,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也是其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由于受到西方价值观念体系的影响,大学生的基本价值判断发生了改变,有了更多的选择方向,部分学生开始追求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多元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由于不同的社会领域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体系目前还不成熟,在道德认识方面容易陷入困境,比如,价值取向混乱、道德理想迷失等。多元文化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处事方式和行为方式。西方的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想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些影响等思想的影响,使其传统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其行为方式准则发生了变化,有些大学生开始将思想集中在个人价值的实现上,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享乐,过度追求高消费,以自我为中心。

二、文化多元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提升了思想政治学习的空间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文化多元化提供的发展机遇和契机,提升思想政治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保证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正确认识、看待和评价不同的外来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帮助学生加强自我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学习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和传统,了解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地域知识,以及风俗人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世界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拓展能力。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改革,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了解世界文化,拓宽他们的视野,加强大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促进了思想政治教学的现代化

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摆脱束缚教学发展的传统教学模式,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不断完善,不断朝着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丰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理念,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向前发展。

(三)丰富了大学生的个体精神

文化多元化能够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价值观念的空间和机会。因此,大学生在选择个性和兴趣爱好方面,选项更多了,个人的才能也可以得到锻炼和释放,潜能和创新意识能够更好地得到激发,精神世界也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内心世界也就会更加宽广和强大,生活也就会变得更加多彩、有意义。

三、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和措施

(一)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应借此机会,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丰富社会的文化发展内涵。改革要符合当前高校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完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建立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尤其要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积极性,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巩固马克思主义精神的主体地位,正确引导学生接受多元文化思潮的挑战,积极面对不好的影响和冲击,加强自觉精神和理性思维,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思想和精神,能够从多元文化中吸收借鉴好的东西,摈弃那些不好的。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应该是一支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队伍,尤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更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学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基础工作。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这严重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因此,高校要加大吸收优秀年轻教师的加入,壮大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另外还要建立规范系统的教师培训体系,从多个方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激发教师主动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寻找最佳、最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打造一支具有深厚马列主义基础知识、良好道德修养、渊博知识和较高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改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现代大学生具有明显的个性,不喜欢被别人强迫,更不喜欢盲目地去接受一些强制灌输的思想和观念,他们的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价值选择意识也越来越强,这样一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束缚学生的思维,教育实效性也因此受到了消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进教学方法,变更传统的、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的“说教式”和“号召式”教育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大学生看成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在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时,要用平等的态度和真实的情感去打动、感化他们,逐渐消除他们对思想政治的厌恶心理,能够向教师袒露自己的内心想法。高校还应注重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沟通,鼓励教师以自身实际行动为学生做模范。

(四)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很多,比如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和机制。目前高校已经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机制,也已确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格局。目前高校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形式向大学生传授政治思想,因此,课堂也就成为了大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场所。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它对大学生的理论思维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对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应注重与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在全方位育人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还应注重从管理的角度看待学生的思想问题,为学生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和实效性。近几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和服务学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开展免费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五)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高校要想提高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打下基础。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信息的传播更快更普遍,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具备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令学生羡慕、敬佩,会为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以新的姿态面对教学和学习,能够缓和教学氛围,使思想政治教学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思想政治的学习中,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六)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

高校在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时,应要求教育工作者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原则,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利用好多元文化带来的机遇,向大学生传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的文化思想,帮助学生形成道德信仰和道德意志,最终达成道德实践。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满足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中的合理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而提升高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结语

多元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也都有其精华和糟粕的地方,我们要传承精华的部分。中国的教育改革在不断加深,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正在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着变化,高校要想提升其教育实效性,必须要正视文化多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采取对策迎接挑战,利用好机遇,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1]张容.文化多元化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青年与社会,2013,(7).

[2]袁奉亚,晏玲玲.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J]. 2013,(4).

[3]马江雁,郑坤.探析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J]. 2013,(4).

[4]孙佩瑜.浅析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J].2013,(8).

[5]薛雅茜.文化多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6).

猜你喜欢

实效性多元化政治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