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沙门氏杆菌诊治要点及成功防治经验借鉴

2014-04-05田小龙

兽医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下痢病理变化沙门氏菌

田小龙

(青海省格尔木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青海格尔木 816000)

牛沙门氏杆菌诊治要点及成功防治经验借鉴

田小龙

(青海省格尔木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青海格尔木 816000)

牛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败血症和下痢为主要特怔。文章在介绍流行特点、典型症状、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就防治要点和成功的可借鉴的防治经验进行论述,为地方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理论借鉴。

沙门氏杆菌;防治;成功经验

1 前言

牛沙门氏菌病又称犊牛副伤寒,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或纽波特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败血症和下痢为主要特怔。此病一年四季均有流行性,以出生后30-40日龄的牛最为易感,感染后犊牛及成年牛典型症状及病理变化各有差异,在接下来的内容,本文一一做一论述。同时,就防治要点及可借鉴的成功防治经验进行论述,为今后疾病防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流行特点

此病传染源为病患畜,致病病毒可随粪便、乳汁、流产胎儿等等排出,其后污染水源、饲料、用具等等做进一步感染。主要传染途径为消化道染,还可通过交配及子官内感染。由于健康动物带菌现象相当普遍,病菌可潜藏于消化道、淋巴组织和胆囊内。当外界不良因素使动物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内源感染。

各种牲畜都有感染此病的可能,人类易感性甚为突出。通常情况下,各日龄阶段的牛都有易感性,但是尤以出生后30~40日龄的牛最为易感,此病一年四季均有高发性,但是尤其在外出放牧时最为流行。犊牛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成年牛发病呈散发性,一个牛群仅有1~2头发病,第一个病例出现后,往往相隔2~3周再出现第二个病例。

3 典型症状

3.1 犊牛典型症状

犊牛出生后10~14日可感染此病,感染后48h内表现为体温骤升至40~41℃、食欲废绝、卧地不起、心力衰竭等等症状,部分表现为24h候出现灰黄色液体粪便,其中伴有血丝和黏液,通常情况在3~5d内逐渐死亡,死亡率可达到50%。病程较长的,逐渐伴随腕关节肿大症状,有的还伴有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等症状。

3.2 成年牛典型症状

感染此病后,牛体表现出高热症状,伴随有不食、脉搏减弱、昏迷、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等症状。典型症状表现在患病后12~24h,出现下痢、粪便中伴有血块、纤维素絮片、粘膜等等。出现下痢之后,24h内开始死亡,部分2日内死亡。病程稍微长一些的,可随即出现严重脱水、消瘦、眼窝下陷、结膜充血等等症状,怀孕母牛可出现流产症状。有的牛可取顿挫型经过和隐性经过,可经过粪便排菌。

4 病理变化

4.1 犊牛典型病理变化

病程较短的,可在心壁、肠胃等内脏粘膜处见小的出血点。此外,脾有肿胀症状,肠系膜淋巴结有水肿。病程较长的,肝色泽开始淡化,胆汁出现混浊。肺部发炎区都有坏死灶,关节腔、腱鞘内含胶样液体。

4.2 成年牛典型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畜,可见其胃黏膜、肠黏膜有潮红状、出血点。严重的,可见大肠黏膜有脱落现象,出现局部坏死区域。肠系黏膜淋巴结水肿明显,伴有出血点。胆管壁增厚、汁液混浊,呈现黄褐色。脾脏充血、肿大,有发炎区。

5 定性依据

流行症状、病理变化都是此病初诊的关键所在,确诊则要结合实验室诊断,可取病死畜的血液、内脏器官、粪便等等,做沙门氏菌分离鉴定试验。较为常用的单克隆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于此病的检测效率会更好。

6 防治要点

(1)应急疗法:选用经药敏试验高敏的抗生素,如土霉素等,氟哌酸或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等治疗,同时辅以对症治疗,注意补液、强心,方可收到良效。

(2)防病措施:加强对母牛与犊牛的饲养管理,消除各种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桔卫生,牛舍、用具及环境定期消毒,彻底清除粪便与污染物。犊牛出生后及早吃上初乳,并注意保暖。发现病牛及时隔离治疗,死亡牛应深埋或烧毁,不得食用。牛舍、运动场地及用具等用3%来苏儿或2%火碱彻底进行消毒。牛群全面进行检疫,检出带菌牛,应予以淘汰。

(3)免疫预防:应用本牛群或当地分离的菌株,制成单价灭活苗,用于免疫接种常可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4)药物预防:用于治疗本病的药物均可用于防病。

7 成功防治经验借鉴

基层工作者尝试治疗此病的方案取得不错的治愈效果,值得我们借鉴参考。李国江在长时间地防治体会中,认为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对于防控此病效果更为显著。(1)综合疗法——犊牛发病不同时期,结合临床症状采用不同的治愈措施,同时配合补液、强心、消炎、镇痛等等措施,抓紧时机,对症施治。比如:对于急性、亚急性病例,抗生素全身治疗,温水补液、温盐水灌肠,控制剂量及治疗时间即可;对于复发性、缓发性病例,选择足量广谱抗菌药,兼顾保肝、解毒,配合输血,适时补液盐,可取得不错的康复效果。(2)重点治疗,根据药性及犊牛病情,分组用药,实践探索,详细记录,确定首选药。在作者长时间地防治试验中,认为首选用药顺序为:环丙沙星——盐酸土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磺胺嘧啶钠——庆大霉素。(3)防治结合,药物治疗过程中,要细心观察病情变化情况,及时监测,做好护理措施。同时对于未发病的假定健康群,可配合使用肠道消炎药——喹乙醇片和磺胺脒片,每1周间隔交替使用1次,每次用药3d。之后20d,可药物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剂量为每次5ml,可提高整体素质。(4)加强管理,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粪便及时清理、褥草洁净卫生;定期组织消毒,控制病原菌滋生;加强饲草管理,把好病从口入关等等,切实做好辅助治疗措施。

[1] 周正才,毛卫忠,陈丽萍. 犊牛球虫病的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7,(7):71-72.

[2] 朱胜全,叶朗会,马佳能.短角犊牛大肠杆菌病的诊治[J].云南畜牧兽医,2010,(6):13.

[3] 蒲新竹,李伟,李玉梅,等.外购犊牛发生球虫病的原因[J].新疆农垦科技,2005,(5):31-32.

猜你喜欢

下痢病理变化沙门氏菌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中药喂产仔母猪防仔猪下痢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中药皮炎片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图版
仔猪下痢鉴别诊断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及CD45、CD72表达分析
石榴皮巧治子猪下痢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
四种方法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