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研究

2014-04-06曾萌

关键词:良性校园文化政治

曾萌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浙江 厦门 36102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研究

曾萌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浙江 厦门 361021)

我国改革以来,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高校进行素质教育,而校园文化作为传播改革信息,共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也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传播党的先进思想和理念,推动学生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方针,主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的重要工作,所以,要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发展,才能保证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本文分析了校园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加强两者良性互动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关系;互动发展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正确引导高校进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找准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全面推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贯彻党的先进理念和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学生教育、引导、表扬和批评等方式,强化学生政治思想,消除学生的懈怠思想和行为,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校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因此,充分的认识到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正确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对于高校的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介绍了校园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加强两者良性互动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一)校园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的概念起源于西方社会,我国引进这个概念时间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才逐渐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所谓校园文化是指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全校师生总结创造出来一种文化氛围,集中反映出学校师生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规范等内容,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团队精神意识的体现,是维持高校师生生活的精神动力,其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环境建设和课外活动等因素,是大学校园里所有成员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具体体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系中对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一直较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宣传和贯彻党的先进理念和思想为主,积极吸取中西方先进的政治教育理论和经验,将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当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宣讲,促使学生培养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推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实现国家的复兴提供力量。

二、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1.校园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主要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作为主要内容,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传播,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和课余活动等文化活动,营造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习生活分文,从而实现对高校全体师生的感染和渗透,将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教育传统和积淀的专业教育教学精神注入到校园文化中,进而影响师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而且,和其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同的是,校园文化是一种浓郁的教育精神氛围,它主要侧重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去指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式和行为规范,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不管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这种教育当中,都会不知不觉的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进而被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不自觉的内化成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

2.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这些内容体现在校园文化上,就是高校建设中的价值标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高校人才的模式更加注重向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为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提高学校的开放程度,积极与社会各界进行互动与交流。因此,高校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将会与社会各种文化进行碰撞和融合,校园文化更加能体现出一个时代的特征和要求。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不断加钱,大量西方文化涌进国内,对我国文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冲击,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校园文化也势必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对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正确引导,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校园文化建设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促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受到熏陶、感染和渗透,进而对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规范进行影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促进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教育学生保持正确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高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学校的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为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收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全体师生综合素质,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在传承和创造的基础上,以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价值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导高校进行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校园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是创造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方法的改进以及理论的提升都会成为校园文化的新内容。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的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不断创造出好的校园文化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历史重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 校园里的师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精神动力作用下,就可以积极的创造出各种优秀的成果,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

三、推动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对策

(一)采取多种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在学校范围内形成积极的人文环境氛围,实现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在实际工作中,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式,强化学校的和谐文化,同时注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可以利用大型的党政节日,例如建国、建党、建军节等,积极开展以此为主题的政治文化活动,系统的宣传党的先进思想和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政治文化氛围。在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各级党组织必须发挥带头作用,指导全校师生进行正确的文化建设工作,从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宣传爱国、爱党、爱校的思想,提高师生的政治认识和道德水平。

(二)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校园文化建设,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

作为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的组织学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先进理论进行学习,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将理论学习融入到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进行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同时,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对马克思理论的系统宣讲,结合中国实际,帮助学生构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方式。

(三)加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队伍建设

在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的推动和谐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发展,应该将这项工作涵盖到全校每个师生,从组织者到参与者,基本涵盖到全校师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学校从领导班子到广大教职工,再到学生干部队伍树立起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动发展的共建意识,通过学校党政机关的齐抓共管,建立起一支高效全员化的良性互动建设队伍。不断的探索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互动机制,探索两者实现互动的有效途径,不断的完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高校改革加快了校园与外界环境的融合,外界社会文化因素的流入,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严峻的考验,必须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采取多种多言多样的文化建设渠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采取多种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校园文化建设,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队伍建设,切实促进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1]李宪中.协调四个关系构建和谐校园[J].天津教育,2005,(6).

[2]杨欢,韩文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刘红霞.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4]蒋小燕,雷晓林.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4).

猜你喜欢

良性校园文化政治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