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而已”读张岱

2014-04-04马艳

师道 2014年3期
关键词:相公湖心亭雾凇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始我们的诗意旅行。诗人洛夫在《雪落无声》里曾这样写道:街衢睡了而路灯醒着——

生(一句接一句、此起彼伏地):泥土睡了而树根醒着。鸟雀睡了而翅膀醒着。寺庙睡了而钟声醒着。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书籍睡了而诗句醒着。历史睡了而时间醒着。世界睡了而你我醒着。(PPt展示,学生接力配乐朗读,最后一句师生齐诵)

师:好一个雪落无声,但身处南国的我们是看不到大雪纷飞的场景的。那么今天,我们就陪张岱一起去看雪吧。请一位同学帮老师写课题,写得古文味足一点。(学生自告奋勇,竖着写课题)

二、预习检测

(PPT展示:一、预习检测,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师:题目叫做《湖心亭看雪》,谁来为我们试着读一读课文?(学生王耀珩朗读课文)

师:谁来点评一下王耀珩同学的朗读?

生:王耀珩同学读得很好,但是我觉得他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处理上可以稍微再缓慢一点,这样就会读得有孤寂感一点。

师:你可以做一下示范,来读出你所理解的孤独感吗?(学生朗读课文,稍微紧张)

师:谢谢汪晨,但是老师要帮你更正一个地方“是日”两个字意思连贯的,不需要断开,连在一起读,你能把这一句重读一下吗?

生:是日,更定矣。

师:朗读除了字正句顺,更主要还是要读出文字间的意境,谢谢汪晨。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出示PPT)一共8道题,我们的话筒传到谁手里,就由谁来回答。

生:“一小舟”的“一”,一叶。“上下一白”的“一”,全部。

生:“是日更定矣”的“是”,这。“是金陵人”的“是”表判断。

生:“上下一白”的“白”白色。“强饮三大白”的“白”是“酒杯”。

生:“是日,更定矣”的“更”这里指“初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指“还”。

师:我们的话筒继续传。

生: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抱着炉火,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

生:湖上弥漫着水汽弥漫着冰花,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湖面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像小草一样的一叶小舟,和舟中的人,两三粒人影罢了。

生:湖中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呢?

生: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师:刚刚同学们的字词翻译都非常准确而流畅。接下来我们进入对课文内容的学习阶段。题目叫《湖心亭看雪》,那么关键词是——

生:雪。

师:那么我们就来看古人张岱究竟是如何来写雪景的。

三、研读环节

(PPT展示:二、咬文嚼字赏西湖雪景的奇绝之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

生:老师,漏了“而已”。(大屏幕显示,把“而已”添加进去)

师:有与没有“而已”会有什么不同吗?

生:(先朗读)加了“而已”会有一点感伤在里面,语气会有所不同。

师:为什么你认为加了“而已”就会读起来感伤呢?

生:首先,我觉得“而已”是“罢了”的意思。“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就是“舟中人两三粒罢了”。这“两三粒罢了”的人在当时的张岱看来,也许就是多一粒少一粒都差不多的,也就表达了一种孤独的心境。

师:除了“孤独”还可以有其他吗?

生:……

师:这是种暂时让人难以言表的感觉吗?没关系,当我们学习了后面的内容,或许就知道可以怎么表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家可以小组内先进行交流讨论,不妨就用我们以往的学习经验来品析这段文字。比如从词入手……

生:可以从修辞入手。

生:可以从感官入手。

师:当然,还可以单纯从自己喜欢的词语入手。

生:这里用了四个“一”,我觉得读起来就会有整齐感和节奏感。并且我发现这几个“一”的意思是不相同的。比如“上下一白”的“一”是“全,都”的意思,后面的“一痕”是“一道”的意思,“一点”的“一”是“一个”的意思,“一芥”的“一”是“一艘,一叶”的意思。

师:你刚刚提到的后面三个“一”,都可以理解为什么词性呢?

生:都是省略了量词的“一”,这是文言文的一种惯用现象,所以读来就会有节奏感一点。

师:说的不错,这就是文言文通常读来很有节奏感的一个关键所在。谁接着来说自己的理解?

