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口退税政策与出口型外贸企业现金流运行均衡管理研究

2014-04-06陶云龙施汉忠章贵桥

华东经济管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营运现金流出口

陶云龙,施汉忠,章贵桥

(1.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61;2.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出口退税政策与出口型外贸企业现金流运行均衡管理研究

陶云龙1,施汉忠2,章贵桥2

(1.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61;2.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对于出口退税研究以往较多关注出口退税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作用,但其如何传导及影响微观出口型企业现金流,学者们对此领域的研究文献却不多见,文章分析与比较了危机前后的出口退税政策,并以此展开研究,分析调整后的出口退税政策如何综合作用于微观外贸出口型企业现金流运行。尝试性探索金融危机后基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特质出口型外贸企业现金流运行规律与特征,以期归纳与总结出出口退税政策如何传导并作用于出口型外贸企业现金流运行的一般特性,并针对性提出不同现金流管理措施与策略,以期为后危机时代外贸出口型企业实现现金流运行均衡管理,防范现金流运行断流风险提供些许洞见。

后危机时代;出口退税政策;出口型企业;现金流;均衡管理

一、引言

“现金为王”一直是个恒久的话题,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这一话题再次引发了人们的重视,长久以来,现金流一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一旦现金流短缺或则严重不足,企业就会陷入危机[1]。在Modigliani和Miller(1958)的研究框架下,如果存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企业的投资决策与企业资本结构无关,只与企业现金流净现值与相关资本支出权衡比较相关,即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不会对企业的营运产生显著作用[2]。然而现实与他们等所言却是背离,即不存在完美市场。就外贸出口型企业而言,出口退税政策变化与调整对出口型企业现金流运行作用不言而喻。此次危机中诸多典型案例已很好阐释了这点,因此,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型企业现金流运行管理而言至关重要。

亚当·斯密首次提出了出口退税的构想,他认为出口退税实质或为财政补助与补贴或为增强本国国际贸易发展国家的一种奖赏金。大卫·李嘉图则从比较优势角度思考出口退税理论,即从税收来源和税负转嫁视角出发。他认为,某个国家其生产要素禀赋高于他国时,对出口产品进行征税,税负将由他国的土地和劳动者负担[3]。众所周知,出口、投资与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且我国当前的经济地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也号称为世界的制造工厂,因而出口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重要性尤为关键。外向型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既取到巨大的提升作用,但也蕴涵着某些不确定性[4],而出口退税政策作为国家调整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掣肘所起效用显而易见。因而,出口退税政策制定及调整得合适与优良不仅决定着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得失与成败,更决定众多外贸出口企业的生死存亡。在经济学中经常采用得研究分析方法一般均衡理论分析,例如微观经济学中耳熟能详的供需均衡、纳什均衡等[5-7]。在对现金流运行框架的分析性研究中,同样适用一般均衡理论。在此分析基础上,基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探究出口退税政策变化与外贸出口企业现金流的调整之间的互动影响,并立足于一般均衡理论,找出两者的均衡解,不仅具有一般的理论意义,更是对于外贸出口企业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

二、金融危机前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比分析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之时,世界各国政府忙于恢复和重振本国经济,在对此次危机形成的经济规则因素和发展模式的鉴别过程中,在寻求找出能加快提升本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同时对以往的旧模式进行重新思考和改变。在这方面美国奥巴马政府选择了对外贸政策进行调整,追求一种刺激型的外贸政策,希望借此完成新的一轮产也升级,促成经济转型,提升美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国内保持较低的失业率,为未来美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8]。中国在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阶段,利用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外贸出口加工企业,并在税收政策给予支持,这阶段出口规模快速增大,出口增长速度与同期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很多[9]。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这一历史性关口,高达4.16万亿美元,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对此外界给予强烈关注。分析人士表示2013年预计中国贸易总额将超过美国2500亿美元,未来几年中美贸易总额的差距还将扩大。中国官方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16万亿美元,冲破4万亿美元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关口。其中全年进口贸易总额为1.95万亿美元,增长7.3%,出口贸易增长7.9%,达2.21万亿美元[10]。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8月至2009年第二季度,出口税率上调了七次,在密集的出口税率调整过程中,服装纺织行业的调整比较高,多达4次。对服装纺织行业的税率调整符合国家保出口、稳就业的调控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该行业的出口额快速下滑风险;其次,通过研究发现,调整频率最高的是机电产品行业,调整多达5次,这些调整一方面表明了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机电产品出口遇到了相当严重的滞怠,另一方面也看出国家在危机发生之后对维持机电产品出口大力支持,避免该行业大范围的破产,见表1所列[1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前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力度与强度比较大,基于宏观层面而言,无非是增强我国出口型企业的产品国际竞争力和确保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并且稳定外需起到了一定作用,希冀实现国内商品与国际商品价格性价比均衡,如图1所示[12]。

