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蚕桑产业快速崛起的启示

2014-04-05杨远萍朱洪顺

四川蚕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蚕农蚕茧养蚕

杨远萍 朱洪顺 刘 健

(1.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 成都610041;2.广元市蚕业管理站,四川 广元 628000)

我国实施“东桑西移”战略以来,云南省紧抓机遇,依托区位优势和独特自然条件,不断加大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扶持力度,蚕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学习借鉴云南省做法和成功经验,推动四川蚕业发展,2013年10月,我省组织有关人员前往曲靖市、楚雄州等地考察学习,此次考察学习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启示。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云南省蚕桑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到2012年,全省共有蚕桑生产县45个,蚕农50余万户,桑园面积10.1万hm2,年养蚕123万张,蚕茧产量4.68万t,农业产值达到22亿元,桑园面积跃居全国第三位,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五位。蚕桑在农业产业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和较强竞争力,2013年全年均价达到42元/kg,陆良县达到46元/kg,667m2桑产值一般在6000元以上。按照当地农民说法:“667m2蚕桑相当于3倍水稻收入”。因此,近几年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高涨,全省每年新增桑园6667hm2左右。后续加工能力不断发展壮大,到2012年底,全省共有茧丝绸龙头企业56家,缫丝设备能力5.56万绪,年生丝生产能力约5000t,生丝质量达到5A级及以上水平。全省蚕桑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成为了我国“东桑西移”重要承接地之一。

2 主要亮点

2.1 以规划为保障,以项目为引领,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近年来,云南通过政策、项目和各级财政资金的引领,优化布局,突出重点,不断促进蚕桑基地集中连片发展。制定的《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20年)》,按照因地制宜,突出关系,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的原则,明确发展重点。2009年,云南省政府《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从2010年起,每年落实省级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重点围绕10个核心县、20个重点县发展”。从此,每年坚持在规划中的核心县和重点县投入,重点建设标准化桑园、养蚕基础设施、培育养蚕大户,着力推进蚕桑产业聚集发展。在各级政府引导下,全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产业不断向重点县、重点乡、重点村和养蚕大户集中,蚕桑基地逐渐由零星分散向集中成片发展,目前核心县和重点县的桑园面积占到全省的82%,蚕茧产量占全省的83%以上。

2.2 优化投资环境,着力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持续发展

2006年国家启动“东桑西移”工程以来,为了承接东部丝绸精深加工企业转移,云南省各地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例如,将蚕房、蚕种催青室、小蚕共育室和蚕茧收烘站用地,作为农业用地适用相应土地政策供应;对加工企业收购蚕茧、生丝所发生的流动资金给予融资保障和贴息支持;加工企业建设期间的固定资产贷款、技术设备改造贷款给予贴息支持等等。由于创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和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先后吸引了20多家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实业型丝绸集团落户,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营销网络,建成了一批丝绸精深加工企业集群和工业园区。云南省还鼓励扶持省内茧丝绸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与省内外蚕桑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这批企业普遍具有产业链长,技术实力雄厚,现代企业管理等特点,能够消化较高成本的原料,因此带动蚕桑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2.3 转变观念,构建集约型现代蚕桑产业模式

云南摒弃蚕桑粗放经营的落后观念,利用好田好地建设高标准桑园,同时坚持规模和质量并重、速度和效益并举原则,不断促进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在平原沃土发展集中连片桑园基础上,以科技为依托,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强化良种、良法推广应用和茧丝加工等技术研发创新,构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和综合效益。通过成片发展矮杆密植桑园,缩短了投产时间,提高了桑叶产量,减轻了采桑劳动强度,667m2桑养蚕达到4~5张,667m2桑蚕茧产值达到6000元以上,加上桑园综合开发收益,蚕桑效益明显高于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桑园由山坡向平地转移的现象非常突出。陆良县从2011-2013年每年新增桑园667hm2,三岔河镇、板桥镇的几个蚕桑基地,都是名副其实的万亩连片高产桑园。即便处于山区的大姚县和姚安县,桑园也逐渐由高陡山坡向平缓田地转移,集中成片桑园随处可见。

3 对我省的启示

3.1 加强宏观调控是实现产业聚集发展的根本保证

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2013年1月,我省制定发布了《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3—2022)》,提出了未来十年蚕桑丝绸产业发展方向、总体目标、产业布局和重点建设工程。我们要以此纲领性文件为标杆,增强贯彻执行力度,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今后的产业发展,要优化产业布局,必需政府有形之手配置资源,增强规划的刚性,通过项目、资金和政策引导,突出优势区域聚集发展,避免遍地开花。只有产业聚集发展,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广蚕桑科技、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奠定区域竞争优势。

3.2 扶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是增强带动能力的根本途径

龙头企业是提升蚕农组织化水平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以工哺农”、“以贸哺农”的必要条件,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蚕桑产业化,就是扶持蚕农。但是,要真正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既要强化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要着力增强龙头企业的加工经营实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和商贸流通。没有与蚕农同呼吸、共命运的长远观念,发挥不了带动作用,同样,产业链条不长、没有品牌效应的龙头企业也难以发挥带动作用。因此,政府对龙头企业既要大力扶持,又要有动态管理机制,有进有退才能激发企业活力。

3.3 集约节约用地是提升蚕桑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

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会放松。蚕桑产业要争得一席之地,必须紧扣农民增收这项中心工作。既要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同时又不能占用太多的土地资源。因此,必须转变桑园粗放经营方式,大力推广桑树栽培生物技术,大力推广密植栽培技术或冬春间套技术,最大限度提高土地生产率,这不仅顺应国家战略,同时也是缓解当前养蚕劳动力紧缺的重要途径,从而为机械管护桑园和省力养蚕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蚕农蚕茧养蚕
咬破死亡的蚕茧
养蚕不易
蚕茧与飞蝶
养蚕记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躲雨
在养蚕中成长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