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无菌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4-05沈常霞俞兰杨玉张亿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2期
关键词:病区无菌供应

沈常霞,俞兰,杨玉,张亿琴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江苏扬州,2250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无菌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沈常霞,俞兰,杨玉,张亿琴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江苏扬州,2250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无菌间;管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具备清洗、消毒、灭菌功能的核心科室,是再生无菌物品供应周转的物流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管理是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本院对无菌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1 无菌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感染知识及责任心缺乏

无菌间物品种类繁多、数量大,发放窗口核对不仔细则多发、错放,无菌物品重新返回无菌间;在消毒供应中心与各临床科室交换过程中,或因科室请领有误等,未经使用的无菌包又退回到无菌间的情况时有发生;发放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包或者包掉地、过期包未能按无菌感染管理制度执行;手卫生依从性低,护士或消毒员进入无菌物品发放区,有未洗手现象,无菌观念不强;无菌间的空气、物体表面等细菌数不符合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监测标准,温、湿度监控不严均可造成无菌物品再污染。

1.2 无菌物品摆放区域不明

各类再生灭菌包不能按指定的位置摆放、消毒物品与无菌物品区域划分不清如湿化瓶、雾化管路、雾化罐等属消毒物品,未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直接影响着无菌物品质量储存,其不安全因素难以掌控。一次性物品库摆放混乱,无菌区内一次性物品不能及时添加补充。

1.3 无菌及再生物品的贮存与发放

无菌包种类多、量大、外观相似,且包颜色相同容易看错而造成发错包;基数量未能做到每班核对,无菌物品多发和漏发,与临床科室发生冲突时有发生。湿包、无菌物品上架时未按日期先后摆放,取放随意无序,纸塑包堆放、捆扎,包装材料易破损;即将过期包无明显标志。

1.4 信息系统管理不完善

病房或门诊有借包需要时,无法在电脑上显示,造成账目不符或无法追溯无菌包的发放情况。治疗包可以追溯发到病区但未能追溯用到病区某患者。一次性物品汇总时常因病区名与病区号不同给汇总带来不便。

2 改进措施

2.1 人员培训

医院感染的观念和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好坏,而医院感染意识水平与医院感染知识呈正相关[1-2]。院感科有计划地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供应室管理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安全管理制度,无论是无菌物品还是消毒物品,都应同样引起重视,不能存在轻消毒重灭菌的观念。对休假2个月以上和产假的护士严格执行“返岗学习制”,参与科内授课,制作幻灯片,内容涉及信息化管理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业务操作流程、核心制度、应急预案、院感知识、安全防护、设备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知识等。消毒员定期参加省市举办的培训班,取得消毒员培训证和压力容器上岗证后上岗。每周组织1次现场培训,重点为灭菌标准装载流程,无菌物品的卸载与摆放,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发生故障时的汇报流程,个人防护知识(预防烫伤),七步洗手法。

2.2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物品管理

无菌间分为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一次性无菌物品存放区、发放区。医院所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由设备部门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采购。医院采购产品必须具有“四证”:《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2名一次性无菌物品库房管理员,负责对一次性无菌物品进入CSSD 库房进行质控,所有一次性耗材均信息化管理并与化耗中心联网并建立登记账册,如未在电脑上请领的科室,应仔细核对并记录发放数量,并及时补充请领单并记账,避免漏账。库房管理员根据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情况制定领物计划,每周五按计划请领,记录领取物品的单位、名称、数量,双方签字确认,完成出入库记录。每周核对数量是否相符。做到库存量与电脑盘点表数目相符,每月底对该月收货单进行整理收集。如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化试采购中心。保持库房干燥,防止物品潮湿霉变。每周一、周五彻底卫生保洁。配备灭火设备,以防意外。

2.3 再生物品管理

2.3.1 醒目的标志:①所有无菌包的装载架上有蓝底白字的品名牌;②将半年的无菌包用蓝色无纺布、一周的用绿色无纺布包装;③对将过期的无菌包存放架上挂上用红笔写的“即将过期”的标志。

2.3.2 再生物品储存:灭菌后的物品出锅后不能马上放入架,以免产生冷凝水浸湿外包布,所有灭菌物品存放前应仔细检查,符合标准才能进入灭菌物品存放区储存。质检员查T-DOC系统运行符合要求,查批量监测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合格、查包外指示胶带变色合格、包装完整、清洁、无潮湿、无破损、无松散、条形码信息齐全方可上架。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架存放于指定的区域。已灭菌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固定基数及时添加补充。

2.3.3 发放窗口管理:无菌物品发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发放原则,即先发近期再发远期。湿包、掉地包,封包密闭不合格、标志不清包及发出的无菌物品一律视为污染必须重新经过清洗、包装、灭菌方可进入无菌间。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由老、中、青3人组成发放窗口。根据各临床科室请领单取物,核对科室周转箱标志是否一致,依据临床科室请领单核对包的品名、数量、种类、有效期等无误后放入相应病区周转箱。发放结束与电脑、实数核对包的基数,杜绝错发、少发包及不合格包的发放,减少与临床科室冲突。

2.3.4 严格落实再生物品放行标准:高温灭菌物品标准[3]:①检查T-DOC系统灭菌数据采集图无错误,记录总锅次于批量监测记录本;②检查对照包内指示卡变色合格;③检查每个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合格,灭菌包无潮湿、无破损。非生物监测包符合以上3个条件方可予以放行;④需要生物监测的包等待监测结果合格后予以放行。环氧乙烷灭菌物品放行标准:①检查打印记录单参数正确;②检查每个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合格,包装材料清洁、完整、严密;③待生物监测结果合格后予以放行。

2.4 环境管理

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空气合格是器材灭菌质量的环境保证。无菌区为10万级的层流系统,每天查看并确认该区域洁净空调系统运行状态及参数,温度低于24℃、湿度低于70%,专业人员定期进行净化设备维护。每日湿扫2次,载物架、传递窗,运送车、地面、墙壁保持清洁。严格按照医院感染办的要求执行无菌间监测,每月由专人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4]。

2.5 人员管理及洗手的依从性

无菌间由专人负责,限制非工作人员出入,进出此区应执行手卫生。接触无菌物品前洗手或手消毒。在缓冲区手消毒液及洗手液上标注使用期及失效日期,专人定期检查手卫生执行情况并记录。

2.6 完善信息系统

设立“借条”专栏,包含配送与回收项目,配送栏中标明所借灭菌包的品名,借包时间,借包人,借条时间,配送出库时间,配送人等信息;回收项目栏中包含归还灭菌包品名,归还时间,回收者等信息。建立追溯系统,治疗包发放前须经扫码,在发放至病房使用于患者前,仍应扫码并与原追溯系统相衔接,便于整个过程的追溯,且精确到患者。同一病区的病区名与病区号相统一,便于一次性物品汇总统计。比如心胸外科为病区名与106病区号[5-6]。

[1]王芳,陈春燕,王友光.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6):353.

[2]杨水兰,赵根容,李静静,等.消毒供应中心质控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效果分析[J].现代医院,2013,13(9):115.

[3]俞兰,张亿琴,杨玉,等.消毒供应中心三级质控体系的建立与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8):3429.

[4]董亚娥,张静.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及对策[J].基层医院论坛,2013,17(24):3221.

[5]刘常莉,郑英.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7):83.

[6]胡家杰,薛菊兰,陈玲.基层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9(5):26.

R 472.1

A

1672-2353(2014)22-222-02

10.7619/jcmp.201422087

2014-06-10

俞兰,E-mail:1649568439@qq.com

猜你喜欢

病区无菌供应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