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酒店管理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2014-04-06谌莲莲

关键词:经理人课程体系模块

谌莲莲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酒店管理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谌莲莲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我国酒店业急速增长,需要一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已成为我国酒店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实践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以此建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1+2+3”模式,即贯彻以“职业经理人”为培养目标,形成以“订单式培养和工学交替”为培养模式,完善以“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实践体系”为教学模式。

职业经理人;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我国酒店业急速增长,需要一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已成为我国酒店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表明我国高高职理念的转变,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有利于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已成为我国酒店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与酒店行业的发展密切相连,立足于高等教育层次,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教育特征日益突显。但目前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和改革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决定了一种教育的性质,也决定了该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然而,近几年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行业需求相脱节。如部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出现了要么倾向于本科理论研究型教育,要么倾向于中职实践技能型教育,存在着培养目标定得过高、过宽或过低过窄的现象。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大众化教育,应避免过于理想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立足于市场需要及人力资源开发进行明确定位。

(二)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未能深入进行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多采取的是“2+1”模式即两年校内理论学习,第三年赴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校内理论+企业顶岗实习的2+1模式较易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际工作需要结合不太紧密,学生的实习对课程学习的反馈作用不明显,顶岗实习和理论学习不能很好地形成相互促进等问题。同时,我们通过对合作酒店和行业调研也发现,酒店业存在明显的淡旺季这一特性,旺季时酒店服务人员急缺,甚至会影响酒店的正常运营与管理;这就需要我们对原有的2+1模式进行了改革,结合这些行业特点来寻求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课程体系设置未能突出高职特色

第一,有些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套用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三段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没有贯穿始终。

第二,还有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充分考虑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重复开设一些理论课程如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等职业核心课程,而在职业技能课方面甚至有倒挂的现象。在中职和高职职业资格证书上也存在着重复的现象,如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等考证。

第三,不少院校还存在着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必修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不足,无法完成高端技能型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学生的知识、实践体系的形成和培养直接受课程体系所决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能只是简单的相加,有过酒店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酒店对员工的培养实践和理论一般是同步进行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应该如同两条缠绕的线,共同拧成一股绳,将理论与实践经验融合在一起,学生才有职业发展能力。

(四)缺乏双师教学团队打造

新形势下的高职教学,对教学团队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酒店管理的专业教师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水平,更要有较强的实操能力;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也要有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实践能力。而现实的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掌握了系统完整的学科理论知识,在实操方面却缺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力不从心。高职教育要求办学单位有一支既懂专业理论,又懂行业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努力构建双师型的教学团队是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酒店管理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一)以职业经理人为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已被国外企业证明是有效的管理模式。我国的酒店业是较早引入职业经理人进行经验管理的旅游行业,聘请了国外的知名酒店管理公司或从国外旅游院校引进管理人才。相应地,高职酒店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酒店输送具有综合素养的职业经理人。因此,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懂国际惯例,有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酒店职业经理人是与现代酒店业发展是相一致的。

因此,我们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胜任现代酒店管理第一线岗位要求及酒店企业中基层管理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酒店职业经理人。通过系统地学习酒店管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类酒店及餐饮企业管理的方法、服务流程设计,使得学生能熟练掌握酒店、餐饮企业管理方法及运作方式,具备较高服务技能与管理水平、具有比中职生扎实的酒店管理理论基础、比本科生动手能力强的技能水准。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酒店职业经理人,不仅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还凸显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因为要培养酒店职业经理人,就必须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深入到酒店实践环节中,通过在学校和酒店之间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的交叉进行,将更加强化专业教学方案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就业基础。

(二)“订单式”培养模式下的校企密切合作

基于酒店职业经理人这一培养目标,订单式培养与学工交替模式比较符合酒店行业特点及专业发展需要。加强与行业企业联姻,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订单培养机制。酒店管理专业针对合作酒店的行业特点,以及其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就订单式培养学生的课程作了全方位的整合。进一步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三)构建“柔性模块”课程体系

“订单式培养”教学以岗位核心能力为基础,构建“柔性模块”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分为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管理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四大模块,其中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为柔性模块。职业通用能力模块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修养、情商与智商素养以及英语计算机等基础从业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侧重与酒店核心业务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旨在培养学生的定向职业岗位技能,包括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和康乐服务与管理4个子模块,学生可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和自身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任修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职业管理能力模块通过课程学习和专业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的酒店运营、较高的语言交际能力及职业晋升能力。职业综合能力模块通过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和企业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在酒店服务管理过程中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体系中的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和模块所包含的课程是动态的,可根据行业发展和酒店岗位能力需求随时调整,体现柔性的特点。课程体系中大量专业课程为校企联合开发和到酒店进行实境训教的企业课程,可在酒店实境训教中实现学工交融,校内授课则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瑞科实习宾馆,实现训教交融。

(四)打造职业经理人的教学团队

为增强专业教师服务与管理的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一方面派出专业教师赴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根据各自教学研究方向,与企业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进行师徒结对,担任中层以上职位,参与企业运营管理,了解掌握企业运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实现“专业教师经理化”。另一方面可聘请合作酒店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一线操作能手为兼职教师,经过学校教学能力培训合格后,担任企业课程、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学与指导工作, 实现“企业经理教师化”

三、结语

本科阶段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具有研究型特点,中职则带有就业方向的基层性、培养要求的技术性的特点。作为中职教育的延续,高职教育更应注重由服务层向中基管理层的渗透能力的培养,在掌握服务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实践操作的层次,注重理论知识的储备,以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认为将高等职业教育下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懂国际惯例,有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酒店职业经理人应该是恰当的,将更加强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为学生成为优秀的酒店职业经理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1]陆林.黄剑锋.张宏梅.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的旅游本科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8):59-63.

[2]叶全良.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管理,2006,(12):88-95.

[3]汤利华,赵鹏.构建旅游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几个问题探析——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S1):80-85.

[4]齐炜.基于高位就业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以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2):145-148.

猜你喜欢

经理人课程体系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