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猪蓝耳病的发病原理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2014-04-05卢小萍

兽医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耳病病猪母猪

卢小萍

(大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竹 635100)

浅谈猪蓝耳病的发病原理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卢小萍

(大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竹 635100)

蓝耳病是猪的多发疾病,对于养猪业的打击极大,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增加消费负担,猪蓝耳病主要侵害对象是繁殖母猪与仔猪,带毒猪与病猪是蓝耳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母猪粪便、鼻分泌物与尿液中均存在病猪,即使其症状消失后依然会排毒。猪蓝耳病有着传播迅速的特征,如果健康猪与病猪集中饲养、频繁调运以及同圈饲养,就很容易爆发猪蓝耳病。本文主要分析猪蓝耳病的发病原理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发病原理;综合防治措施

蓝耳病是猪的传染病之一,对于养猪业的危害是致命的,在蓝耳病的影响下,猪肉价格会大幅上涨,与猪肉相关的副食品价格也会随之上涨,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从这一层面而言,猪蓝耳病与经营者、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1 猪蓝耳病发生原因

猪蓝耳病的初始表现是不孕与流产,因此,很多养殖户都未意识到猪蓝耳病的危害,直至该种疾病开始流行之后,才引起了政府部门与科研单位的重视。此类病猪在口鼻、四肢末端、腹下与耳部会出现蓝紫色,该种疾病来势凶猛,母猪早产、流产与死胎率达到了30%,怀孕母猪死亡率约为5%。猪蓝耳病死亡率与猪日龄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是一种反比关系。

猪蓝耳病主要侵害对象是繁殖母猪与仔猪,带毒猪与病猪是蓝耳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母猪粪便、鼻分泌物与尿液中均存在病猪,即使其症状消失后依然会排毒。猪蓝耳病有着传播迅速的特征,如果健康猪与病猪集中饲养、频繁调运以及同圈饲养,就很容易爆发猪蓝耳病。此外,猪蓝耳病也会垂直传播,猪场饲养密度大、卫生环境差也会导致猪蓝耳病的流行。

2 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亲好的是病猪的呼吸系统与繁殖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成猪呼吸系统疾病、母猪不孕,流产、仔猪高死亡率。病猪病程与病情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政治,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的临床表现为厌食、精神抑郁、高热、呼吸困难等,部分母猪乳头、尾部、腹部、外阴、耳朵发绀,发生该种症状后,母猪会出现早产与流产的症状,产下病弱仔猪、死胎或者木乃伊。部分母猪会发生肢体麻痹性表现。

仔猪在发生感染后死亡率极高,可在出生或者数天中死亡,部分仔猪会表现出打喷嚏、后肢麻痹、肌肉震颤、嗜睡、呼吸困难,少数仔猪躯体末端与耳部会发绀。

育成猪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结膜炎、肺炎与双眼肿胀,公猪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不振、运动障碍、精神抑郁、喷嚏、咳嗽、性欲减弱、射精量少以及精液质量下降。

3 猪蓝耳病综合防治措施

3.1 处理好病死猪尸体

在发生猪蓝耳病后,养殖户需要使用焚烧、深埋的方式来处理死猪与死胎,避免病猪发生流动,防治疫情发生扩散。

3.2 做好紧急免疫工作

一般情况下,猪蓝耳病的发生多伴随猪瘟,为了降低猪蓝耳病发生率,需要做好免疫工作,及时为接种疫苗,在接种时,应该做好消毒工作。此外,还可以在猪的饮水中添加一定的应急类药物、感冒药、盐和糖,做好调查工作,配备好相关饲料,对于育肥用猪或者种猪,需要在隔离观察后再上圈饲养。

3.3 做好疫病预防工作

做好疫病预防工作可以有效降低猪蓝耳病发生率,为此,需要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开展强制免疫工作,适当增加投入,改善疫苗冷藏设施与运输设施,保障疫苗注射质量。在接种疫苗时,需要确定好接种方法、剂量与部位,根据生猪年龄与用途进行免疫注射。

3.4 开展饲养管理工作

在饲养时,需要做好圈舍卫生工作,尽量使用配合饲料,将青料与精料科学搭配起来,饲养实施一日多餐,根据猪只用途配比日粮。此外,还要做好养殖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降低猪蓝耳病发生率。

3.5 果断处理疫情

在商业贸易的频繁发生下,疫病的传播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饲养者在发现出现疫病时,需要遵循及早处理的原则,对于病猪,严禁屠宰、食用、出售以及转运,并采取无害化措施进行处理。在进行治疗时,需要保障生猪产品的安全性,禁止使用国家不允许的药物。

3.6 提升防范意识

在各个养殖地点中,需要设置好相关的消毒室,对于圈舍要设置净化设备,制定好科学的消毒制度,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场舍,即使是工作人员,在外出进入猪场后也需要进行消毒。对于新购生猪,需要做好消毒工作,进行隔离观察,确定无疾病后才能够进行圈养。此外,还要改变放牧习惯,根据消毒制度开展消毒工作,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方法,需要将不同的药物进行搭配使用,提升消毒效果。

3.7 增加资金投入

猪蓝耳病的诊断仅仅依靠注射器、工作经验、体温计与听诊器是难以实现的,为了提升诊断准确性,就需要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好实验室,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同时,还要做好受益防疫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待遇,稳定防疫队伍。

4 结语

总而言之,蓝耳病是猪的多发疾病,对于养猪业的打击极大,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增加消费负担,为了降低猪蓝耳病发生率,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制定好完善的管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1] 史民康,雷宇平,郎小兵.一起猪瘟和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431-433.

[2] 卢新存,马成军,孙文清,等.高致病性蓝耳病(PRRS)流行特点、危害状况及预防策略[A].动物检疫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0:323-326.

[3] 陈奎,张三军,沈鹏翔,等.两例仔猪成活率低的病例诊治和体会[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7,(9):41.

猜你喜欢

耳病病猪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