生:我觉得西湖的美景本来可以描写得更具体,但是作者似乎太简洁了,连形容词都少用,就用了一个“白”字。可读起来似乎还是很有感觉,而且还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手法,比如他用“芥”就把一叶扁舟写得生动具体如一根小草,还把舟中的人比作豆粒,这样非常传神地表现了人物在山水之间的渺小,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他的内在思想。可是,我又觉得他描绘景物感觉非常地抽象,并不具体,很多景物都像符号一样一晃而过。丰子恺说过“中国画像符号,西洋画像照相”,我觉得,张岱写雪景就像在画水墨画一样,太抽象了。

师:说得很好,还有谁来表述?

生:我觉得几个“与”用得好,天与云与山与水,让天地形成一个整体,和后面的上下一白,浑然一体,给人一种山水天地间一体的感觉。

师:你能试着读出这种天地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觉吗?

(学生朗读)

师:告诉我,读完以后你觉得作者面对山水天地一体时,他感觉眼前的天地应该是怎样的?

生:我觉得张岱眼里的天地很大很辽阔。

师:嗯,天地很大,还有谁来说?endprint

生:我还是想说“痕”“点”“芥”“粒”,他用的词越来越小,顺序不可打乱,并且和前面的三个“与”以及“上下一白”形成鲜明对比,让我感觉最后写人时,就真的感觉在自然中人实在是太渺小了。

师:的确,任何一个生命在自然面前总是渺小的。还有吗?

生:本文描写的是雪景,但是我觉得作者很厉害,因为这里的写景部分并没有出现一个雪字。简练自然,不加雕琢,“一白”、“一痕”、“一点”却抓住了西湖的景物特征,分明写出了雪之大,很简练的语言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奇绝的雪景之中。

师:是啊,多么神奇。全文居然没有出现一个“雪”字。我们一起来再读这段被赞为奇绝的写雪文字,读出节奏感,读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还有它给人抽象而生动的画面感。(学生齐读)

师:如此的语言简洁,但依然生动传神,没有雕琢修饰的痕迹,这就叫做白描了。还有其他同学有新的发现吗?(稍停)老师心中有个困惑,张岱人在船中,他又是如何看到舟中的自己如豆粒的呢?

(学生讨论)

生:我觉得作者可能是俯视的角度看,他不全是用眼睛在看,还在用心看,他把自己整个人都交给了西湖,所以他能看到自己在西湖的画面里。

生:我觉得张岱先是坐在船里,看天看云看山看水,从上往下看,因为文中有“上下一白”。但是后来作者随着视线的转移,他的心境应该陶醉了,且飞到了天上,所以他也就看到了自己。

师:(让学生在黑板上贴示写有“天”“云”“山”“水”“堤”“亭”围成的雪花字样,中间贴上“舟”字)我们黑板上此刻也贴有很抽象的雪花,也是一幅符号版的中国画,颇有中国画的留白艺术。我们可以想象着人如豆粒在船上,“舟”在西湖山水天地里穿行的样子。一起来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学生齐读)

师:我想起先前同学们说的加上“而已”后会有一种孤寂感,以及后来梁玄鸿同学说的“孤独感”。的确用“粒”字让我们感受到人的渺小,但假想在天地浑然一体的世界里,天空和云朵,和山水都是白茫茫一片,全然如奇幻的冰雪世界,湖上隐隐约约的影子,是长堤的痕迹,还有小小的湖心亭如一个小点儿,还有像小草一样的小船悄然在湖面上划行,而我就在这条小船里静静地赏四周的景色,我的心飞到了天上,俯瞰整个雪的世界。舟在湖上行,如在画中游,以一种俯瞰的姿态来赏雪的人,心中真的只有孤寂、孤独吗?我们会仅仅因为一个“而已”的存在就断定他是孤寂、孤独吗?

(学生思考,并讨论)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张岱赏雪的一段奇遇,从叙事部分去解读张岱,也许张岱内心除了孤寂,还有其他。(PPT展示:三、反复推敲,品一代痴人与众不同)

生:(齐读)崇祯五年十二月……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有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PPt展示“独”红色字体标出)

师:告诉我,如果不看雪部分,仅仅只看这个故事情节本身,张岱的心境让你感受是怎样的呢?(教师演读,启发学生思考)你们听马老师读时是怎样的心情?