图中E1点为初始均衡点,但由于需求扩大,D1需求曲线将向右平移至D2,到达至E2均衡点,但这个均衡点不是真正或者说理想的均衡点,而随着厂商生产规模与整个规模经济发展,供应曲线S1向右平移至供应曲线S2,此时由于科技进步、规模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发展,边际成本降低等因素,均衡发展E3均衡点,该点即为在某一时间区域内实现均衡,即为理想均衡点。

三、出口退税政策与出口型企业现金流运行

对于出口型企业而言,其经营与管理对国家外贸政策的倚重不言而喻或者说外贸政策对其至关重要,当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无疑就是增加出口型企业营运现金流。对微观实体而言,此举的作用是复杂的与综合的,当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意味着通过缩减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同时扩大企业的销售额,进而带来了企业销售额和营运现金流的稳定增长。通常企业的营运现金流的增长,意味着企业现金流同步增长,因为在财务学中营运现金流的增加是调整投融资现金流的基础,这里的暗含假设是把营运现金流看成是企业的内生的现金流,营运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从生物学角度讲好比人血液循环中的造血干细胞,是企业现金流的基础和源泉;在现金流量表中,营运现金流、投资现金流、融资现金流三者之间紧密相关,互相影响,投资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营运现金流,而居于两者之间的融资现金流主要起到一个调节作用[13]。出口退税政策的传导效应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效应,一种是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主要指的是对企业营运现金流的影响,间接效应指的是由于营运现金流的变化,进而导致企业投资和融资活动也应该做相应动态调整,投融资活动的调整又会带来投融资现金流的变化。在一系列的现金流动态变化中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显著影响,为了刻度这种影响,通过下面一个具体事例,阐述清楚在一定范围内,出口税率的高低与企业经营现金流存在一种正比例关系。列举的是一家名叫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企业主业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灯具。根据2009年相应年报,公司出口销售额为7.89亿元,占到了其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95%左右,公司当年的利润总额是1.36亿元,而因为享受出口退税政策优惠,当年的出口退税额高达1.03亿元,很明显出口退税金额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很高[14]。

通过一个具体实例的分析,对于理解出口退税政策对于企业营运现金流的直接效应十分明显,即当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税率时,并且这边为了分析的一致性,假设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呈递减趋势变化,伴随着出口额的提高,该出口企业的利润和应收出口退税额也一并随之增加。随之企业的营运现金流也会增加,营运现金流的增加又带来了投融资决策的动态变化,投融资现金流跟着随之发生变动(本文的分析没有考虑应收账款的信用期和现金的时间成本,即假设利润额和出口退税额按时到账)。一个企业的现金流比较充足,往往会带来投资规模的扩大或者股东现金分红的发放等市场有利信号。反之,当面临出口退税税率下降甚至国家出于产业升级考虑取消了该政策,对一些以出口退税为主导的企业会带来一些很严重的后果(图2)。

四、出口退税政策与外贸型企业现金流的均衡管理

在财务学的研究中,衡量现金流周转速度的指标很多,最为直接的就是现金周转期,现金周转期越短,表明企业现金流周转速度越快,两种应该是一种反比例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和企业现金流密切相关的出口退税的高低必然和现金周转期有一定关联。在日常经营中,涉及出口退税业务的企业尤其是那些以出口退税为主导的企业,需要熟悉出口退税政策,及时根据政策的变化调整做好规划。往往在一个集团企业,对于这种风险的防范更具有优势,因为在集团内往往可以保持资金的整体效益最大化[15]。出口型企业需要尽量缩短现金周转期,加速现金流的回笼,同时处理好与出口海关和税务局的关系,及时了解政策的变动,做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采取相应的机制,随机应变。

(一)出口退税率与出口型外贸企业营运现金流均衡管理

营运现金流是企业内生性的现金流,其运行管理是根本与本质。实现对其科学与高效管理极其重要,其运行效率与效果直接影响企业现金流增值与创值[16],其管理自然为现金流管理本源与基础,管理优劣与否或直接决定企业生死存亡。因而,现金流运行管理首当其冲即为对营运现金流运行的均衡管理。

