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4-04-05

关键词:气囊套管呼吸机

陆 萍 张 涵 杨 芬 石 卉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苏 南通 226000)

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危重患者进行急救与治疗过程中,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是解除危重患者呼吸道梗阻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危重患者及重大手术后患者呼吸道通畅的关键。但机械通气是有创通气,会出现相关并发症.因此严密、有效、细致的护理,往往是疾病抢救成功的关键[1]。本文主要就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36例经皮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接诊的气管切开术患者36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7.8±12.5岁,其中男19例,女17例;其中重型脑外伤8例,脑出血3例,严重复合伤7例,心肌梗死5例,呼吸衰竭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OPD)4例,颅内肿瘤3例。所有患者均经口气管插管(2-3)天后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平均人工气道保留时间(19.5±7.6)d。

2 结 果

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36例病人均存活,均顺利拔除气管套管。19例完全恢复自理,12例需人帮助,5例植物状态生存。

3 护 理

3.1 术前护理

首先做好患者家属的理解工作,说明气管切开的必要性,使他们配合治疗。然后准备气管切开包、合适型号的无菌气管套管、套管与呼吸机连接接头以及吸引器、急救药品等物品。

3.2 术中护理

手术前30min以循环紫外线空气消毒,限制探视。护理人员协助医师对进行术前体位摆放,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枕,使颈部伸展,气管接近体表,术野显露清楚,心律、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心律、心率及血压的变化,保持静脉点滴通畅,以便随时从静脉给药,并随时准备好进行吸痰及抢救护理工作。

3.3 术后护理

3.3.1环境护理

保持ICU病室环境清洁整齐和空气流通,定时进行空气的清洁和消毒,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温度宜在18 ℃~22 ℃左右,湿度在60%以上。ICU采用湿扫法,避免尘埃飞扬。每日用84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2次,非工作人员不得人内,工作人员进入ICU病室时戴好口罩帽子;同时,谢绝非开放时间家属的探视。最后要定期做空气培养和监测的工作。

3.3.2切口与气囊护理

气管套管固定带松紧以放入一指为宜,保持创面的清洁干燥,每日对切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每天更换气切垫,有出血、痰液污染随时更换。硅胶套管气囊对气管切开初期有压迫止血作用,气囊压力应≤2.67 kPa,防止注气过量使局部压强增大导致呼吸道黏膜糜烂出血;保证气囊完好。每2~4h放气5~10 min,放气前吸净气管内分泌物,气囊充气适量,一般5~6 ml[2],每2周更换气囊套管一次。颅内高压致恶心、呕吐时可延长气囊使用时间。

3.3.3气道湿化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气管切开后气道自身湿化作用明显降低,易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连,还易导致细菌的侵入[3],所以气管切开患者必须强调充分的湿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湿化气道一般有两种方式:间断湿化、持续湿化。我科主要采取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联合人工间断雾化湿化的方法。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将静脉输液管剪去针头按静脉输液排气法排气,然后将头皮针软管插入人工气道内壁(5~8) cm,(0.2~0.4) ml/min持续滴注。雾化湿化:湿化液为生理盐100 ml+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5 mg,或酌情应用沐舒坦类。吸入时将套管口周围用纱布盖好,喷雾口与套管口距离约20 cm,2次/d,(15~20) min/次。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还可以利用呼吸机自带的加温、湿化装置。注意应用蒸馏水作湿化液,保证湿化罐内有适量的湿化液,温度调节在36~37 ℃为宜。

3.3.4呼吸道护理

经常给患者翻身叩背吸痰。每2~3 h翻身、叩背1次。吸痰前予以有效翻身、拍背,同时给予高浓度吸氧。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选用柔软、透明、抗静电的一次性吸痰管,吸引负压在33.3~40.4 kPa为宜,以防气道黏膜损伤[4]。其次,吸痰管管径不超过气管套管内径的1/2,采用螺旋式上提,边旋转边吸引,当遇到阻力时稍退回约0.5 cm后再吸引。每次吸痰时间<15s,2次间隔时间>3 s,吸痰时由浅至深吸痰,忌一插到底,以免将气管外部的痰液带人气管深部引起感染。吸痰后再用纯氧吸入3 min,然后将吸入氧浓度调至吸痰前水平。吸痰时观察血压、心率、SpO2、面色等,以免引起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呼吸骤停。

3.3.5预防感染

研究资料表明,气管切开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支气管及肺部感染,其他依次为切口感染、气道阻塞、出血、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气胸[5]。首先医护人员应重视手清洁和消毒,凡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洗手,每日常规更换伤口敷料,对有创性治疗器械、材料,等选用一次性物品,避免交叉感染。各种用物、导管,如雾化管、呼吸机螺纹管、湿化瓶等应严格消毒灭菌。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3次,选择合适的漱口液,有真菌感染时应涂擦制霉菌素。同时做好皮肤护理,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床铺干燥平整,防止褥疮的发生。

3.3.6营养护理

为减少病人应激性溃疡发生,应尽早进行鼻饲。气管切开病人由于吞咽困难,极易发生误吸和营养不良。因此,应确保病人得到充足的营养[18]。注意脱水容易导致支气管分泌物黏稠,每天要维持正常的液体摄入。

[1] 刘晓霞.2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措施和体会[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25(1):97.

[2] 李燕.重症脑外伤术后气管切开护理体会[J].青海医学杂志,2000,30(10):33.

[3] 李有莲,郭楼英.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测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41.

[4] 邱国秀,欧阳贱姑,王长莲.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与体会[J].中国医药卫生,2007,8(7):20.

[5] 何秀曼.气管切开并发症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9):2412-2413.

猜你喜欢

气囊套管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套管强度评估
高田气囊案
迷你救生充气囊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