生:是喜悦的心情。

师:如果你也试着这样来读一读,也可以读得喜庆一点呢?尤其是第二自然段“到亭上”部分。(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面对此情此景,大家也分明读出一丝欣喜。若干年后张岱回忆往事,特别记下了“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和舟子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两句话。为什么张岱唯独要写下这两句话呢?(稍停)或者换一个角度思考,为什么金陵客见到张岱如此“大喜”?

(学生思考)

师:前面还有一个字“独”,我也一直在思考,可不可以去掉呢?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这么快就告诉我不可以去掉,我觉得去掉后丝毫不影响内容的表达呀?谁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生:我觉得不可以去掉,因为虽然张岱是和舟子一起来的,但真正为看雪而来的其实是张岱一个人,这种闲情雅致的人并不多见的,所以后面金陵客见到了志同道合、不谋而合的张岱,就会“大喜”了。所以我认为这个“独”字是为了后文的见面写金陵客的“大喜”做一个有力的铺垫。

师:写了金陵客大喜,那么张岱自己呢?

生:张岱应该也是大喜。只是张岱没有明说,借别人的话来表达。借金陵客的话和热情表达了他心中也同样的大喜。

师:这种心中不明说的喜,除了借金陵客的话来表达,还借了谁的话?

生:还借助了舟子的话来暗自表达窃喜。

师:你能就这两句话读出“大喜”与“窃喜”吗?

(学生朗读)

师:是啊,这般的得意,连舟子都说了他们是“痴似”的人,我们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看看这两个人到底是“痴”在何处?我们可以通过尝试分角色演读故事,尽可能重现当时的情形来了解人物。(学生自由组合讨论角色扮演)

师:告诉我,你们分别扮演什么角色?(生1、2扮演金陵客对视站着,生3扮演张岱,生4扮演舟子)

生4(旁白):张到亭山,见两人铺毡对坐。

生1:来者可是公子张岱?

生3:正是在下。

生2:久仰久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来,在此与我一同饮酒赏雪吧。

生3:盛情难却,且先小酌,可否?(做饮酒状)敢问此酒可是杜康解忧酒?

生1:非也,此乃贵州五粮液。

生3:好酒好酒。

生2:既然如此,何不再接再厉?(做倒酒状)来,干了!

生3: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生1:余乃金陵人,客此。

生3:惭愧惭愧,余住西湖,身为东道主,却受两位这般款待。

生1:岱兄,何必如此。你我同是天涯沦落人。来,劝君更尽一杯酒,再出西湖无知己。

生3:天已破晓,来日再聚。他日相会必一醉方休,不醉不归!endprint

生1、2: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生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岱兄,走好!(学生表演完欲下。)

师:几位暂且留步,我有一个困惑。我们不是常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吗,好容易独自一人去看雪,居然遇到一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却一个喝完就走,一个也不太作挽留。这两个人除了有着共同的闲情雅趣,还有什么共同点吗?

(台上学生沉默思考,台下学生做片刻讨论)

师:高兴了就去看雪,相逢了就一起喝酒,兴尽了就拜拜。

生2:我觉得,他们都是直率之人。

生3:我想起《世说新语》里有个故事。有个人,他也是在一个大雪的晚上,想起一个好朋友,突然想去见他,就租了一艘船连夜前往朋友家,结果已经到了朋友家门口,他却让舟子掉头回家。那个船夫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归。”我想张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师:我可以补充一下吗?秦子达同学所讲的这个率性而为的是《世说新语》里的王子猷,他要看望的朋友名叫戴奎,都是魏晋时期的名士。我觉得秦子达同学对张岱的了解似乎比较贴切了,一个人率性到了这种地步就可以叫做“特立独行”了。所以,我们再翻过来问大家,这样一个率性而为的人,“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还会让人觉得奇怪吗?(请表演的同学下场)

生:不奇怪。

师:那么他的“独”用在这里仅仅是表达他是独自一人的“孤独”吗?

生:作者就是想用这个“独”来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个性。

师:说的很好。那么,我们再次回到大家最初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家读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追究“而已”表达的心境时,大家几乎都会纠结于我们的教辅资料上说的“孤寂之情”,那么在这里我再一次追问,除了“孤寂”,我们还可不可以有其他的解读? “痴”什么意思?

生:痴迷。

师:痴迷于什么呢?