1.出口退税率上升外贸企业营运现金流均衡管理

当出口退税率上升时,对于那些以出口退税为导向的企业而言,受益很明显,其营业现金流会增加,此时可以加大采购力度,扩大企业生产,提高销售额度,做大销售利润,从而实现营运现金流的增量创值。通过上述分析,营运现金流的变动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相应的投融资策略都要调整。具体针对投资现金流而言,可以适度加大,并且在人民币升值趋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首选投资用外汇结算的股权或者购买需用外汇结算的机械设备和材料等。相应的筹资现金流而言,较优的选择是适当减少债务持有,归还一部分已经到期或者即将到期的债务本金和利息。对于一些成长性企业而言,或许可以不用急于偿还债务,以备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综合上面的分析,对于受益外贸出口企业而言,其现金流均衡管理策略可以简单概述如下:扩销售,增投资、缩债务或者适度筹。

2.出口退税率下降出口型外贸企业营运现金流均衡管理

国家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往往会对出口退税税率政策的变化带来影响,所以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出口退税税率会大幅下降,这时那些以出口退税为导向的企业的,处境大为不妙。首先,出口退税税率的下降,其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会大幅下降,利润额也会减少,营运现金流逐渐变少,现金周转期也变长,在此阶段企业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经营的持续下去。为了保证经营的持续性,相应的投融资政策也要相应调整,此时外贸出口企业应该加大筹资力度,适量引入FDI。其次,这些企业应该控制住投资现金流,学会开源节流,适度变现相关不盈利投资项目,加速资金的回转,努力渡过难关[17]。最后,企业应该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出发,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出口退税率与外贸企业筹资现金流均衡管理

出口退税税率上升对受益外贸出口企业筹资现金流的影响是有利的。主要原因在于此时企业的营运现金流增多,因此根据现金流均衡策略研究,企业一般会采用三个选择:首先基于稳健性考虑,企业现金流持有较多,可以积极偿还一部分刚性债务,减轻外部债务压力;其次,在偿还一部分刚性债务的同时,向市场和融资方释放了公司的利好消息,可以适度扩大融资规模以期下期带来港的营运现金流,从而实现更多的增值和创值;最后,一些出口企业在这种利润的形成机制中尝到了甜头,变得更加冒险激进,不断扩大企业融资规模,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适应性和一些不确定带来的风险。由此可以简单将这种情境下的现金均衡策略概述如下:债先走、缩减筹、吸外流、加大筹。

事物的发展总是需要看两面,有出口退税税率的上升,必然有出口退税税率下降的时期,此时企业的面临的困难要多些,因为随着税率的下降,利润额下降,随之营运现金流减少,企业的现金流主要要依靠另外两个现金流来源,此时的现金均衡管理策略一般会减少一些无关紧要的现金流流出,除了一部分到期刚性债务的偿还,企业会选择延期偿还债务,同时积极主动融资,尽量维持现金流池的规模,所以在此情境下,外贸出口企业的现金流均衡策略可以概述如下:内分留,债缓走,加大筹。

(三)出口退税率与进出口企业投资现金流均衡管理

出口退税税率上升时,基于国家提倡的“走出去”的战略考虑,此时获益的外贸出口企业可以选择外汇持股股权,同时这一时期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趋势,对于现金流比较充裕的外贸出口企业而言,正是走出国门,寻找合适投资机会的有利时机。大胆寻找,审慎选择,选择可以实现创值和增值的投资项目,并及时购买一些需用外汇支付的核心技术和机械设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因此在此情境下外贸出口企业投资现金流均衡管理策略应为:宜选购,缓回收,加大投。

一旦出口退税税率下降,基于投资现金流的均衡策略要随之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因为此时企业的营运现金流大量减少,外贸出口企业处于困难期,融资渠道也会相对萎缩,此时关键是维持企业的持续经营。为此,在此阶段,首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节流,在评估一些投资项目短期不能带来盈利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回收该项目投资,如果在企业周转非常困难时期,可以变卖该投资项目,努力实现投资现金流的回笼,以解企业的燃眉之急。其次可以通过变卖一部分使用频率不高的固定设备或者无形资产,回收投资现金流。再次,从企业的长远角度出发,一些耗资较大的投资项目可以暂停,或者寻求合作者,并通过合作获得一些周转现金,迅速摆脱困局。所以,在此情境下出口企业投资现金流均衡管理策略一般应为:及时收,再处置,慎选购。以上是出口退税率上升与下降时,外贸出口企业三种现金流均衡管理策略些许梳理与思考,以一图以概之(图3)。

