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014-04-06孙玉西

关键词:长尾京东信用

孙玉西

(国家开发银行海南分行,海南 海口 570311)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孙玉西

(国家开发银行海南分行,海南 海口 570311)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形式,为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可能。文章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的实质与特征,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以及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内外瓶颈的有效破解,明确了中小企业融资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未来发展方向。

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一、互联网金融的实质与特征

2013年,以阿里巴巴余额宝,P2P借贷、阿里“虚拟信用卡”、京东供应链金融,财付通与“腾讯金融”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标志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正式来临。同时,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靡也引起了监管部门和传统金融企业的广泛关注和警惕。就其实质而言,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开展的金融活动,是互联网和金融的跨界与融合,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互联网金融的蓝海在于长尾市场

长尾效应就在于它的数量上,将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例如余额宝购买没有金额下限,1元也可以参与购买,开启碎片化理财弥补了一般理财产品设有起买下限的空间,满足了广大零散小微客户的理财需求,即所谓的“长尾市场”。金融长尾市场包括了大量中小、微小、超微企业及零散个人用户。单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数量占据所有企业数量的98%,GDP和税收贡献超过50%,不难想象“长尾市场”是多么巨大的蓝海。对长尾市场的关注意味着,这些此前无法享受金融服务的用户也开始获取服务的潜在机会,是金融业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的必然过渡。

(二)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精神是普惠

人人都有享受金融服务与产品的权利。“分享、协作、自由、平等、普惠、民主”的互联网精神,使植根于现代网络技术的互联网金融更具有普惠的精神,意图“金融面前,人人平等”。传统金融由于运营成本、网点限制、信贷政策支持方向、风险控制手段有限等原因,往往偏向具有大额融资需求的大型企业,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而志在开拓巨大长尾市场用户需求的互联网金融,建立在海量购买群体的基础上,具有明显的普惠精神。

(三)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支撑是大数据、互联网、自动化

以大数据、互联网、自动化等技术手段,优化金融交易的体验、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其核心在于为海量用户提供低价、高效的产品和服务,并形成新型交易结构。

(四)互联网金融的立足之本是低成本和便捷化

互联网金融致力于解决长尾市场,海量小微的需求必然要求它摊薄单笔成本,实现金融超市型的自给服务,实现便捷化一站式的金融体验。低成本和便捷化不仅满足了长尾市场的需求特点,也提供了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实现市场盈利的保障。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具有期限短、需求小、频率高、时间急的特点。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除了企业自身经营规模与经营水平难入银行的“法眼”,信息不对称也让银行在有限的信贷配给中对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转而“以大为美”寻求大企业客户。归结起来,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由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的因素所致。

(一)内部因素

一是自身经营实力较差:(1)经营不稳定,规模小,生存期短,平均生存期限仅为3~5年,风险大;(2)财务状况欠佳,资产少,负债能力有限,资产负债率过高,偿还贷款的能力较弱;(3)资金需求,一次量小、频率高、时间急、期限短;(4)信用记录,意识差,有赖账、转移资产和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5)管理粗放,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等制度不健全等。

二是缺乏信用担保:(1)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品,自身担保能力不足;(2)经营风险较大,难以寻求第三方保证担保人;或者专业担保公司增加了其资金成本。

(二)外部因素

一是信息不对称:(1)财务信息真实性较差,盈利能力难以预测;(2)外界了解其经营活动渠道较窄,获得信息时间滞后。

二是金融机构与政策缺位:(1)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以及与中小企业相配套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2)金融政策具有倾向性,信贷资源主要配给大企业;中小企业单位融资成本高;

三是直接融资渠道欠缺:(1)主板、二板市场的融资门槛过高;(2)债券市场融资条件苛刻;(3)国家对民间金融的管制限制了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4)租赁等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务不发达,难以得到租赁融资;(5)保险、非正式股权和非正式借贷等非银行金融的功能长期被压抑。

四是信用环境较差:(1)我国尚未出台完整规范信用的法律,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社会存在一定的信用危机;(2)信息不共享导致不良信用记录不能迅速被所有金融机构了解,甚至能继续融资,弱化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

三、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内外瓶颈的有效破解

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难双重挤压下催生的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相结合的一种金融创新,可以说,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之日起便是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因为它能够有效地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的内外瓶颈。

(一)内部瓶颈

(1)经营实力较弱。互联网金融立足长尾市场,量身定制针对海量零散个人、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覆盖其资金需求“短小频急”、规模不足、实力较弱的特点。例如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供货商向京东供货后通常会在40天内才能收到货款,造成了资金的占用;通过京东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供货商可以在周期内凭供货账单从银行获得部分货款,京东则在账龄到期时将资金支付给银行。阿里小贷提供的“订单贷款”,则是面对天猫、淘宝以及聚划算的卖家,基于卖家已发货、买家未确认的实物交易订单金额给出授信额度,到期系统自动还款,额度在100万元以内。

