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招生与体育专业人才选拔关系研究

2014-04-05吴建堂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体育项目技能

吴建堂

(厦门理工学院 体育部,福建 厦门 361024)

1 体育招生对体育专业人才选拔的积极作用

体育招生工作本身就是在选拔各类体育人才,既有竞技性的人才,也有普及推广的教育性人才,其对体育发展与国民体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完成体育人才的初步选拔工作

由于社会对体育人才需要的多样性,体育招生工作从各种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开展了对各种人才初步选拔的工作。首先,初步选拔体育教育人才。通过招生工作,把那些热爱体育、希望从事体育教育与体育推广工作的人才选拔出来,让他们在学习后,通过走上各种工作岗位,把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与体育能力,运用各种方式传播出来。如作为体育教师来开展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作为社会体育教练开展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工作,让整个社会都运动起来,都健康起来,为培养更多的高级体育人才做好基础性的工作[1]。再次,初步选拔体育竞技人才。即通过各种选拔标准,去发现在现代体育项目中具有天赋或特长的人才,进而通过学校的系统化培养,让他们成为在各种级别的比赛中的佼佼者[2-3]。

1.2 开展体育专业人才的初步培养工作

在体育招生中,体育招生的方向与体育项目会对有体育理想的人做出引导,如项目引导、个人未来发展的引导等,使他们能够作出针对性的努力,并进入理想的体育教育机构,去参加相关的学习,最终成为理想的人才。因而,在体育招生工作中实现了两个层面的初步培养:①体育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培养。尽管各种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但体育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技能大体一致,在学生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各机构才能根据各自教学开展的情况,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教育,为他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作出努力。②体育专业意识与创新意识培养。意识作为一种主观能动性的东西,对体育教学与体育学习具有指导作用。专业意识与创新意识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对学生的体育成长起到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会引领教师与学生根据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具有个性的努力。

1.3 对体育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方向作出宣传

无论是哪种教育机构的体育招生,都会设置一定的考核标准,既有国家性的也有学校特定性的。这些标准的存在,为广大热爱体育的学生树立了努力的方向[4]。由此,会形成具有两个作用的宣传场:第一,学生场。即那些理想成为各种体育人才的学生之间会相互地交流,相互学习,并把蕴含在其中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各种专业知识,宣传开来,使得大家都有目标地开展学习。第二,社会场。这种场是由学生与学生家长及其亲友辐射形成的场,他们会把自己的孩子或亲友练习体育的心得等说出来进行交流,对各种相关的体育知识与技术技能进行宣传,并教育与带动着周围的人积极地开展相关的体育活动[5]。

2 体育专业人才选拔对体育招生的影响

相对体育招生,体育专业人才选拔更具有人才需求的针对性,是在体育招生基础上开展的具有一定适用性的选拔工作,对体育招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1 专业设置引导

由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其对体育招生所起到的影响突出表现为专业设置的引导。在具体的实施中,主要表现为两种引导:①专业基础性项目设置引导。针对被选拔的人才的体育特长,去开展相应的体育教育教学,让他们在发展综合性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这些项目的设置,具有与其他专业的共性,也有着其专业性的个性。例如游泳专业,其基础性学习内容的设置,就会有别于拳击专业,但两者之间又会有着体能等训练项目设置的共性,如针对上臂力量的训练等。②专业发展性项目设置引导。即在基础性项目的基础上,为了培养更高级的体育专业人才而进行的方向性更强的专业设置,其中既包括相关项目知识的深层化发展,也包括专业技术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如针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从一般基础性体育健身指导人才向专业性的健身指导人才提高。又如针对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从限制在县市级别人才培养设置向国家级等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发展[6]。

2.2 培养模式确立

根据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具体功能的不同可以分成两种培养模式:①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倾向于知识与技术技能传授能力的培养,被培养的体育专业人才,只需要对相关项目的技术技能有着规范的掌握,且能够运用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工作即可。因为,其培养需要把理论性知识、教育技术性知识与体育项目的技能性展示结合起来,其中教育技术性知识对其未来职业成长与体育才华发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②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技术技能实践性培养为主。在培养的实践中,除了基本的体能训练外,就是专业性的训练。如刘翔等跨栏竞技人才的培养,除了基本的腿部、腰部力量和速度训练外,还要加强跨栏的技术技能性训练,这些超越常人的体能和技术技能需要在教练的指导下,结合个人的实际训练在个人的感悟中不断地提升。