五、结束语

本文对比了金融危机前后的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在分析出口退税率上升与下降如何作用于外贸出口企业现金流运行基础上,探索出口退税政策变化作用于外贸型企业现金流运行的一般特征与规律,总体而言当为,当出口退税率上升时,及时把握住机会,外贸出口企业争取全面提速增量营运现金流,其现金流运行均衡管理策略应改针对企业大小类型分别考虑,对于中小型出口企业而言,此时根据均衡解,通常应该采用“不融资少投资”的策略。而对于大中型出口企业而言,通常可以适度加大投资规模和调整投资期限。相反,当出口税率下降时,此时相应的策略就要重新调整,具体为:中小型出口企业采取“短期融资不投资或者减少投资”,而大中型出口企业的投融资策略应相对谨慎为妥,此时投资规模和投资期限应该调整适度,不宜过大或过宽,这样利于企业营运现金流的平稳。

[1]陈志斌,刘静.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现金流运行中的政策影响研究[J].会计研究,2010(4):42-49.

[2]Modigliani F,Miller M H.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48(3):261-297.

[3]陈宪,应诚敏,韦金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陈双喜,潘海鹰.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发展面对的不稳定因素及对策选择[J].国际贸易,2010(3).15-20.

[5]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2-75.

[7]托马斯·E·科普兰,等.金融理论与公司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8]杨益.“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战略选[J].国际贸易,2009(9):4-7.

[9]梁丽萍,贾杉.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因素[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3):76-80.

[10]阮煜琳.中国超越美国成全球最大贸易国引发强烈关注.[EB/OL].(2014-01-11)[2014-02-29].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4/01/-11/5724587.shtml.

[11]张磊.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外贸政策调整及其对外贸运行影响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10):39-48.

[12]邱启东.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及经济增长影响之实证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13]章贵桥,陈志斌.后危机时代外贸政策与进出口型企业现金流运行的均衡管理[J].学习与实践,2013(5):34-41.

[14]程亮亮.应收出口退税过亿东方日升现金流受压,[EB/ OL].(2010-07-20)[2014-02-29].http://www.yicai.com/ news./2010/07/369508.html.

[15]袁琳,陈凌云,何玉润,集团资金集中控制下的风险管理——基于大中型集团公司的案例分析[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3(2):40-49.

[16]陈志斌.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现金流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5-19.

[17]章贵桥,季伟伟,倪婷婷.人民币升值预期与进出口型企业现金流运行均衡管理[J].亚太经济,2013(5):45-50.

[责任编辑:程靖]

A Research on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and Balanced Management of Cash Flow of Export-orient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AO Yun-long1,SHI Han-zhong2,ZHANG Gui-qiao2
(1.Anhui Finance&Trade Vocational College,Hefei 230061,China;2.Business School,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export tax rebate pay much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gulatory role of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in macro-economy,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how the policy conducts and affects cash flow of microscopic export enter⁃prises.The paper starts from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before and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based on this,then it analyzes how the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adjusted comprehensively affects cash flow run of microscopic export-ori⁃ent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It tentatively explores the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sh flow of China’s export-orient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in order to generalize and summarize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how the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conducts and influences cash flow of export-orient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different cash flow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situa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insights for export-orient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o achieve balanced management of cash flow and prevent the drying up risk of cash flow in the post-crisis era

post-crisis era;export tax rebate policy;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cash flow;balanced management

F810.42;F275

A

1007-5097(2014)07-0094-04

10.3969/j.issn.1007-5097.2014.07.020

2014-03-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2039;71172064;712021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630029);南京大学国际化会计学博士生项目(IAPHD)

陶云龙(1964-),男,安徽枞阳人,副教授,会计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企业会计理论;

施汉忠(1989-),男,江苏盐城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本市场,公司治理;

章贵桥(1976-),男,安徽枞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金流均衡管理。

猜你喜欢

营运现金流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VRT在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的应用
大考已至:撤站后的三大营运管理痛点及应对
精益求精 管理企业现金流
基于现金流分析的财务内控管理模式构建
现金流有多重要?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