(2)担保能力不足。互联网金融依托庞大的产业链金融,实现了对上下游资金链闭环无缝监控,一定程度上可以免去抵押担保的程序;例如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供货商无须向银行提供任何抵押物,只需凭供货单就可以获得银行贷款,京东电商平台从手续上并没有提供保证担保等措施,但由于其应收账款由京东控制,资金链直接从京东回笼到银行,实质上起到了担保中介的作用。

(二)外部瓶颈

(1)信息不对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自动化技术的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信息收集与处理方式的根本改变。大数据通过云存储技术与云计算能力处理被转换为有用的商业信息,使得消除信息不对称成为可能。例如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平台,对企业交易记录、银行流水均了若指掌;在此基础上,电商企业用数据的方法、模型的方法、定量分析的方法去分析小企业背后的信用,恢复其真实的财务情况,从而获得其信用情况再做融资决策。

(2)金融机构政策缺位。互联网金融时代,以中小企业目标市场为起点的互联网企业或金融企业将迎来重大的整合或变革。目前,电商企业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互联网企业百度、腾讯,均瞄准中小企业、小微零散客户的巨大金融需求,纷纷成立金融部,推出小额信贷、信用支付等金融服务产品。平安集团很早就迈出探索的步伐,极具远见的开展布局金融业务与互联网的整合。这些尝试表明,成立专门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出台相应的信贷及监管政策时机已经来临。

(3)直接融资渠道欠缺。目前的P2P和众筹模式都是典型的直接融资形式。P2P借贷平台作为一个中介,将资金的供应方和需求方联系起来,公开借款需求、贷款利率以及市场行情,可有多个投资人投向一个贷款项目,起到风险分散的作用;借款人则通过P2P网络平台,往往采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在短短数日内即可以筹得资金。2013年,我国P2P借贷市场进一步爆发,P2P借贷平台已经达2000家,融资金额达数百亿元。互联网通过提供平台,展示资金定价、收益率要求、融资项目的规划与预期,让资金的供需双方自由选择。

(4)信用环境较差。由于信息不对称,征信体系不完善,企业在某一地方的不良记录有时候并不能妨碍他在其他地方获得融资。正是由于这样的信用记录不共享,进一步恶化了企业薄弱的信用意识。而大数据时代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信用记录的获取、保存及共享,建立全国联网的信用系统,一旦企业出现不良记录,它立即被打上标能被所有借款人、投资人识别,沉重的违约成本将有效促成信用大环境的形成。

四、中小企业融资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方向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还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只能算是展现了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产品,不管是阿里小贷,还是京东供应链金融,抑或是P2P借贷、众筹模式,规模都只在千亿元以内,与国内数万亿的传统金融比起来还是九牛一毛。但互联网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展现出来的巨大潜力,值得学术界和业界深入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一)中小企业长尾市场的开拓

对于占据全国98%数量规模的中小企业市场来说,目前互联网金融开拓的中小企业客户只能说是敲开了中小企业长尾市场这扇窗。如果金融产品开发到位、互联网技术支持、配套设施服务跟上、风险控制规划,中小企业市场将是一片巨大的蓝海。但是目前的目标客户还局限在参与电子商务的供货商、买家和零售个人,主要位于长尾市场最底端,长尾市场还有巨大的细分市场有待开拓。如何开发线下以及更多的潜在客户将是一项长远而必要的工作。

(二)互联网企业与金融企业的融合

互联网金融本身并没有脱离金融本质,其只不过是以互联网形式存在的资金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融通与流动。目前无论是供应链金融、P2P借贷还是互联网理财,实质上是将金融产品搬上了互联网,在网络支撑的同时,金融本身的风险控制与管理仍然离不开金融专业人才。但是,要想将互联网金融发展成为一个良性有效解决中小企业长尾市场融资问题的出口,金融人才不懂互联网,互联网人才不懂金融,互联网与金融难以产生真正的融合,也无法发挥其巨大的潜能。电商企业进军金融业,抑或向平安集团一样的传统金融企业渗透互联网,我们将拭目以待,但是很清楚是,谁先主动,谁先布局,谁将成为这场变革的主导者。

(三)金融监管的到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与互联网整合与渗透更需要严格的监管。互联网金融将在技术、结构、权力多个层面的改变,将对监管带来巨大的挑战。监管层对P2P借贷高压线的设置,防止其滑入非法集资的漩涡,以及对余额宝等理财产品的规则审核等,都体现了其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警惕和重视。未来监管将在技术监管、行为监管、规则监管、信息监管、投资者教育与监管网络等方面有所突破。

(四)大数据处理与安全问题

大数据资源是互联网金融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根本条件。数据时代,包括企业的银行流水、进出货记录等财务信息、上下游供应链等销售渠道、企业关联信息、以及零散客户的社交信息、基本信息均具有等均是重要的的商业信息,如何建模、处理并转化为有效的信用信息,对大数据的处理技术、存储技术提出了高要求。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数据的安全问题,因为互联网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快捷性和复制性,一旦信息发生泄露,将造成比传统信息泄露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小企业的数据安全也是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一大挑战。

猜你喜欢

长尾京东信用
做“最懂产业的云”,京东云首发云操作系统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长尾直销产品图鉴
长尾豹马修
追踪长尾豹马修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在超市快送上超越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