生:痴迷于山水自然的景色。并且,我觉得张岱当他看雪的心情得到满足以后,他应该是比较高兴的。

师:在中国的山水世界里,如张岱一样痴迷于山水之乐的人似乎还有很多。中国古代文人都或多或少有点“痴”,他们的“痴”外在的表现不仅仅是有雅兴,很率性,个性里或许还有些许的傲气。那么写雪景的文字结尾加上了“而已”二字呢?人是很渺小,但不管世界多么大,可我就在这里,可不可以也理解为一种淡然、洒脱,或者还有其他呢?当然我也认同大家所说的他们心中那份难为人知的孤寂。(稍停)都说吟诵是诗意的启蒙,我喜欢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较为完整的心境。(PPt展示:吟诵是诗意的启蒙……)

师:请男生读“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请女生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我给大家做其中的穿插。(配乐《怀古》埙 朗读)

师:好一处奇绝的雪景,简笔勾勒不事雕琢。

女生读:雾凇沆砀……两三粒而已。

师:但是,能够在“更定”后还惦记着独自去看雪的是特立独行、傲世脱俗的张岱啊。

男生读: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好一段写雪的佳话,一段无关风月的往事。

女生读:雾凇沆砀……两三粒而已。

师:好一个痴客骚人,如今仍有人说“都云作者痴”,几人能解其中味。

男生读: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女生读:雾凇沆砀……两三粒而已。

男生读: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女生读:雾凇沆砀……两三粒而已。

(音乐循环播放,学生反复读写景句和舟子的话)

师:清代张潮说过一句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我想,对那一夜的雪,那一夜的张岱,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会有更多不同的了解。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

附点

解读文本:少受教辅误导,关注年龄特点

■ 马新民

听了马艳老师的课,我在想一个问题:青年教师该如何去解读文本?第一,我觉得青年教师面对文本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教材的指引,少受教辅的误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马老师讲的这篇课文,我也听过其他老师的课,很多人,文章还没有读,就急匆匆地将张岱的内心世界引入到那个特殊的离乱时代,讲到家国离乱,讲到哭泣、痛苦呀等等,但如果大家关注教材就会发现,它有一个清晰的阅读指引: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也就是说,编教材的专家认为这篇课文最大的价值在于两点,一是写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这种特殊的雅趣;二是关于这篇课文最大的艺术特点在于,营造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要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话,这是两把钥匙,我们应该在这钥匙的指引下去打开文本的大门,而不是在网络上拼凑的一些解读文章的基础上,匆匆地带领学生去做“更深层次”的挖掘。也就是:多受教材的指引,少受教辅的误导。教材是真正的一线专家精心打磨的,教辅却永远都不是。

第二,对文本的解读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或年级特点。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有没有家国离乱之后的苦痛,有没有他个人身世和家国相关的一些寄托隐喻?我想可能是有的,但是面对这个文本的是初二的学生、十三四岁的小孩子,我个人觉得,教材编订者所给的这么一个解读层次就足够了:一是要让他们看到古代文人的那种特立独行的品格,以及他们独特的生活情趣。二是古代文学作品在描写景物时,对这种极具写意色彩、和中国画相衬的白描手法,能够初步感知和学习。对于初二学生来讲,这样一个目标是可以确定的。三是青年教师要用心、用自己的眼神去解读,不要匆匆忙忙地去接受别人的结果,即使我们能看到这篇文章的隐喻和寄托,也应该由你自己从细处读出来,如“崇祯五年十二月”为何这样写?其实张岱所有的作品都是写明代年号的,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文章中的“是金陵人”是臆造出来的,还是真实的存在?他在这篇课文里特意点出这一点,是有意为之还是随意一写?这是值得去探讨的,教师在细读文本的时候应有独立发现,然后再细细探究,而不是拿一些外来的所谓的专家解读来作为标准。

本节课有一个学生讲的环节,我觉得学生讲得非常好,因为这时的张岱已经到了神游八极,物游万里的境界,他看雪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看,用灵魂看。他在高处看,他看到了一个广阔苍茫博大的世界,这就是艺术家的眼光,这就是艺术家的情趣,这就是艺术家的描绘。孩子们讲得非常好,但老师只有一句“请坐下”,看来老师太紧张了……好,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邹韵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相公湖心亭雾凇
雾凇岛的“繁花”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教学小结
湖心亭看雪
雾凇奇观
《湖心亭看雪》
雾凇岛
雾凇岛
像不像
古代女人和现代女人