2.3 推动教学改革

随着体育事业发展环境、体育科技与体育人才培养技术的变化与进步,体育专业人才的教学改革,也做出了各种积极主动的适应性改变,以满足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①推动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无论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还是体育竞技专业人才,其教学内容都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出提升性的改变,以适应新时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这种改变体现为删减性和丰富提升性两种,即把不适合时代需要的内容删减掉,保留那些对培养体育专业人才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同理,也会随着体育与体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如游泳专业会增加一些关于菲尔普斯游泳的技术性的内容等。②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教法改革变化最大的,就是借助体育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关于各项目与各国优秀运动员的技术数据分析手段,极大地推动体育专业人才教法改革。如在跳水项目中,会根据运动员的身材比例与肌肉情况等开展其优势与弱势的分析,由此可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缺点改善与优势提升计划,进而为以后的进步做出基础性的准备[7]。③强化体育生物科学研究。即通过对运动员或群众的生理周期现象和心理周期现象,去发现生理与心理之间的规律,进而去发现两者之间的最佳关系期,加以科学地运用,使训练和健身活动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3 体育招生与体育专业人才选拔之间关系的权衡

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而言,既需要专业性体育竞技人才来推动体育与体育科技的发展,为国家和民族争光;也需要专业性体育教育人才,推广体育与发扬传播民族体育文化,为提高国民体质做出基础性的贡献,因而,需要在两者之间实现双赢的关系权衡。

3.1 体育专业教育人才与国民体质提高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壮的身体都是其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身体需要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来获得。因而,体育专业教育人才必不可少。他们承担着体育知识与技术技能传授和创新的使命。其中对于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思想与体育理念等类的主观认识,只有依靠系统的与经常性的体育专业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例如,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需要从幼儿时期,就加以系统的体育教育,才能让他们在体育学习与训练的快乐中,把身体机能优化的积极感受,内化与提升为精神的愉悦。同样,在开展国民体育训练的活动中,体育专业教育人才也必不可少,他们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人体解剖学等科学知识,为体育学习者创设了安全的环境,避免各种不当的体育活动可能造成的伤害等。可见,体育专业教育人才,具有体育教育、体育指导、体育保健、体育治疗与体育活动组织的职能,能把各种民间的爱好与健身需要,发展为科学的自觉行为。

3.2 体育竞技人才与体育竞赛水平

相对体育专业教育人才,体育专业竞技人才处在体育发展的金字塔顶端,体现着一个国家与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或民族,需要不同项目的专业竞技人才及其优异的竞赛成绩来展示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同时也可以引领体育教育与体育发展,如体育项目内容的改变、体育辅助科技的发展与体育训练方法的改进等,这些都将作为体育教育的内容,在教育技术化的基础上,得以在各类体育培训学校或机构开展专业性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同样,每一个项目的进步尤其是其记录的打破,都代表着该项目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并作为符号性的事件,在国民的教育与学习追求中不断地被树立为榜样,并对青年发挥激励作用。

3.3 体育专业人才与良性体育发展环境

体育人才与体育发展环境之间是互动的辅助成长关系。良性体育发展环境是体育专业人才的培育土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为体育专业化发展奠定群众基础。无论是现代体育项目,还是传统特色体育项目,都需要广大的群众积极地参与其中,在群众的不断尝试与探索中,各种成功经验不断被积累,为项目的专业发展提供最基础与切实的资料。②为体育人才的选拔创设了群众培育环境。体育专业人才,都是通过日常体育活动,把自己的体育天赋和其他的特长展现出来,被专业人员发现,进而加以培养成为某个项目的专业人才的。即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发现,深深地植根在良性的体育发展环境中,通过群众体育文化的传承、体育精神的发扬和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播,去培养更多的体育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体育专业人才从专业发展维度推动体育环境发展和提升。此类人才,一般有三种:①体育教育人才。即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与各级训练队的教练等,他们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开展相关的体育项目教育,基本完成了体育教育的全民化。②体育竞技人才。主要指各体育项目的运动员,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项目领域内,通过训练和参加各种各级体育赛事,为国家、个人赢得荣誉。③体育经济人才。即站在体育产业领域,通过体育器材研发、运动服装研发、体育传媒、市场策划营销等,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前两种人才是体育项目创新和发展的主体,尤其是在两种人才结合的情况下,使各种体育技术创新、器材创新与训练方式方法创新,成为具有操作性的现实。第三种人才有效地推动着体育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以某种利导性,吸引着更多的人关注体育、参加体育活动,把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与体育结合起来,追求更高品位的生活。

[1]陆亨伯,李建设,刘健.我国高等教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3):44-45.

[2]陈卓源,王守力.“后奥运时期”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1):33-35.

[3]董永利,袁建国,王建议,等.高校“教体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7):84-88.

[4]唐远金.对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6):85-87.

[5]成聪聪.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师范性的缺失及加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5):49-53.

[6]李强,毛振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素的新视域——课程核心与多因互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9):94-96.

[7]曹瑞化,张鹏海.论我国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系统性发展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3(3):101-103.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体育项目技能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画唇技能轻松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